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音字起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Jul2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用多音字起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汉字的多音字是不少的,仅《新华字典》上就有四百五十多字,占总字数的万分之一点七,占常用字的约百分之五,多音字如果被取为人名用字,会形成几种读法,别人以为是正确的人名读法,不一定与你认定的人名正确读法相吻合,这样就会给孩子往后的生活平添许多询问插曲。比如说“茜”字既读“歉”音又读“西”音;“拓”字,既读“踏”音又读“唾”音,这样的字做名字就难免造成乱读现象。这不能怪读错了的人们,谁让你取了多音字做名字呢?多音字用做人名的问题,还有一说,就是在字典中,有些字是专门作为人名用字而存在的,还有些字是只在作为人名用字时才有异读,比如“冒顿”作为汉匈奴的一个单于名时读为“沫独”。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每一位家长都力求给孩子取一个满意的名字。好名字应该写起来便捷美观,解起来寓意深长,叫起来和谐悦耳,而不应该有两种以上的读音,令人无所适从。所以,起名不宜用多音字。

我国的姓氏多半属于单音字。也有个别姓氏属于多音字,姓氏的多音是无可奈何的,比如乐字,即可读“yuè”,又可读“lè”。如果是名,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比如“张乐”,读成快乐或者音乐的声都可以,而当以乐字当姓时,虽然亦是两种读音均可,后其却为两个分支。“yuè”者主要分布在北方,“lè”者则多在南方。“张乐”,一般读作快乐的乐声,因为快乐与音乐的两个声,与张合在一起用快乐的乐声更有韵律。某地有一个学生名叫乐乐乐,老师上课时却不知该怎么叫他,老师居然让这个名字给难住了。这个名字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可有八种读法,读者若有兴趣可以自行排列一下。

名字的拟定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看来这个学生的父母在起名字时是有一定想法的,一个名字居然有八种读音,在交际场合如何使用呢?到头来别人想叫不敢叫,唯恐叫错了被人耻笑,吃亏的还是自己。别人叫不上来,可以不叫,可以避开。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别人不叫、不使用,那么,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一位老师将作家“贾平凹”念成“贾平凹(āo)”,有两位老师同时指正,说应念“贾平凹(wā)”,因为作者小名叫“平娃”。那位老师立即反驳,说“凹”字早在1985年的审音表中就已统读为“āo”,“wā”音已删去,至多仅存于地名。这两位老师又说在大学里,当代文学老师就念“贾平凹(wā)”时,那位老师仍不甘示弱,说有关“贾平凹”的读法,电台还专门讨论过,结论是:不管“贾平凹”过去怎么念,不管他本人的意见如何,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现在都得念“贾平凹(āo)”。争得不知道谁是谁非,以至于到今天很多人对大作家“贾平凹”的名字仍心有余悸,惴惴讳言。

名字中的多音字给人们的言语交际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其原因在于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字,这些字该读什么音,一般都根据它们的意义、词性、使用范围或语境来确定。汉字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仅3500个常用汉字,就有250个多音字。这些多音字至少有两个读音:“参”有三个读音(参观)(参差)(人参)。如:王朝闻、周长行、张重参。什么时候读甲音,什么时候读乙音,是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出来的。

因此,考虑到多数读音的便利,还是以少用多音字起名为好。一般不要用两个多音字组词取名,那将是麻烦上再加麻烦,读音很难处理。如“周长行”,这个名字有四种读法,这怎么得了?

使用多音字,就像使用冷僻字一样会给人们的呼叫带来很大的不便,寓意本身也不够明朗。以多音字取名,名字有两个或更多的发音时就更容易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取名绝对不能用多音字。但至少要使别人能够确定其读音,不至于读错。

起名若用多音字,会使名字难以准确读出,并产生名字歧义,甚至造成曲解。如“长行”这个名字,读法如果不同,字义也完全不一样。

取名利用多音字与另字组合形成一定的语境义,让人一目了然。例如:王重阳“重”与“阳”组合在一起成“重阳”这一词,便知“重”应读(阳平)。命名最重要的依据是义,古人在命名取字时因注重字义或其他因素而用了多音字;且取得的这些“名”与“字”是单“名”、单“字”又不能形成语境义,或者不能直接通过语境义判定其义其音,这些都会给今人读古书、称呼古人或了解命名的含义等带来不便,也易造成误读与误解。那么,古人“名(字)”中这种多音现象如何确定呢?最根本的是弄清楚其命名的意图。

所以,对于多音字应尽量回避。如果要用,最好通过联缀成义的办法标示音读。例如:崔乐天、孟乐章。前者通过“天”说明“乐”当读lè,后者通过“章”说明“乐”读yuè。它们都能用意义告诉你应该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