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是阖家观赏的娱乐,玩具商做「断头台模型」给小孩玩…断头台历史道尽人类的残酷本性

Dec12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管大罪、小罪,反正这个人有罪,我们就得想个 ... 来处罚他。」人类在执行惩罚这件事情上几乎从来不缺乏想像力,其中又以论及他人性命的「 ... 」最为丰富。例如古代中国的炮烙、虿盆与车裂,或是现代世界较普遍施行的枪决、注射式 ... 等。

综观人类历史,若要找到既「人道」又具有吓阻犯罪效果的 ... ,可能就属用断头台来执行的「砍头」了。等等,砍掉一个人的头,使他身首异处,这哪裡「人道」了?《死亡与来世:从火化到量子复活的编年史》裡,作者柯利弗德.皮寇弗曾就在其中一章提到「断头台」的历史,快跟着我们来瞭解一下这台在法国大革命时,斩 ... 过多人,且连法王路易十六也逃不过的机器吧!

000_conew1.jpg

一、断头台的历史〉法国人最爱用的处刑机器

为了让 ... 能以较人道的方式执行,1789年吉约丹(Joseph-Ignace Guillotin)医师慷慨激昂地向国民议会报告,「我亲手打造的机器,眨眼间便可断头落地,受害者毫无知觉,只会感到一阵凉意。」这台吉约丹口中的机器,在经过一些测试与改良后,终于在1792年迎接了它的第一位「客人」– 强盗死囚,而且效果还不错。据传闻,法王路易十六也曾参与断头台的改良设计(现在多认为仅是传闻而已),他提出了刀刃应该改用斜刃的建议,因为这样比较好切断头颅。「断头台」在法王路易十六的建议下,不但越变越好用,就连斩首也斩得更到位了,但讽刺的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王路易十六自己也成为这台机器下的亡魂了。

虽然这种方便的斩首工具非由吉约丹首创,但此人道的处决 ... 经他大力推广之下,开始在法国流行起来,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这段期间。最终还成为法国执行 ... 的最主要 ... ,甚至之后断头台的名字还是由吉约丹的名字来命名,断头台「Guillotine」。此外,这部机器的使用还不仅限于法国,靠着人类「好康道相报」的天性,多个国家也开始使用断头台,例如德国、瑞典和比利时等,自1933年至1945年间,在纳粹德国和奥地利就有一万六千多人陆续魂丧断头台下。

二、「时尚」的断头台〉断头台成为时尚精品,法国淑女也跃跃欲试

虽然断头台比起斩首,更来得迅速且人道,但最后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使得这项机器无法继续在「观众」面前继续处刑犯人。最后一次公开处决 ... 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爆发的1939年。

究竟是什么「人为因素」,使得这台机器不得继续在世人面前展示呢?这一样得追朔回18、19世纪的法国。「断头台」的问世,不仅改变了法国过往的处刑方式,同时也为平民在观看处刑的「表演节目」上多添加一项新表演。书中表示,在当时的法国,处刑乃广受大众欢迎的娱乐,父母会兴高彩烈地带孩子一起去看好戏。「当时断头台潮流席捲法国」,作家杰佛瑞.艾伯特(Geoffrey Abbott)如此写道:

「玩具製造商推出断头台小模型供孩子把玩……断头台形状的银色耳环及胸针也在巴黎年轻女士间蔚为风行。」

由此可见,处刑在那个时代「娱乐化」了,就连端庄的法国淑女也跃跃欲试,抢不到好位子也无所谓,只要能体会一下这种集体暴力的「时尚乐趣」就好了,就算跟人挤着站着看也行。处刑变得就好比现在我们假日走在闹街上,能看到的街头表演一样,原本期盼能藉由公开来吓阻犯罪与预防犯罪的效果显然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庞大的人群与此起彼落的叫嚣声。

这种「时尚乐趣」,直到20世纪也一样如此。20世纪初,有位名为欧根讷.魏特曼(Eugene Weidmann)的罪犯,他被控犯下多宗刑桉,自然最后被法官判以 ...  – 上断头台,且是以公开的方式处决,目的是想达到 ... 鸡儆猴的效果。依历史记载,行刑当天有许多人围观,除了叫嚣、推挤,甚至还出现「歇斯底里」的行为,有些民众趁警方离去时,还拿手帕去沾魏特曼留下的鲜血。最终 ... 不得不承认,公开处刑不但无助于教育,还只会让人更陷入疯狂,迎来一场比过节还热闹的狂欢盛会。因为这个原因,1939年法国 ... 宣布废除对 ... 犯的所有公开处决。

当年还有人拍摄了魏特曼被处决的影片(画面模煳,未有见血的镜头)︰

三、为何当初会发明这种恐怖的东西? 断头台一开始其实是以「人道」为目的出发

「断头台」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血腥与死亡,但就某角度而言,断头台或许可视为「人道发明」之一。断头台诞生之前,若想将一个罪无可赦的犯人处以极刑,斩首或绞刑可能会是个好选项。在电影或动画裡,常把斩首描绘地简洁有力,彷佛刽子手只要手起刀落就能人头落地。但在现实裡,斩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假如你曾剁过带骨的鸡肉、猪肉,那你就会知道,想要俐落地切下得费多大力气,更遑论是一颗还活跳跳的人头。

所以刽子手在执行时,有很大的机会得「切了再切」,才能将人头「顺利」砍下,这还不包括「手滑」,或刀锋不够利。这使得原本被期盼能迅速、无痛的处斩,变得既漫长又血腥。平常几个月裡,处理两、三位 ... 犯都还算小事,但当「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刽子手的业务量也跟着暴增,几乎每天都得让几名法国贵族的人头滚地才行。这段期间为了让行刑更有效率且人道,「断头台」才因而问世。

从此之后,当人们讲到「断头台」时,往往都容易与法国大革命联想在一起,它与法国大革命可以说是相应而生,但仅同进,而未同出。在革命结束后,断头台依旧继续为法国 ... 服务,直到1977年最后一次使用断头台,处决一名来自突尼斯 ... 的 ... 人犯后,才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