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Aug22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众所周知,虽然苏联在惨烈的苏德战争中笑到了最后,但苏联付出的代价,丝毫不比德国要低。尤其是从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到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在与德军的斗争中处于下风,在防线上每坚持一天,都会付出不正常惨烈的代价。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存在这样一场战役,苏军不仅人数占优,装备占优,还有源源不断的兵力支援,但最后还是被德军死死困住,战役遭遇惨败。苏军外表强大实则战斗素养较低、指挥混乱的实质被暴露无遗,它也被苏联高层视为二战中「最无法接受的失败」之一。这场战役就是发生在1941年7月的基辅战役。

作为苏联的 ... 重镇、苏联的「粮仓」,基辅自然驻有规模庞大的驻军。基辅战役爆发前,当地有苏联精锐的西南方面军100余万人,配备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强大的装甲部队。这种规模的防卫力量,换做任何一国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基辅攻占,因此,斯大林对基辅的局势还比较乐观。但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朱可夫非常快便从不久前的明斯克战役中,发现了基辅存在的隐患。

在明斯克战役中,德军的第2、3装甲丛集分别从两个方向发动突击,对明斯克形成钳形攻势。随后跟进的第4、第9集团军完成对明斯克苏军主力的合围。而朱可夫以为,当今德军的部署与明斯克战役很相像,基辅的苏军力量虽然强大,但一旦被德军完成合围,切断补给,百万大军会不战自乱,后患无穷。出于这种考虑,身为苏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使苏军主力提前撤出。

然而,基辅作为俄罗斯文明的发源地、苏联第三大城市,拥有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不管从政治角度还是实用角度考虑,基辅都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战而退对苏联领导层来讲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为此,朱可夫也失去了总参谋长的职位,被降职去指挥预备军。

1941年7月7日开始,德军装甲部队就开始从两个方向向基辅东、南两个方向推进,而负责基辅防御任务的布琼尼元帅根本没有意识到德军的战略企图,因此,1941年9月16日,当冯·克莱斯特指挥的德国第2装甲丛集和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国第2装甲丛集在基辅以东200公里的洛赫维察完成包围时,苏联高层才意识到局势已完全失去控制了。

9月17日,经过反复犹豫后,斯大林终于同意基辅守军从基辅撤离。然而,指挥官对毫无准备的苏联士兵甚至没有组织起有效的突围。17日起,德军依照计划,开始集中兵力向基辅的苏军发动进攻,企图实现分割包围。18日,苏军集中强大的装甲部队,配合步兵向德军包围圈发动猛攻,苏军士兵甚至提前给 ... 装上了刺刀,以便在 ... 耗尽时可以继续战斗。然而,虽然战斗不正常惨烈,德军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随着德军增援部队赶到,苏军的突围战以失败而告终。

18日下午,苏军 ... 一个骑兵师和2个坦克旅的兵力再次发动突围,对德军第二装甲丛集的阵地发动冲击。这壹次突围战一度突破了德军的包围圈,一部分西南方面军高层得以逃脱,这其中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和苏联政治 ... 赫鲁晓夫。

在西南方面军失去核心领导后,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下达了放弃基辅的命令。然而突围无望的苏军此时只能放弃外围的城防工事,并炸毁第聂伯河上的所有桥梁,退守城内期待支援。9月20日,困在城内的守军发动了最后的突围攻击,但士气低落的苏军士兵无法扭转战局,这壹次图为再次以失败告终,并决定了基辅苏军的结局。与此同时,为了不彻底失去西南方面军,铁木辛哥积极调动附近的几个集团军兵力,试图打破德军的包围。然而,这些援军遭到德国第17集团军的顽强抵抗,甚至不可以向基辅方向前进半步。

此时,基辅城内的局势开始愈发恶化。由于败局已定加上补给中断,苏军弹药渐渐耗尽,士气低落。因为没有燃油,大批坦克成为废铁。苏军军官用扩音器播放斯大林的讲话,试图以此振奋士气。不愿投降的苏联士兵成营地向德军发动突击,当然这已无关痛痒。而更多的苏军士兵则呆在原地,放下武器期待投降。

1941年9月26日,德军彻底占领基辅,基辅战役就此结束。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大部被歼灭,近20万人死亡,65万人被俘,仅有1.5万人突围成功。苏联西南方面军几乎丧失战斗力,而德军仅付出15万人(伤亡)的代价。此役给苏联领导层以极深的震撼,苏军在人数占优、装甲部队丝毫不落下风的情况下,由于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导致战斗变成一边倒的大屠 ... 。德军攻入基辅后,开始对城内的犹太人展开惨无人道的灭绝政策,仅9月29日、30日两天,就有超过3万名犹太人被 ... 。

基辅战役被历史专家以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战,它也被许多苏联学者称为「二战中最大的失败」之一,被以为是苏联红军有史以来表现最为丢脸的一场战役。苏联非常多高阶指挥官的战略素养欠缺、战术理念落后、士兵作战素养较差的弊端,通过这场战役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