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孩子思考力!亲子共读时请多问为什么

Aug28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家都认同,亲子共读可以 ... 孩子的思考与沟通能力,让他们学到更多。不过,研究发现,亲子共读能否发挥效果,关键在于大人是否问对问题。事实是,大人往往太小看孩子,或是常问些不用大脑的问题。你也犯了一样的错吗?

「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要靠阅读增进孩子的语言跟思考能力,就要看老师跟父母怎么跟一起孩子共读、问了什么样的问题。

《早期儿童研究季刊》(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刊登了一篇报告指出,可惜的是,多数大人在跟孩子共读时,问孩子的问题都太简单了,无法 ... 孩子多想、多练习组织力与沟通能力。

俄亥俄州克伦早期儿童研究与政策中心(Crane Center For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olicy)主任贾斯提斯(Laura Justice)跟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针对近百名托儿所与幼儿园老师,录下他们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童书《朋友王国》(Kingdom of Friends)的过程,之后逐一记录他们的共读过程,包括谈话的内容,问了孩子那些问题,以及孩子们的回答。

报告指出,这虽是针对老师与幼儿的纪录与研究,但对父母和所有年龄的孩子都适用。尤其很多父母只是一直读书给孩子听,根本不会跟孩子讨论、问问题。

统计结果,老师们共问了5,207个问题,孩子们共回答了3,469种答案。这二个数字看起来很丰富,但结果却有点单调。

首先,扣掉老师读书本文字的时间,只有用不到24%的时间在问孩子问题,互动太少。

而且,超过85%的问题,孩子都答对了,所以也无法再延伸讨论、或让孩子多学些他们原来不会的事物。「这代表问题太简单,」贾斯提斯指出,我们不是要考倒孩子,但是这样太小看孩子了,而且无法 ... 孩子动脑思考。

另外,所有的问题中,有52%是一个字就可以回答完的是非题,只是考孩子刚读过的记性或是孩子对事物看法的自然反应。在其他48%的开放式问题中,又有不少是书里就找得到答案的问题,例如,「刚刚他做了什么事?」或「说了什么话?」,对孩子仍然没有挑战性。

或许大人带着孩子读书时,已经很累了,不容易再想出其他有创意、有挑战性的题目,或是不知道该怎么问。但是研究团队提醒,如果没有加上让孩子思考、或练习组织语言的元素,就不容易达到锻炼孩子批判思考、解决问题或沟通等能力的共读效果。

《科学日报》(Science Daily)也汇整了这篇报告与其他研究,针对共读时,如何向孩子提问给予建议,供老师与父母们参考:

1.   34成的问题设计,根据书本内容进行延伸, ... 孩子想更多、或藉著去找其他答案而学更多。其他6到7成的问题,可针对书中有的简单答案设计。

2.  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让孩子练习思考和语文组织、沟通能力。像是书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如果是书里没有明确写出来的,会更好。

3.  运用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孩子发挥创意与自由想像的空间。例如,在还没读完时,让孩子猜猜结局是什么?读完后问孩子,觉得还可以有什么样不同的结局?喜欢这本书、某个主角吗?原因是什么?

4.   鼓励或追问,让孩子在回答中多想、多说、多运用语言。

贾斯提斯也分享亲身经验,当大人问越复杂的问题时,就可以看到孩子的思考有多么五花八门。这正是可以教孩子许多东西的珍贵时刻,不但可以在对话中,挑战他们的观念,还可以让他们的发展更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