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燎求贤的文言文译文

May17

庭燎求贤的文言文译文

时间:2019/05/17 07:07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庭燎求贤译文

齐恒公公布求贤令后,让人在宫殿面前燃起火炬,准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整整一年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应聘。这时,有一个自称精通九九算法的人,大胆拜见齐恒公,面对侍者嘲讽的口吻,他说:“我用九九算法这种微小的技术见君王,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贤士们不来齐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恒公是贤明的国君,并非他们所能比拟,如果听说国君连掌握九九算法的人都肯接见,那么他们必定蜂拥而至。”恒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到一个月,各地贤才便云集齐国都城。

智慧小语:若齐恒公胸襟博大到连区区的有雕虫小技的人都能接见,那些真正有才能者又有谁会不愿意投到他的门下呢?因而有着广博胸襟的主政者各方贤士将蜂拥而至。

2. 庭燎招贤的译文

庭燎,指庭中照明的火炬。设庭燎之礼——点燃一百把通明的火炬广招天下人才,“由齐桓公始也”。

齐桓公在创立霸业过程中,除了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外,还千方百计地招纳四方贤士。设庭燎之礼便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招聘举措。然而,“期年而士不至”。这使齐桓公大惑不解。有一天,有位自称是“东野鄙人”的老者来见齐桓公,并称自己会“九九”算法。齐桓公感到有些可笑,便说“九九何足以见乎?”意思是说,九九算术,孩童都会,你没有专长我怎么接纳你呢?老者非常严肃地对齐桓公说:“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老者的用意十分明显,他不是因为只懂得“九九”算术才来见主君的,他清楚庭燎招贤“期年而不至”的原因:君主如此大张旗鼓招贤纳士,使人以为齐桓公招纳的是高层次的拔尖人才,而许多人自度才识不及,故不敢贸然前来。他的“九九”算法不过小技耳,仍能得到君主的礼遇,那才能在“九九”之上者必然会信心百倍地前来应聘。齐桓公得悉“九九”老人的用意,茅塞顿开,隆重礼遇了“九九”老人。这个消息传开后,“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

3. 文言文《齐桓公设庭燎招贤》的意思

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韩诗外传》卷三.翻译:齐国的国君桓公设置了(个)有火把的庭院,作为接见想见他的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前来.在这种情况下有个东郊的俗人要以自己擅长的“九九”算数之术求见.桓公说:“‘九九’怎么有资格求见呢?”(那)俗人回答说:“我不是认为‘九九’足以见(您).我听说国王设置有火把的庭院等待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来.学士之所以不来的原因:国王您是天下贤德的君王,四方的学士,都自觉见解不如您,所以不来.‘九九’是简单的本事,而您还礼遇有这种能力的人,更何况(那些)掌握比‘九九’更深奥学问的人?太山不推辞土壤和石头,江海不拒绝小的水流,因此可以很大.有诗说:‘先贤(所以)有名言,下问于樵夫’,说的是广泛地求教啊.”桓公说:“很好!”于是礼遇他.一个月间,四方的学士,相伴一起来了.。

4. 齐桓公设庭燎招贤的原文

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諅(‘言’改‘月’,读音ji一声,通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

“九九”之术求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

以待士,諅(‘言’改‘月’)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

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诗云:‘

先民有言,询于蒭荛(读音chu二声,rao二声。’割草叫刍,打柴叫荛。即指割草打柴的人。)',言博谋也。”桓公

曰:“善!”乃因礼之。諅(‘言’改‘月’)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

5. 文言文《齐桓公设庭燎招贤》的意思

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

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桓公曰:“善。”

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

———《韩诗外传》卷三。翻译:齐国的国君桓公设置了(个)有火把的庭院,作为接见想见他的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前来。

在这种情况下有个东郊的俗人要以自己擅长的“九九”算数之术求见。桓公说:“‘九九’怎么有资格求见呢?”(那)俗人回答说:“我不是认为‘九九’足以见(您)。

我听说国王设置有火把的庭院等待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来。学士之所以不来的原因:国王您是天下贤德的君王,四方的学士,都自觉见解不如您,所以不来。

‘九九’是简单的本事,而您还礼遇有这种能力的人,更何况(那些)掌握比‘九九’更深奥学问的人?太山不推辞土壤和石头,江海不拒绝小的水流,因此可以很大。有诗说:‘先贤(所以)有名言,下问于樵夫’,说的是广泛地求教啊。”

桓公说:“很好!”于是礼遇他。一个月间,四方的学士,相伴一起来了。

6. 小雅·庭燎的注释译文

⑸艾:尽。

⑹晣(zhé)晣、竿顶有铃的旗,诸侯树旗.hiphotos.baidu/zhidao/pic/item/38dbb6fd5266d01658fb2ef0902bd40734fa3503。

⑵央:尽。

⑶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baidu。

⑷鸾:也作“銮”,铃。此为旗上的铃:b.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已是夜里什么时辰?夜色消退将近清晨。《尔雅·释天》:“有铃曰旗。早朝诸侯陆续来到,旗上銮铃叮咚齐鸣。”将(qiāng)将: ... 。庭中火炬熊熊闪光。早朝诸侯开始来到。

【译文】

已是夜里什么时光?还是半夜不到天亮:明亮。

⑺哕(huì)哕: ... 。

⑻乡(xiàng):同"向"

【注释】

⑴其(jī):语尾助词/zhidao/wh%3D600%2C800/sign=b8fb3d71ae014c08196e20a33a4b2e30/38dbb6fd5266d01658fb2ef0902bd40734fa3503.jpg" esrc="b.hiphotos。庭中火炬光芒渐昏。早朝诸侯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