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偃禅师行迹与公案

Nov06

文偃禅师行迹与公案

时间:2018/11/06 23:20 | 分类:小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偃禅师行迹与公案周金侠文偃禅师(864-949)是唐代云门宗的创始人,禅师一生有许多求法弘法的行迹,也有许多度化弟子的善巧 ... 。他的接引弟子的公案语录被收集在《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之中。下面我们就对文偃禅师的生平行迹与公案择要介绍如下。一、文偃禅师行迹云门文偃禅师,俗姓张,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从小依空王寺志澄出家,跟志澄学律数年,对律宗很有研究。睦州(今浙江建德)陈尊宿(讳道明,一作道纵,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原住洪州高安米山寺,后因老母待养,遂回睦州。)住龙兴寺时。文偃禅师非常仰慕陈尊宿之名,于是便前往参礼。陈尊宿接人一向以机锋险峻着称。平时经常闭门不出,不轻易接引来参者。文偃来时,睦州看见文偃就关门不让进。文偃敲门,睦州说:“你来做什么?”文偃说:“我有事不明白,来求你开示。”睦州拉开了门,文偃正准备进,睦州又把门关上了。这样一连三日。第三天,睦州再打开门,文偃急步抢入,睦州一把抓住文偃:“快说!快说!”文偃刚要张口,睦州一把又把文偃推出了门,在关门时夹住了文偃的脚,文偃刹那开悟了。文偃在跟随睦州和尚几年后,和尚指示他到福州参礼雪峰义存禅师。雪峰禅师是青原系德山宣鉴禅师的弟子,当时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庄广福院传法,座下徒众有千余人。 文偃禅师在雪峰山外见一个和尚,就问道:“你是不是上山?”那和尚说是。文偃教他:“你问老和尚一件事,只是别说是别人教你的。”这和尚答应了。这位和尚依照文偃的言教来行事。一见老和尚上堂,就站出来说:“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义存禅师听这和尚这么说,从坐上跑下来一把拉住这位和尚道:“快说!快说!”这和尚却无言以对。义存推开这和尚:“这不是你的话呀。”这和尚只得说出是文偃教他的。第二天文偃来见义存禅师,义存禅师说:“你来这儿干什么?”文偃不说话低下了头。从此以后,雪峰与文偃禅师,师资相合。经过几年的磨练,雪峰禅师终于将宗门密印传授给文偃禅师。后来,文偃禅师到了岭南,灵树智圣禅师请文偃为首座。智圣禅师在灵树住持了二十多年,但始终没有首座。有人提议要请首座,智圣禅师说:“我的首座和尚现在才生下来。”以后又有人提议请首座,智圣禅师说:“我的首座和尚现在在放牛。”又有人提议请首座,智圣禅师说:“我的首座和尚现在在行脚。”一天,智圣禅师令击鼓撞钟说要请首座和尚,令全寺僧众到山门外迎接,此时文偃刚好走到山门口,智圣禅师直接把文偃迎请到首座寮,迎奉为首座,遂大开法席。智圣禅师圆寂后,文偃住持寺务,继续弘法度众三十年。乾佑三年(949)四月十日文偃入灭,肉身不腐。文偃禅师居云门山弘法,宗风自成一格,人们就称其为云门宗。二、文偃禅师公案文偃禅师作为云门宗的创始人,在开法传禅的过程中,他经常以富含禅机的话语,截断学徒的妄想情见,令他们心住于道,从而从其禅语中明心见性。与文偃禅师相关的公案主要有:(一) ... 文偃禅师住世时经常以言句教化弟子。一次他上堂时说:“我事不获已,向你诸人道,直下无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更欲踏步向前,寻言逐句,求觅解会。千差万别,广设问难。赢得一场口滑,去道转远,有甚么休歇时?此事若在言语上,三乘十二分教岂是无言语?因甚么更道教外别传?若从学解机智得,只如十地圣人,说法如云如雨,犹被呵责,见性如隔罗縠。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悬殊。虽然如此,若是得底人,道火不能烧口,终日说事,未尝挂着唇齿,未尝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尝触着一粒米,挂一缕丝。虽然如此,犹是门庭之说也。须是实得恁么,始得。若约衲僧门下,句里呈机,徒劳伫思。直饶一句下承当得,犹是瞌睡汉。”文偃禅师在这段法语中指出,修行是很自然的事情,都是在平常生活中来实现的。但是却有一些的修道者自我束缚,作知解情见,把原本活泼自然的禅风弄得高深莫测。反而失去了纯朴禅风的真趣。若是能够“终日说事,未尝挂着唇齿,未尝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尝触着一粒米,挂一缕丝”,则是真正悟入禅境。(二)西天路遥文偃禅师一日打椎说:“妙喜世界百杂碎,托钵向湖南城里吃粥饭去来。”上堂:“诸兄弟尽是诸方参寻知识,决择生死,到处岂无尊宿垂慈方便之词?还有透不得底句么,出来举看,待老汉与你大家商量。有么有么?”时有僧出,拟伸问次,师曰:“去去西天路,迢迢十万余。”文偃禅师这几句法语告诉弟子,不要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满足,需要知道,真正的修行是遥远艰难的工作,若有一点见解就自认为证道,这会去西方更加遥远。因此,需要在不断解疑释惑中明了禅语的深意。(三)贵图天下太平一次,文偃禅师上堂说法,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 ... 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之所以要打 ... 佛祖,就是因为人佛无二,不可无事生非,设置一个外在于自性的佛祖。云门宗主张,对圣境、佛祖都不可留恋: “黄金地上,具眼者未肯安居。荆棘林中,本分底留伊不得”,从对圣境、佛祖的迷恋中转身而出,回归于日常的平凡世界,才是了悟。牛头未见四祖时是“富贵多宾客”,既见之后则“贫穷绝往还”,再也不留恋粘滞于圣境。“钟声清,鼓声响,早晚相闻休妄想”,一旦了悟,则自己就是佛祖。云门宗风一向以简洁明快,于只言片语间教化学人。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拟议的手法破除参禅者的执着,返观自心。云门宗既不像临济宗那样棒喝峻烈,也不像曹洞宗那样叮咛绵密,而是以激烈的言辞,指点迷津,剿绝情识妄想。《五家宗旨纂要》云:“云门宗风,出语高古,迥异寻常……超脱意言,不留情见。”而本段话却有近似临济宗的呵佛 ... 祖的家风,其目的在于截断学人的妄想情思,使学徒转机,无所用心,立悟世谛门中一法不立。与此相类的还有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说:“山河大地。”问:“向上更有事也无?”师说:“有。”僧问:“如何是向上事?”师说:“释迦老子在西天,文殊菩萨居东土。”僧又问:“如何是云门山?”师曰:“庚峰定穴。”问:“如何是大修行人?”师曰:“一榼在手。”上堂,因闻钟声,乃曰:“世界与么广阔,为甚么钟声披七条?”问:“一生积恶不知善,一生积善不知恶。此意如何?”师曰:“烛。”问:“如何是和尚非时为人一句?”师曰:“早朝牵犁,晚间拽杷。”举雪峰云:“三世诸佛向火焰上转大 ... 。”师曰:“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四)剜肉补疮文偃禅师反对直接以言句教化学徒。文偃禅师指出,大道触目现前,参禅者却舍此他求,殊不知“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真如佛性如同满月,乾坤六合都沐浴着它的光芒,条条大路都通达了悟之境。“八万四千深法门,门门有路超乾坤。如何个个踏不着?只为蜈蚣太多脚。不唯多脚亦多口,钉嘴铁舌徒增丑。拈椎竖拂泥洗泥,扬眉瞬目笼中鸡。要知佛祖不到处,门掩落花春鸟啼。”只要悟入任何一则法门,都可立地成佛。可人们偏不脚踏实地,心神散逸,利舌巧口,沉醉于禅机问答,以致于不得其门而入。殊不知佛祖难到的禅悟极境,是“门掩落花春鸟啼”的静谧内敛、生机远出的内证境界。如文偃禅师一次上堂说:“举一则语,教汝直下承当,早是撒屎着汝头上也。直饶拈一毫头,尽大地一时明得,也是剜肉作疮。虽然如此,汝亦须是实到这个田地,始得。若未切,不得掠虚,却须退步向自己根脚下推寻,看是个甚么道理?实无丝毫许与汝作解会,与汝作疑惑。况汝等各各当人有一段事,大用现前,更不烦汝一毫头气力,便与祖佛无别。自是汝诸人信根浅薄,恶业浓厚,突然起得许多头角,担钵囊,千乡万里受屈作么?且汝诸人有甚么不足处?大丈夫汉阿谁无分,独自承当得,犹不着便,不可受人欺谩,取人处分。才见老和尚开口,便好把特石蓦口塞,便是屎上青蝇相似,斗唼将去,三个五个,聚头商量,苦屈兄弟。古德一期。为汝诸人不奈何,所以方便垂一言半句,通汝入路。知是般事拈放一边,自着些子筋骨。岂不是有少许相亲处?快与快与,时不待人。出息不保入息,更有甚么身心别处闲用?切须在意。珍重!”文偃禅师在这段公案中指出,禅宗的修证需要人自证自悟,不需要寻言逐句。若人要从言句上悟入,便与云门宗的宗旨相违。所以他说“才见老和尚开口,便好把特石蓦口塞,便是屎上青蝇相似……”(五)春来草自青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文偃禅师说:“春来草自青。”文偃禅师认为山河大地、翠竹黄花都是自性的显现,山山水水都是真如。只要以一颗纯明无染的素心去对应,便会沐浴在自然物象静谧而明洁的光辉中,从而在风月山水中感受到永恒绝对的自性,并获得“秋云秋水,看山满目。这里明得,千足万足”的圆满自足。(六)失却半年粮曾经有人想游方参学,告诉文偃禅师,师说:“直须在意,莫空游州猎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走这边经冬,那边过夏,好山好水堪取性,多斋供,易得衣钵,苦屈苦屈,图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甚么利益?信心檀越,把菜粒米,作么生消得?直须自看,无人替代。时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到前头将甚么抵拟?莫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汝掠虚说大话处。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莫据目前。俗人尚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况我沙门,合履践个甚么事?大须努力,珍重!”禅师认为,修行只在自己的心意,那些想游方之人,并不了解这些,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时光。何况接受信施,若不成道业,难以消化,不如自己谨慎,自修自证。他的另一则法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师上堂:“故知时运浇漓,代干像季,近日师僧北去言礼文殊,南去谓游衡岳,恁么行脚,名字比丘,徒消信施。苦哉!苦哉!问着黑漆相似,只管取性过时。设有三个两个狂学多闻,记持话路,到处觅相似语句,印可老宿,轻忽上流,作薄福业,他日阎罗王钉钉之时,莫道无人向你说。若是初心后学,直须摆动精神,莫空记人说处,多虚不如少实,向后只是自赚。有甚么事,近前。”(七)超佛越祖之谈有僧问文偃:“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餬饼。”曰:“这里有甚么交涉?“师曰:”“灼然!有甚么交涉。”乃曰:“汝等诸人没可作了,见人道着祖意,便问超佛越祖之谈。汝且唤甚么作佛,唤甚么作祖?且说超佛越祖底道理看。问个出三界,汝把将三界来,看有甚么见闻觉知隔碍着汝?有甚么声尘色法与汝可了,了个甚么碗?以那个为差殊之见?他古圣不奈何,横身为物,道个举体全真,物物觌体不可得。我向汝道,直下有甚么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汝若实未有入头处,且独自参详,除却着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有甚么事?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甚么?更有一般底如等闲相似,聚头学得个古人话路,识性记持,妄想卜度,道我会佛法了也。只管说葛藤,取性过时,更嫌不称意。千乡万里,抛却父母师长,作这去就,这般打野汉,有甚么死急。行脚去。”文偃禅师认为,无所不在的道,不但存在于山河大地,也存在于禅者的日用之中。学人问节诚禅师“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两句杜诗的涵义,禅师让他把净瓶拿过来,说这就是“卷帘当白昼”,之后又让他把净瓶放到原来的地方,说这就是“移榻对青山”。杜诗原意是用卷帘移榻表示对山水自然的爱好,禅师对它作了日用是道的禅意阐释。文偃还征引《法华经》“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之语开示学人。经文意旨是一切为生活所做的事都是佛事,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并不一定要脱离人世,超尘绝俗,到深山古庙里苦修,才是佛法。各种生活方式,都与实相不相违背,同形而上的大道,并没有抵牾。这是《法华经》的要点。云门宗汲取大乘经典神髓,强调在生活中体悟大道,在“钵里饭,桶里水”中体证“尘尘三昧”。如雪窦颂“钵里饭,桶里水”说:“ 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拟不拟,止不止,个个无裈长者子。” 雪窦当头便颂道“钵里饭,桶里水”,可谓言中有响,句里呈机,随后又锁断要津,指出“多口阿师难下嘴”,说如果谁想向这里求玄妙道理,反而难以开口。云门宗指出,“吃粥吃饭”就是悟入的途径,参禅者的修行并没有什么特别注重的细目,日常生活,像穿衣吃饭、屙屎送尿等行住坐卧,乃至任何语默动静、造次颠沛之间,无不是修行的时节,沙门的德目。(八)观音买胡饼文偃禅师一天将手放入木狮子口中,叫着说:“咬 ... 我也,相救!”接着上堂:“闻声悟道,见色明心。”遂举起手曰:“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曰“元来只是馒头。”云门宗主张由声色悟道,强调彻悟者无差别的圆融境界:“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观世音菩萨买胡饼,一放手却是馒头,是对声色的超越。胡饼与馒头原本互不相干,代表人们以思量作用所认识的现象界差别相。然而在全然了悟如观世音菩萨的眼里,早已断除了所有对立的差别见解,而达于一如之境界,可谓声色并悟、根尘透脱。(九)云门十五日文偃禅师一日上堂,示众曰:“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众无对。自代曰:“日日是好日。”自从文偃禅师说出“日日是好日”的话后,一直在佛门中流行开来。“云门十五日”也是阻绝意路的着名公案。“十五日”并不是指特定的日子,而是云门借来扫除学人对于 “十五”等数字所代表的千差万别的妄想。举凡大小、长短、方圆、迷悟、凡圣等相对概念,都是差别,因此根据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作出的对于时间的划分,并进一步依之来判定吉凶祸福的作法,乃是凡夫的妄想分别。在悟者看来,日由东方出,月有盈虚时,万古如同一日,本无好坏区别,所以云门说“日日是好日”,每日皆为举扬佛法、修行悟道的吉辰佳日。云门之答,旨在截断学人的差别妄想,揭示修行须在当前时刻的禅旨。文偃禅师在从睦州和尚那里开悟,从雪峰禅师处接法之后,到岭南跟随灵树智圣禅师弘传佛法,智圣禅师圆寂后,文偃接替智圣禅师弘法度众三十余年。他以各种不同流俗的公案法语引导学徒,形成了独特的云门宗风。文偃禅师为云门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光辉业绩作为一笔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世的佛子不断精进。 >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