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的故事

May3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当一批批文人为了建文帝纷纷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还有一些年轻的文人却毫不犹豫地投入了的怀抱。杨士奇(1365—1440)、杨荣(1371 —1440)、杨溥(1373—1446),此三人合称“三杨”。“三杨”都出自建文帝时期的翰林院,踏着方孝孺等人的鲜血,他们在永乐朝升任内阁大学 士,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仁宣时期,在摆脱了以武治国的朱棣后,他们才真正施展其才能。此间,三人恪尽职守,深合皇帝心意,为“仁宣之治”的开创做出了杰出 的贡献。宣宗驾崩,三人又辅佐幼皇英宗。但此时“三杨”却昏庸懦弱,对权宦王振听之任之,以至王振败坏朝纲,唆使英宗北伐,酿成“土木堡之变”。真可谓是 “成也,败也萧何”。> >   “三杨”在位30年,身上带有明朝前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烙印。“三杨”的宦海沉浮,也具有颇多代表性。他们的思想变化,正是这一时期朝臣心理变化的缩影。> >    杨荣、杨溥都是建文二年(1400)的进士,当年便进入翰林院。杨士奇就没有他们两人顺利了,由于家境贫寒,他无力参与科举,只能教授生徒来维持生活。 但艰苦的生活并未阻碍杨士奇奋发图强,他一直满头经书,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建文元年(1399),朝廷准备修撰《明太祖实录》,由于工作量大,被迫从社会 上征集文人参与编修工作。因为学行出众,杨士奇也在应征之列。杨士奇以此为契机,以布衣的身份进入翰林院,充当了编纂官。在这里他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建文 二年,翰林院王叔英慧眼识英才,推荐杨士奇进入翰林院。> >   翰林院乃是明朝的育才之地,从这里走出的都是高官显爵。这一切都表明,三杨是 建文帝看重的人才,他日的栋梁。此时的翰林院人才济济,大儒方孝孺、才子解缙、金幼孜等人都在这里任职。“三杨”在他们的熏陶下,迅速成长。他们本人也尽 心尽力,颇有一番报国之志。尤其是出身贫寒的杨士奇,工作勤奋,深得方孝孺的信任,仅一年便提拔他为翰林院副总裁官,审定各地所上书稿。“三杨”荣膺重 任,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但靖难之役打破了他们平静的仕途。建文四年(1402)夏,靖难大军逼近南京。面对江河日下的建文朝廷,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究 竟是以死报效建文帝的知遇之恩,还是顺应潮流投靠燕王朱棣。此时杨士奇37岁、杨荣31岁、杨溥更是只有29岁,他们正当风华正茂之时,事业刚刚处于起步 阶段,大好的前途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为国家效力,一展身手。让他们选择死亡对他们来说,简直过于残忍了。更何况他们只是小官,没有为建文帝殉 难的必要。建文帝与燕王朱棣之间的皇位之争,只是朱氏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并未达到国破家亡的程度。经过深思熟虑,“三杨”与翰林院的众多大臣一道出城迎 降。这一选择,为他们叩开了未来的大门,但也让他们丧失了立场。身受思想影响的“三杨”,肯定会为自己未能贯彻忠义,不能实践 ... 身成仁的殉道精神而内 疚。他们只能期盼着事业上的建功立业,为自己洗去耻辱。> >   与“三杨”的选择不同,翰林院中与“三杨”关系密切的周是修、王叔英、方孝孺 等大臣,却对朱棣誓死不从。“三杨”的好友周是修在燕军进入南京城后,为了表示自己忠于建文帝,自尽而死。当初推荐杨士奇进入翰林院的王叔英,在南京被攻 破时正在外募兵,听到消息后,悲愤投河而死。对“三杨”有知遇之恩的方孝孺,更因言辞激烈触怒朱棣,被朱棣诛 ... 十族,他本人更是遭受了可怕的酷刑。面对同 僚的死难,我们不知道“三杨”作如何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屠刀让他们对这位新皇帝有了深刻的认识,谨小慎微成为他们的人生准则。> >   此 后“三杨”因迎立有功,不像方孝孺等翰林院同僚一样“不识实务”,加之自身才华横溢,从而受到了成祖的信任,很快得以升迁。三人进入事业的第一个小 ... 。 杨溥于永乐二年(1404)被任命为太子洗马;杨荣在永乐元年,被成祖命为“侍皇太子讲读”,并负责起给“诸皇孙讲学”的责任;杨士奇更是平步青云,在永 乐元年(1402)十一月便被任命为东宫侍讲,主要负责皇太子的教育,并破格进入内阁,参与机密。命运把他们与捆在了一起。> >    “三杨”获得了成祖的青睐,但他们也深深地知道成祖嗜 ... 成性的性格。在处理成祖交给的任务时,他们小心谨慎,甚至不惜委屈逢迎,惟恐成祖有所不满。永乐九 年(1411),杨士奇主持编修《太祖实录》。为了迎合成祖,他删改了大量不利于成祖的内容。在对太子、诸皇孙的教育上,“三杨”也是尽心尽力,口传身 教,深怕有负于成祖的重望。加之太子朱高炽比成祖仁义宽厚,对儒学非常感兴趣,政治主张上也与“三杨”十分相近。在东宫教学期间,“三杨”与太子相处得非 常融洽。马上皇帝不能给予他们的感觉,而在这位太子身上他们却看到了希望。从这时起,“三杨”和一批东宫僚属成了太子朱高炽的有力支持者。但朱高 炽的地位不稳,也给“三杨”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   成祖即位后,因为北征和营建北京城,长期留在北京,令太子在南京监国,主管朝政。太子 监国期间,严惩酷吏,压制太监,施行了许多仁政。然而,这些举措在强调“高压治国”的成祖眼里,却无异于“犯上”(大逆不道)。太子与成祖的关系也进一步 恶化。次子朱高煦又战功卓越,性情上与成祖相类,成祖便想废掉太子另立储君。作为太子的老师“三杨”,朱棣自然也就对他们颇为不满。不要说对其重用 了,此时“三杨”的性命都悬于一线。此刻“三杨”已没有退路,只有拼死保全太子的储君之位。杨士奇因一再上言为朱高炽辩解,两次牵连入狱。杨溥因在永乐十 二年成祖北征回京时,迎驾迟晚而获罪,在锦衣卫狱中关了十年,几乎丧命。同僚陈善、解缙也相继遇害。“三杨”和太子在 ... 中熬了十年。终于在永乐二十二年 (1424)七月,他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当月,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此时与成祖随军同行的杨荣沉着果断,对成祖死 讯密而不发,连夜骑马赶到京城,与在京的杨士奇积极配合,妥善处理了迎丧、即位等重大的事宜,帮助太子朱高炽顺利即位。仁宗即位后,立即释放还在狱中“苦 读”的杨溥,令其官复原职。> >   此时,杨士奇60岁,杨荣54岁,杨溥50岁。本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各具才能的“三杨”,在成祖的 高压政策下难施才华。如今他们已经步入暮年,宦海沉浮二十余年,“三杨”身上的棱角早已不在。身处皇位角逐的中心,目睹那么多同僚的死难,让“三杨”深知 臣子身份的渺小。虽然仁宣二帝同他们共患过难,虽然二人也以“仁慈”闻名,但“三杨”仍在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侍奉着“神坛上的君主”,在皇权允许的 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杨士奇为官处事,顾全大局,不计小节,兢兢业业,体恤爱民,主张减免赋税,缩减官田,审理积案,减汰工役,安抚流民,深受百姓 拥戴。同时他慧眼识人,经他推荐的、况钟、周忱等人,日后都成为了明朝名臣。但杨士奇却从不因功自傲。杨荣曾多次在宣宗面前中伤杨士奇;宣宗告之情况 后,杨士奇不但不愤怒,反而请求宣宗能够像信任自己一样信任杨荣。杨士奇能够荐人之长,克人之短,不亏为“三杨”之首。> >   杨荣虽在为人上不及杨士奇,但其思维敏捷,机敏多谋,通晓边务。他曾跟随成祖五次出塞。年过六旬,还两次跟随宣宗巡边,深得皇帝信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未恃宠骄矜,坚持“事君有体,进谏有方”的本分。> >   杨溥不像他们二人那样杰出,且性格内向。但他操守极好,作风低调,每次上朝都沿皇墙而走,以示遵守礼制。他对仁宗忠心不二,出狱后更是勤勤恳恳,成为朝臣的典范。> >   在“三杨”执掌内阁期间,大明政治清明,海内太平,天下井然,百姓殷富,出现了所谓“仁宣之治”的局面。这种盛世的取得,“三杨”可谓功不可没。> >   宣宗去世以后,年仅9岁的英宗继位。太皇太后张氏出于对老臣的信任,推举“三杨”主掌朝政。“三杨”虽然推行了一些对国家有利的政策,稳定了政局,但“三杨”年事已高,不愿介入朝堂之争,希望能够明哲保身。> >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于正统五年(1440)七月趁杨荣回乡扫墓,在朝堂上揭露杨荣接受边将馈赠良马的事实。杨荣听说后羞愧难当,加之年事已高,竟在回京途中忧愤而死。> >    杨士奇之子杨稷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正统八年(1443)又犯下命案。王振借机攻击杨士奇。这件事对谨慎了一辈子的杨士奇来说打击太大了,从此一病不 起,次年三月就在忧郁中离开了人世。正统十一年(1446),“三杨”中的最后一个杨溥也因病去世了。至此,王振便更加称王称霸,为所欲为,明朝也开始露 出衰亡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