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窍简介

Sep13

心窍简介

时间:2020/09/13 08:17 | 分类:医学百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录

  • 1拼音
  • 2英文参考
  • 3概述
  • 4心的苗窍·心窍
    • 4.1舌与脏腑的关系
    • 4.2舌的功能
    • 4.3舌的经脉循行
    • 4.4舌的诊断意义
  • 5心神之窍·心窍
  • 6参考资料
  • 附:
    • 1古籍中的心窍

1拼音

xīn qiào

2英文参考

psychological apertur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e source of one’s intellectual capacity

the capacity for clear thinking

the intellect[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tongu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 ... 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概述

心窍:1.心的苗窍;2.心神之窍。

4心的苗窍·心窍

心窍指心的苗窍,即舌[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

舌(tongue)为解剖学同名器官[2]。舌为五官之一[3]。又名灵根[3][4]、心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位于口腔[2]。是人体主味觉、帮助咀嚼和言语的器官[5][6]。

4.1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内应于心,《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认为:“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

4.2舌的功能

舌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2]。《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认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也”。《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舌者,音声之机也。”

4.3舌的经脉循行

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2][3]。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经,“挟舌本”;足太阴经别,“贯舌中”;足少阴经别,“直者,系舌本”;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足太阳之筋,“支者别入结于舌本”;手少阴络,“系舌本”;足厥阴脉“络于舌本”(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3]。

4.4舌的诊断意义

临床上,观察舌的色、质、形态、舌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2][3]。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的反映。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7]。因此,脏腑有病,可以影响舌的变化[7]。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察看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7]。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但两者必须结合,再与其他症状参照,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7]。

5心神之窍·心窍

心窍指心神之窍[1]。心藏神,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故有痰迷心窍之说[1]。

6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3.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4.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 ... 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 ... 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4.

古籍中的心窍

  • 《杂病广要》:[脏腑类癫狂]狂

    有损,是为真病。如心经蓄热,则当清心除热。如痰逆心窍使然,又当下痰而宁其心志。(《大成》)凡狂病多因...

  • 《本草新编》:[卷之一(宫集)]石菖蒲

    而前人取九节者,取九窍之俱可通也,其实菖蒲俱能通心窍,心窍通而九窍俱通矣。或疑石菖蒲能治健忘,然善...

  • 《寿世保元》:[卷五]癫狂

    荷汤化下。一论癫狂失心。此病因忧郁得之。痰涎包络心窍。此药能开郁痰。白金丸白矾(二两)川郁金(七两)...

  • 《推拿抉微》:[第三集·治疗法]痫症

    ,以与痰敌争战,而传其掣动之状于四肢也。然亦即心窍闭塞,各窍随之停滞,而将肝之气血触发者也。再按以...

  • 《幼幼集成》:[卷二]痫证

    ,不化荣卫,而化为痰,偶值寒凝,即倏然而发。岂必心窍有痰而后发哉?若果心窍有痰,则已懵然一物,何以发...

  • 更多古籍中的心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