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尴尬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艾森豪呛:我绝不跟杜鲁门驾车同行

Jul14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就职典礼是民主社会的嘉年华会,也是两党撕裂社会之后展现胜利、爱国心与和平精神的庆祝大会。但回顾历史,那天早上通常不太平静,尤其是白宫内部。一九五三年亦然,那天或许可以列为二十世纪场面最火爆的就职典礼。艾克(编按:第34任美国总统艾森豪的昵称)警告过一位助理:「我绝对不要与杜鲁门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驾车同行。我和他在国会大厦阶梯见面即可。」

不幸的是,结果差不多就是这样。

首场战役是男性服装问题。根据传统,即将就职的总统要穿上最正式的大礼服并戴高帽,「每个人都会去找裁缝师,然后在当天租一套礼服与领巾」,新闻特派员罗勃.尼克森如此回忆。但艾森豪不要戴高帽,他想要戴毡帽,而且没有与他的前任商量。杜鲁门很大方地同意。「我可不想因为一顶帽子与人争吵」,他告诉《 ... 》,不过后来他又写道,他觉得就职典礼的场合应该穿得更端庄才对。(值得一提的是,八年后艾森豪在甘迺迪的就职典礼上穿的是大礼服。)

艾森豪倾心于「简单和高雅」的庆祝大会,但那个时代的风气就是人们无不渴望一场豪华的庆祝以及即将到来的改变,结果就是那场就职大典成为多年来最盛大、最铺张、最奢华、耗时最久的典礼。那是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普照的日子,七十五万人簇拥在宾州大道上,有些人则是在远方透过纸制简易望远镜张望。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聚集在宾州大道观看艾森豪的就职典礼(翻摄自 ... )

依照传统,即将上任的总统要到白宫接他的前任,再一起到国会大厦。但艾森豪捎信要杜鲁门在史塔勒旅馆(Statler Hotel)接他。「嗯,我当然不会这样做,」杜鲁门回忆。贝丝.杜鲁门已为艾森豪夫妇准备好简单的午餐。「当邀请被拒绝、惯例被忽视,我们相当失望。」艾森豪一直到及时赶往国会大厦的最后一刻才出现,但即使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仍拒绝走出礼车。艾森豪可以做一个不那么宽宏大量的对手,但作为胜利者,他这么做就显得气量狭小。只有当杜鲁门现身,艾森豪才走出车子。「这是一个令人惊吓的时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记者萨瓦雷第(Eric Sevareid)这么说。「杜鲁门是优雅的。而艾森豪的怠慢无礼刚好衬托出杜鲁门的优越。」

可以想像,从白宫到国会大厦这段行程真是寒若冰霜。「这件事非常有趣。艾森豪光靠他金字招牌的笑容就赢得一辈子的名声,全世界都相信他是一个爽朗、和蔼的人,」杜鲁门说,「但我们这些对他很了解的人就知道,他本质上是一个粗鲁、易怒、惹人厌的家伙。」

艾森豪(右)和他的妻子玛米艾森豪出席就职典礼现场(翻摄自 ... )

到达国会大厦时,他们进入纠仪长办公室(sergeant at arms office)等候召唤进入讲坛。就在这个时候,艾森豪转向杜鲁门问道:「我很纳闷是谁命令我儿子约翰从 ... 半岛回到华府?我怀疑是谁想要借此让我难堪?」

「是『美国总统』命令你的儿子出席你的就职大典,」杜鲁门回答。「『美国总统』认为让你的儿子见证他的父亲宣誓就职是正确且合适的。假如你认为有人企图借此造成你的困扰,『美国总统』会承担所有责任。」

假如你是依据三天后艾森豪的信来判断,那么你会发现他是真的很感谢杜鲁门贴心地将他儿子带到华府。他感谢杜鲁门「众多周到的礼数」、尽心尽力地平稳转移政权,还有,「站在私人角度,我特别要感谢你体贴地下令让我的儿子从韩国回来参加就职典礼,尤其是不让他或我知道你的善意之举」。杜鲁门则手写一信回覆:「我很乐意尽力维持你我 ... 之间的顺利转移。至于您的公子的插曲,若是你不问,我永远不会提。」

也许这封信只是政治人物伪装出来的矫情,也或许这反映出来的是两人之间无法持久的短暂休兵。不管什么理由,约翰出席观礼这件事最后演变成两人之间的另一爆发点。「艾森豪不领情,」罗勃.尼克森说。「他觉得杜鲁门干涉到他的私人生活及他的家庭。不仅如此,杜鲁门是叫他的儿子从战地回国,他觉得他的儿子应该要留在韩国打仗……他绝不要他的儿子只不过是为了看老子就职就被叫回华盛顿。」

「当然,杜鲁门始料未及,」尼克森补充道。「出于一片善意与对家庭的重视,杜鲁门真的认为他做了一件好事。但不管如何,结果却是两人之间另外一次分裂。一方试着为对方着想,另一方却恨之入骨。」

事情演变至此,杜鲁门甚至怀疑在仪式结束后,他和贝丝可能会被丢下不管,任由他们自己走路到火车站。所幸还没那么糟,白宫提供了一辆车,而在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等待送别杜鲁门的人潮实在太拥挤,让他上火车都有困难。「让路给总统」,扩音器大声放送。大伙高声唱和「怀昔叙首,朝夕同堂,亲爱兮未能忘;今朝离别,天各一方,山高兮水又长」(Auld Long Syne)。「在我的公职生涯中从没有如此的经验,」杜鲁门说。「即使我活到一百岁也不会忘记这一刻,而那刚好是我想要的。」

杜鲁门是一个对未来怀有期待,但却少有计画且缺乏资金的人。他已经婉拒了很多大有赚头的机会,因为他不想滥用他的头衔而贬低了总统一职的尊严。不过,他有一位可以参考的楷模。

「我认为胡佛先生在退休后把自己经营得非常完美。」

*本文摘自《总统俱乐部:从杜鲁门到欧巴马,二战后历任美国总统的竞争、和解与合作(上下册不分售)》

【作者简介】

南西‧吉布斯(Nancy Gibbs)

南西‧吉布斯目前为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的「萧恩斯坦媒体、政治与政策研究中心」(Shorenstein Center)主任;2013至2017年为《时代杂志》总编辑,同时也是该杂志史上第一位女性执行总编辑;曾于1993至2006年间于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写作教授。

她于1985年进入《时代杂志》工作,初期只是兼任的事实查核员,从1988年开始采访写作,至今发表了175篇的封面文章,超过任何其他作家,其中包含让她获得2002年「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的九一一事件特刊。2003年被《芝加哥论坛报》选为全美最佳杂志作家;2004年她的文章被收录进普林斯顿大学文章汇编的「年度最佳犯罪写作」,2005年再次获选为「年度最佳政治写作」 ;《时代杂志》亦选之为「85年来的最佳写作」。同时她也经常接受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采访,并于全美各机构针对美国总统的历史、功能与意义发表演说。

麦克‧杜菲(Michael Duffy)

麦克‧杜菲目前为《时代杂志》副执行总编辑。从1985年开始为《时代杂志》工作,在1997至2005年之间担任华盛顿特区分局主任,并于2006至2007年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新闻学教授。

《总统俱乐部》是两人第二次合作。2007年他们曾合着《牧师与总统:葛翰理在白宫》(The Preacher and the Presidents: Billy Graham in the Whit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