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眼皮底下拯救残疾儿童的医师,竟是纳粹“优生学”共谋!史学家翻旧档揭骇人真相

Jan13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纳粹德国为求培育优良的民族基因,曾经选择 ... 害残疾儿童,奥地利医生亚斯伯格(Hans Asperger)却在当时提出崭新的自闭症理论,强调自闭儿童有天赋潜能不应 ... 害,被后世奉为救人英雄。不过最新历史研究却发现惊人黑幕,原来亚斯伯格与 ... 人的优生计划关系密切,他提出的自闭症见解同样有浓厚纳粹色彩,以致有声音要求以他命名的“亚斯伯格症”更名。

08.jpg

“辛德勒式”救人神话

依据当今世界的认知,亚斯伯格是自闭症及亚斯伯格症理论的先驱,在纳粹统治下的维也纳,他基于良心勇气拯救残疾儿童,提出自闭症儿童有天赋潜能的见解,避免他们遭到注射毒药 ... 害,有人更因此拿他与拯救过千名犹太人的德国商人辛德勒(Oskar Schindler)比较。

美国历史学家Edith Sheffer 的儿子诞生后被诊断患有亚斯伯格症,加深她对亚斯伯格本人的研究兴趣。在奥地利研究员Herwig Czech 最新整理的亚斯伯格档案鼓舞下,她亲身到维也纳的档案室研究亚斯伯格的事迹,翻开的却是一页又一页骇人听闻的真相。

“我第一天翻开的,正是纳粹党地区档案中有关他的文件,证实他曾经参与第三帝国的种族优生计划。”Sheffer甚至发现“自闭症”的精神病学分类,都与纳粹优生学密切相关。研究成果最终整理成新书Asperger's Children: The Origins of Auti ... in Nazi Vienna,成为今年的话题作。

纳粹优生学的人口分类

纳粹党曾经在德国及其占领地屠 ... 多达600万犹太人,同时为了种族优生,培育强健的下一代,选择 ... 害残障人士、精神病患或不符合纳粹理想的人口,受害者超过30万。诸如此类的计划需要把人分门别类,因此书中形容:“第三帝国是一个诊断式政权(A Diagnosis Regime),沉迷把人口分类。”

1939 年夏季开始,纳粹要求所有医生、护士和助产士通报3 岁以下精神或身体残障儿童,亚斯伯格当时在维也纳儿童医院(Vienna University Children's Clinic)任职儿科医生,正拥有把儿童分类的生 ... 大权。

Sheffer翻查的文件便证实,亚斯伯格曾经亲自撰写报告,令最少42名儿童病人转送恶名昭彰的儿童诊所Am Spiegelgrund。该诊所专门对儿童施以安乐死或进行实验, ... 害最少789名儿童,为帝国境内第二大 ... 害儿童机构,亚斯伯格显然知道这些儿童会遭遇的下场。

虽然部分人可能认为“他只是为了生存而听从命令”或者“他是被迫的”,但Sheffer 指出亚斯伯格参与的很多工作,实际都是义务性质。“在1938 年5 月,亚斯伯格开始为少年法庭担任精神病专家,服务于纳粹政权;他亦申请成为希特勒青年团(Hitler Youth)的顾问。”

虽然亚斯伯格确实没有加入纳粹党,但与维也纳的安乐死计划高层亦过从甚密;他曾经为强制绝育法提供理据,形容部分人是“社会负累”,“这类人口的繁殖不利于民族,应该要将某些人排除在可繁殖类别以外。”

以纳粹准则定义的“自闭症精神病”

了解到亚斯伯格的复杂背景后,我们就难以单纯地理解他创建的自闭症理论。

根据记录,入住Am Spiegelgrund诊所的儿童有失明、四肢不健全、唐氏综合症患者,部分怀疑是癫痫或其他疾病发作后有智力障碍,更有部分只是有社交障碍。纳粹特别重视人与人的社会及精神联系,认为关系到民族(Volk)团结,因此提出Gemüt作为分类准则。Gemüt是18世纪的德文旧字,原意解“灵魂”,这里则解作“与他人建立深厚联系的基本能力”,有社交障碍会被视为Gemüt偏低。

亚斯伯格知道他照顾的部分儿童Gemüt显然不合格,有社交困难和重复行为等特征,于是他总结提出“自闭症精神病(Autistic Psychopathy)”的新医学分类,但论文强调患者只是有发展障碍,智商没有问题,反而拥有天赋潜能,只要接受“治疗教学法(Heilpädagogik)”便有望改善,日后贡献社会。

远在美国,同样奥地利出身的儿童精神病学家卡纳(Leo Kanner)亦在同期提出自闭症理论,但他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孩童时期的精神分裂症,归咎于母亲对子女的冰冷情感,并以雪柜为喻提出“冰箱妈妈(Refrigerator Mothers)”的概念,导致国家机关把自闭儿童带走,集中照顾。

相对而言,亚斯伯格对自闭症的观点显得开明,而且确实免了很多儿童一死。但他对“自闭症精神病”所作定义,却明显是依据纳粹“修辞和价值取态”,当中多次提到Gemüt这个纳粹标准,着墨于儿童的潜在能力,于长大后的利用价值。尤其当后来德国劳动力短缺,亚斯伯格对自闭儿童的理解更得到纳粹高层认可,相信足以补充劳动人口。

张冠李戴的亚斯伯格症?

随着纳粹党的倒台、战争的结束,亚斯伯格以平凡医生身份度过余生。由于奥地利对纳粹党的清算不彻底,亚斯伯格又不是纳粹党员,他曾经参与优生计划等过去被淹没于历史之中;他提出过的自闭症理论亦没有英文翻译,多年来未受英美学界注意。

直到1970 年代末,英国精神病学家Lorna Wing 发现,部分儿童虽然有强迫性思维(obsessive thinking)及社交问题,但智商正常又没有妄想症,不符合当时的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定义,结果她在懂得德文的丈夫协助下,读到亚斯伯格在1944 年发表的自闭症论文,对于文中形容自闭症儿童拥有天赋才能的看法感到耳目一新,对另类教学法的主张亦大为感动。

在Wing 眼中,亚斯伯格的自闭症理论有如沧海遗珠,有感于当时社会对“自闭症”污名化,她于是在1981 年正式发表论文,提议把正常或高智商的自闭症更名为“亚斯伯格症”,并且推广亚斯伯格的治疗教学法。亚斯伯格的理论亦鼓舞自闭症患者权益运动,宣扬自闭症只是一种行为偏差的概念,亚斯伯格更被指为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理论的支持者。

显然,Wing提出亚斯伯格症的学名前,并未研究清楚亚斯伯格的背景,二人只见过一次面,亚斯伯格便于1980年离开尘世。事到如今,关于亚斯伯格的“黑材料”愈揭愈多,有人因此发起签名运动要求将亚斯伯格症更名。

不过,现实往往比想像中复杂得多。虽然亚斯伯格本人的光环殒落,但亚斯伯格症始终相较自闭症来得正面,不少病人甚至乐于以此作身份认同,相对于公众普遍觉得自闭症是一种残疾,亚斯伯格症似乎暗示患者拥有难以估量、有待开发的潜能。

新的历史研究,并非要粉碎亚斯伯格的英雄形象,把他变成反派大魔头,而是要呈现出历史复杂原貌、医学与政治的暧昧关系。亚斯伯格利用自己的生 ... 大权,既救人亦 ... 人,究竟他提出“自闭症精神病”是出于救人的道德勇气?还是基于纳粹优生学的信仰?这些争议相信未来仍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