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表意思

Sep30

文言文表意思

时间:2019/09/30 23:13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文言文中表的意思是什么

- 根据百度词典提供信息,更多请看/s?wd=%B1%ED。

- 如有帮助,谢谢采纳。这个比较全面、详细。

1.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2. 同本义 [coat]

表,上衣也。——《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

表裘不入公门。——《礼记·玉藻》

必表而出之。——《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

中绀而表素。——《庄子·让王》

3. 又如:表裘(外衣);表礼(作为礼物的衣料);表里(衣服的面子与里子;里外;也指作为礼物的衣料)

4. 外面(与“里”相对) [outside;surface]

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 又如:表海(临海,滨海);表薄(泛指出身贫贱。表:野外;薄:山林);表里相应(指内外互相应和);表壮不如里壮(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善能持家,可为内助。表指丈夫,里指妻子)

6. 外表,外貌 [appearance]

虚有其表耳。——《明皇实录》

7. 又如:表相(外貌);表征

8. 通“标”。表率,榜样 [example]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表记》

廉者,民之表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9. 又如:表正(证据;表率;榜样);表俗(作为世人的表率)

10. 通“幖”。表帜,标志 [mark]

祭之日表。——《周礼·肆师》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

11. 又如:表旗(边境上的标帜);表识(标记,标帜)

12. 给皇帝上的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3. 又如:表函(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表文奏章);表草(表文的草稿)

14. 表格 [list;form;table]

为十表。——司马迁《报任安书》

15. 又如:度量衡表;对数表;乘法表;编制表;一览表;价目表

16. 作标记的木柱 [marking pillar]

吴起治 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于南门之外。——《吕氏春秋·慎小》

城上千步一表。——《墨子·备城门》

17. 表亲 [the relationship beeen the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of a brother and a sister or of sisters]。一种亲戚关系,有姑表和姨表之分,都叫表,姑母的子女互为姑表,姨母的子女互为姨表。如:表兄弟,表兄妹,表姊弟,表姊妹(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表叔,表伯,表舅(父母的表兄妹);表侄,表甥(表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婶(表叔之妻)

18. 边界线 [boundary]。如:表旗(边界线上的旗帜)

19. 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ancient Chinese sundial]

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景:影。)——阮元《畴人传》

20. 石碑 [stele;stone tablet]

千里立表,万里连纪。——《汉书》

21. 测量仪器 [gage;meter]。如:温度表;水表;电表;表座(日影表的底座)

22. 树梢 [tip of a tree]。如:林表

2.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

3. 请问文言文的文体 表的含义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 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4. 文言文字词意思

为wéi

⒈做,干:事在人~。敢作敢~。

⒉有能力,有贡献,做出成绩:年轻有~。大有作~。

⒊看成,当作:认~。以~。不足~凭。霓~衣兮风~马。

⒋充当,担任,治理:能者~师。她~校长已三年。善~国事。

⒌成,变成:变荒坡~花果山。

⒍是:十两~一斤。

⒎被:~人所耻。

⒏助词。〈表〉疑问、程度、范围、加强语气等:何乐不~?大~不幸。广~流传。极~紧要。

为wèi

⒈给,替:~国争光。~人民服务。

⒉〈表〉目的:~了治病救人。

⒊向,对:且~众人言。不足~外人道。

⒋帮助,卫护:~人作嫁(〈喻〉没有自己的好处,白给别人操劳)。~虎作伥(〈喻〉做坏人的帮凶)。

—————————————————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 ... 。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以为]认为:~为不错。~为好办。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以往]过去:水比~往清洁了。

—————————————————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

然rán

⒈是,对:以为~。

⒉如此,这样:当~。不尽~。

⒊(表示转折)但是,不过,可是:~而。~后。

⒋(表示进一层)那么,这样就:~则。

⒌在词尾。〈表〉状态:忽~。显~。欣~。偶~。

⒍〈古〉通"燃"。燃烧。

—————————————————

而 ér

1.〈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2.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5.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6. 文言文解释

鱼,我所欲也(“。。的事、物 ) 故患有所不辟也( “。。的事、物 )

曾以其所不能( 。。的人 ) 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 ... )

所以然者何( 。。的原因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的所( 。..的地方 ) 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的事、物)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所

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 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 ... ""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7. 文言文翻译``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全文译文:【译文】太史公像牛马一样供役使的走仆司马迁再次拜言。

少卿足下:早先一段时间,委屈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慎重地待人接物,把向朝廷推举贤能人士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情意十分诚挚恳切,但怨我不效法于您去推荐贤才,而听信俗人的见解。我并非敢这样做。

我虽然庸劣低下,但也在旁听到品德高尚的人遗留下来的风范。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处在污秽低贱的地位,一有举动便受到责难,本想能给事情带来好处,反而招致损害,因此我独自忧愁苦闷而向谁去诉说?当时流行的俗话说:“为谁去做,让谁来听我的?”(即谓自己已处在卑贱的地位,即使想有所作为,推贤进士,谁也不会愿意接受自己的推荐,也不会有人愿意听从自己的话)。

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那是为什么呢(则:起转捩和加强设问语气的作用)?贤士乐于为了解自己的人效力,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打扮。

至于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纵使怀有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宝贵的资质,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洁,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只会被取笑而自取污辱。来信本应及时答复,碰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彼此见面的时间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指回信)。

现在您蒙受难以赦免的大罪,(再)经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汉代法律规定,每年十二月处决死囚),我侍从皇上到雍地去的日期也逼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无法替您避忌(古忌言死,实际说:恐怕您很快便要被处死),这样最终使我无法向您抒发心中的压抑烦闷之情,那么永远离去的人的魂魄会永远留下个人无穷的遗憾之情。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鄙陋的见解。

隔了很久未回信,希望不要看成是(我的)过失(即谓请不要怪罪于我)。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善于加强自我修养,是睿智的证明;同情与施舍,是仁爱的开端;求取什么,给予什么,是道义的表现;以受辱为耻,是勇气迸发的决口;树立名望,是品行的最高准则。

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托身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图私利更惨痛的了,悲哀没有比挫伤心灵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

受刑后幸存下来的人,没有可以与别人相提并论的地方。(这种状况)不是一个时代的事,由来已经很久了。

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于是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凭著宦官景监的推荐得见秦孝公而做了官,赵良为此感到失望;太监赵谈(子:尊称。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与赵谈同名,为避父讳,此改称“同子”,即与我父亲同名的那位)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盎(字丝)为之脸色大变(指发怒):自古以来,人们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可耻的。

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挫伤志气(指感到屈辱)的。又何况志气激昂,有远大抱负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刀锯之下幸存下来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依靠先人的余业,才能够等待加罪(是做官的谦虚说法)在皇帝身边任职做官,二十多年了。

自己所想到的:最高方面,不能对君王进献忠诚,获得谋略突出、富于才干的称誉,使自己得到英明皇上的赏识;其次,又不能提出(皇上)所遗亡的事情,弥补(皇上)所欠缺的地方。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在军队供职,攻城野战,以建立斩 ... 敌将、拔取旗帜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累积时间和辛劳,谋得显贵的官位,凭著(这些)给宗族和朋友们带来荣耀。

这四个方面没有一处实现,勉强附合皇上的心意,求得容身。我没有特长可以奉效,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早先时候,我曾经夹杂在下大夫(指太史令)的行列,在外朝(汉代把朝廷官员分为中朝和外朝,太史令属于外朝)上发表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弘扬国家的法度,竭尽才思,现在已经亏损形体,成为清扫(秽物)的仆役,处在卑贱者中间,竟然(还想)高高地昂起头,眉飞色舞,评论陈述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代的才子感到羞耻吗?唉!唉!象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还有什么可说的! 并且(含承接并递进之意)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容易弄明白。我少年时欠缺非凡的才能,成年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皇上宠爱我先人的缘故,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出入宿卫周密的地方(即宫廷禁苑)之中。

我认为头上顶著盆子,怎么还能望天(意谓戴盆与望天不能同时收到,用来比喻自己既一心营职,就无暇再顾及私事)?所以断绝宾客的来往(知:相知,指社交来往),把家室的事抛在脑后(意谓没有考虑个人家庭的事),日夜都在考虑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致力于一心一意经营职事,以求亲近皇上。然而,事情竟然严重违背(初衷),不是这么回事。

我和李陵同为侍中曹的官员(西晋后改“侍中曹”为“门下省”),平素并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进退之路并不相同(比喻双方志向并不一样),不曾饮一杯。

8. 文言文翻译

曾子固(固)性格骄矜自负,常常显得很傲慢。元丰年中,他担任中书舍人,因有事到都堂报告。当时章子厚(惇)任门下侍郎,对他说:“刚读了舍人你写的《贺明堂礼成表》,你真是天下奇才啊。”曾巩一点没有谦让,但又问道:“比起班固的《典引》来怎么样?”章子厚没答话了。他对同事说:“我说不要招惹他了。”因为他自悔失言。

徐德占(禧)虽然和曾子固同是江西人,但因生得晚,未及相交。曾子固有一段时间流落在外地任职十几年,等他回到朝廷时,徐德占已经快速提拔为御史中丞了。按规定,中丞一官是不能出外拜见人的,而且曾子固也没有来拜访他。徐德占因曾子固是前辈,想结识他,于是乘朝中高官相聚之时,非常恭敬地迎接他。曾子固退后一步站住,问道:“你是谁?”徐德占于是做了自我介绍。曾子固说:“你就是徐禧吗?“然后点点头就走了。

先进:前辈。《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朱熹 集注:“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

君便是徐禧耶:徐禧,即徐德占,德占是字。按古代礼节,名是未成年时用,字为成人所用,所以称字为尊重(把对方当成人看),如果不是师长或平辈至亲,呼名就是失礼。曾巩虽然是前辈,但与徐德占并无交往和渊源,因此,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显出了曾巩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