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靠「神风」击退蒙古大军?事实上根本没有这回事

Apr2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〇一八年,我去日本北九州市参加主题为「蒙古来袭与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全球化」国际会议,会后参观了福冈市的「元寇史料馆」,和面向博多湾一处石块堆垒起来的墙垣,据说是当年为了阻挡蒙元军登陆。那天来到海边时,天空下着大雨,海面上风急浪高,还真有点当年蒙元军袭来的感觉。

近代以前, 日本没有遭到任何外来武力的征服; 但没有被征服, 并非没有遭到入侵。事实上,一二七四年和一二八一年,蒙元军曾声势浩荡地组成庞大的水军,两次攻打日本九州北部。蒙元军队为什要远涉重洋来攻打日本呢?自十三世纪以来,先后消灭了金国、西夏、大理、南宋,逼使高丽屈服并远征南洋的蒙元大军,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为何独独没有打下日本呢?日本人说是神风保佑了这个神国,这是真的吗?

一二六八年, 忽必烈透过被征服的高丽王朝向日本派遣使者, 并携来一份用汉字汉文书写的国书,署名是大蒙古国皇帝,书写的对象是日本国王。这时镰仓幕府早已建立,主掌实权的是北条家族,朝廷虽然还在,但已失去号令的权威。忽必烈大概是透过高丽,知晓了隔海有个名叫日本的国家,也知道以往日本与宋朝和半岛的关系。这封国书后来被东大寺的宗性和尚抄录下来, 抄本现藏于东大寺内。

忽必烈这封信写得还算客气,大意是希望日本像高丽一样向蒙古(那时元朝还没成立)称臣,彼此就可保持友好关系(「通问结好」)。国书送到朝廷,朝廷反覆商议,拿不出主意,就把国书转到实际掌权的镰仓幕府,当时幕府的最高执政是北条时宗,只有十七岁,刚被推上这个位置,不知是年幼不谙政事,还是别人给他出的主意,就把这封国书搁在一边了。忽必烈的使者在九州的太宰府等了五个月,依然没有等到回覆,就黯然回去了。

忽必烈在中国大陆攻城克地,但一直惦记着日本,一连派了三次使者,传达的都是一样的意思,希望日本能够识时务,成为大蒙古帝国的属国。一路狂胜的蒙古大军没碰到强硬的对手,对岛国日本也没有领土野心,只要臣服就行了。那时日本很久没有和外国打交道了,不太了解海外局势,也不清楚蒙古帝国到底怎么回事,对于忽必烈几次派来的使者,只把他们晾在太宰府,既不允许觐见天皇,也不允许见幕府将军,显然惹怒了忽必烈。一二七一年,蒙古人已定都北京,建立大元,忽必烈决定惩罚日本。

一二七四年农历十月三日, 西历十一月九日, 由蒙古人、高丽人、被蒙古人打败的金国女真人、 ... 组成的大军约二万八千人,总指挥是蒙古大将忻都(忽必烈在高丽的代理人),分坐九百艘小船,从高丽的合浦出发,浩浩荡荡向九州北部的博多(今福冈)进发。这支水军在海上一路顺风,十一月二十五日进入博多湾,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是太宰府(今太宰府市),距离福冈约半小时车程。一日早晨,蒙元军队发起全面进攻,在博多湾西部一线登陆。

日本方面呢?对蒙古人的进犯多少是有些准备的,但没料想到真的打过来了。事实上,直到那时,日本历史上未曾受到异国的进犯。于是紧急调集幕府在九州的直属武士,总人数约五千人,部署在博多湾沿岸大约三十公里的阵线上。就军力而言,蒙元军队处于绝对的优势,蒙元军队的打法也让日本人很不适应。

日本传统战法是两军分别列阵,由各自一员大将单独战斗,若己方大将获胜,则军队跟着将军向前冲锋追击。但蒙元的军队不玩这一套,他们是集体往前冲。更让日本人不习惯的是,蒙元军队出阵时,奋力击鼓鸣锣,真可谓锣鼓喧天,日本人所骑的马被响彻云霄的锣鼓声惊吓到,乱了阵脚,趁此之际,蒙元军迅速突破日军的防线,大批水军纷纷登陆。

在武器上,蒙元军也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使用的虽是短弓,发射距离却有二百二十公尺,而日军弓箭的发射距离只有一百公尺,显然处于劣势。再说蒙元军的箭头往往涂有毒药,即使没有射中要害部位,也会致对方于死地。然而日军还是奋力抵抗,英勇作战,只是人数上无法与蒙元军正面较量,只能且战且退。蒙元军登陆后,向前冲进了博多和箱崎,一路烧 ... 。日军的主要阵地被攻破,向太宰府溃逃。

令人费解的是,蒙元军没有乘胜追击,停留在沿海一带,当夜就准备撤退。据《元史》和 ... 史书《东国通鉴》记载,蒙元军的计画就是教训日本,让他们领教蒙元的厉害,然后撤兵。或许是他们历经海上的长途跋涉,有些疲惫,无心恋战。不料撤退当晚遭遇大风,只能乘坐三十人的小木船在大浪中纷纷倾覆,很多人因而葬身鱼腹。有几艘船漂流到志贺岛,被赶来的日军发现,二百二十名左右的蒙元军官兵遭到日军斩 ... 。

这场大战到此偃旗息鼓。一二七六年, 蒙古人攻破杭州, 消灭南宋, 建立庞大的蒙元帝国。忽必烈对日本似乎没有太记恨,一二七八年就许可日本商船来做生意,并在一二七九年又派了一名使者到日本,重申原来的意思,不料镰仓幕府不仅不给回音,还残酷地把使者给斩了。见派去的人一去不复返,忽必烈不知怎么回事,再派使者过去,又被日本人给斩了,总共派了八次,去了以后都杳无信讯。

这次忽必烈火了,一二八一年农历五月,分头从 ... 半岛和中国大陆派去两支水军─四万东路军和十万江南水军,总共十四万大军。当时,跨洋过海的十四万军队,绝对是大军了。按照忽必烈的意思,这次不是教训,而是要踏平、长久地占领日本。

可是如此庞大的水军兵分两路,当时完全没有任何无线电联络设备,在协调和联系上肯定有很多纰漏,彼此会合的时间相差了一个多月。东路军先去攻打博多,这次日军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动员了九州北部所有的壮劳力,沿海湾垒起了一道高二公尺的长石墙,使 ... 过来的东路军无法上岸,经过七天战斗,依然无法登陆,只得撤离,转而进攻今长崎县平户附近的鹰岛,并与江南军会合。

照理十几万大军拿下鹰岛是不在话下的, 可是不知为何, 苦苦鏖战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攻破。或许是大陆士兵不习惯海战,海上的漂泊和颠簸让他们感到体力严重下降, 或许无论是 ... 人还是 ... , 都在蒙古人的逼迫下来作战, 本来就没有高昂的士气,总之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而蒙元军大部分依然待在海上的船只上。

西历八月十七日夜晚,超强台风袭击了九州西北部,四千余艘蒙元军木船在狂风巨浪中几乎一夜之间倾覆或毁坏,由主将范文虎率领的江南水军仅有一万八千人躲过一劫,劈波斩浪勉强撤回到大陆,一部分士兵留在鹰岛上,后来遭到日军的扫荡,战死在异国他乡。

后来, 日本人据此编出了一个神话, 说日本是个神国, 若有外敌入侵, 神风一定会保佑日本。蒙元军的两次进攻都被神风击溃,其实一二七四年的战役并没有台风,只有冬季的风雨而已。但这种神国神风思想,很长时期内成了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因而二战时美军进攻日本,日军就组织了一支神风特工队顽强抵抗,但依然没有挽回失败的命运。应该说,当初蒙元军遭遇的两次大风,完全是个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