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储蓄险强迫存钱却输给通膨!不想6年后血本无归先检查这3点

Apr13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经济不景气令人对投资望之却步,尤其是刚出社会的新鲜人,领到第一笔薪水,大多会选择保本投资,储蓄险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因为其特性与定存相似,可领回本金跟利息所得,是一种保守且几乎不会失本的投资。

保险业务员经常将储蓄险与定存比较,并且告诉你现在银行定存利率很低,储蓄险的利率比较高,还有理赔的保障功能,只要存个几年就可拿到比定存还高的报酬。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储蓄险暗藏了不少迷思,就让我们快来看看储蓄险的内涵,以及你是否适合购买吧! 

两种故事两样情,储蓄保单也有陷阱

网路上有两派网友讨论购买储蓄险的经验,有一位网友说,刚出社会,不少同学相继买储蓄险强迫储蓄,但是却常常看到有人收入低还硬买,导致入不敷出,最后撑不下去还需缴交一半的违约金,等于血本无归.......

另一位网友说,明年就期满可以解约,但他没有打算解约,会持续放着,因为利率比定存与活存高,也比较有机会抵掉通货膨胀,可以让他追求亏少存多的目标,他还强调,自己买储蓄险不追求有感收入,只追求稳定且不冒险的理财。

看完这两个故事,你是否对储蓄险有一点概念了?包含期限内解约会血本无归,反之,期满就可继续放着,而且还可拿比银行定存还高的利息。为什么同样买储蓄险,也可以差这么多?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了解储蓄险的本质,如果你也不想落得第一位网友的下场,请继续看下去......

储蓄险的「利率」真的比定存高吗?注意3大利率指标

市面上的储蓄保单琳琅满目,以「参考利率」变动与否分为「利率变动型」与「非利率变动型」。顾名思义,非利变型保单采用固定利率,比银行利率更稳定,签约期间享有同一利率。

利变型保单则是受到「预定利率」与「宣告利率」的影响,这种保单的设计关键在于宣告利率会随着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而变动,当收益表现不错时,宣告利率就会调升,这时保户就可享有增值回馈金,因此想要让自己获利空间增大的人,就会选择利变型保单,但也必须承受利率调降的风险。

除了这两种利率以外,保户还需要了解保单的真正「内部报酬率」。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在设计保单时,预估运用客户的资金投资,可以赚到多少的年化报酬率,简单来说,预定利率就是预估的报酬率,通常被视为保单最低的保证利率。

宣告利率:保险公司运用保户所缴的保费去投资,所得到的实际年化报酬率,此利率会随着时间变动,通常会1个月或1年公布各商品试用的宣告利率。

内部报酬率:常以英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出现。上述的预定利率与宣告利率,都不是保户真实可获得的投资报酬率,因为保险公司还会扣除附加费用,包含管理、保障等费用。

因此,内部报酬率才是保单的真实报酬率,其计算是以每期保费的支出,与每期与期末尚未领回的保险金,回推出一个年化报酬率,会随着保费、年期、领回时间的设定而改变。数字越高越好,保险公司并不会在保单上列出内部报酬率,不过,网路上有许多工具可计算,可比较与其他投资工具(定存、基金等低风险工具)的差异,以考虑是否买进该储蓄保单。 (编辑推荐:不当理财门外汉!理财教母林奇芬:想投资先懂3个获利心法)

储蓄险优缺点

优点:

期满利多:只要签约期限到就无须再缴费,保单自动会每年提升利息,只要不领出一辈子无限升息,利息通常都优于定存。

无需管理、风险低: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因此不需要时时刻刻追踪市场走势,只要放在保险公司中,还可受到金管会监管,保护的钱相对安全。

风险低:只要不要在合约期限内解约,保险公司不倒,基本上不会耗损本金的风险。

缺点:

期满才有正利息:如果在合约期满前解约,很有可能只拿回5成甚至更少的本金,等于钱在期限内几乎被锁死,几乎没有运用的空间。

赶不上通货膨胀速度:随着物价上涨,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越少,依照经济的进程,物价依然持续上涨,现在存进去的10万元,6年后的10万可能就不是同等价值,也就是说,放在保险公司的钱反而贬值。

短期报酬率低:假设买6年的储蓄险,合约到期报酬率通常为4%~5%,与基金、股票等其他投资工具相比,报酬率都比储蓄险高,而且通常都在一年内可获利,钱不会被锁死在户头中。

3个关键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买储蓄险

1.缴保费是否有压力:储蓄险通常都要定期定额缴交给保险公司或者银行,如果你是收入来源不稳定的人,不建议买入储蓄险,否则只会让你为了缴交保费而感到更紧绷。

2.紧急预备金是否足够:最好要有有六个月以上的薪资存款,否则如果遇到不可预测之事,很容易因为要缴储蓄险而没有钱可支付紧急事故,甚至被迫解除储蓄险合约,还要缴出违约金,等同于没存到钱,还把钱送给了保险公司。

3.能否承受解约风险:储蓄险如果未临近解约期,可能会把本金吃掉,所以应该要确认在合约期内,不会有足以需要解约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