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11
国家开放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时间:2020/09/11 19:43 | 分类:知识大全国家开放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家开放大学(英文: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由学校向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申请并获批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名称暂时保留,过渡时期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仍按原有关规定管理,国家开放大学挂牌以后新进入学习的学生,按照新政策执行。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国家开放大学揭牌并发表题为《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开放大学
- 英文名: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 简称:国开大、OUC
- 创办时间:2012.06.21(教发函2012103号)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 属性:新型高等学校
- 所属地区:北京
- 现任校长:杨志坚
- 知名校友:姜昆、柯军、王勇平、李斌、徐玉弟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校训:自强、求知、有为
- 校歌:《广播电视大学校歌》
- 主要院系:文法学院、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75号
- 学校代码:51161
- 学校前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授予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新型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路立体覆蓋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注册在籍学生359万人,其中本科学生105万人,专科学生254万人,包括近20万农民学生,10万士官学生,6000多残疾学生。国家开放大学的组建成立,标志著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途。成立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国家开放大学揭牌并发表题为《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开放大学成立大会 刘延东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覆蓋城乡的远程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培养了各行各业大批套用型专门人才,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延东指出,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设国家开放大学,是满足人民民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 刘延东说,作为开放大学前身的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覆蓋城乡的远程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培养了各行各业大批套用型专门人才,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建成了一个覆蓋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二是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办学体制;三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套用型专门人才,累计培养95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6000多万人次;四是发挥了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刘延东表示,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局限于封闭的校园向融入社会转变,从只关注学龄阶段的教育向重视终身教育、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转变,从只关心少数人的教育向重视全民教育转变,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向重视多样化教育转变。开放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和潮流,一种历史的选择。今天的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完成好新使命新责任,开放大学任重道远。 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 刘延东强调,建设开放大学要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强调面向人人,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通过学分积累和转换等方式建立与普通高校有效对接的“立交桥”。要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使注册、学习、考试更加灵活方便,健全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路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友好的数位化学习环境。要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扩大优质资源种类、总量和覆蓋面,为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学习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教育服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教育部长袁贵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以及3所开放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教发函
教育部关于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覆(教发函[2012]103号)教发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你校《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的请示》(电校规划[2011]10号)收悉。 根据《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要求,以及专家考察、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学校代码为5116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二、国家开放大学坚持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学校应以课程为单位建设学习资源,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三、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设定本科专业,按我部有关规定办理。首批设定本科专业为19个。 四、国家开放大学可授予学士学位,其程式是由学校向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获批准通过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名称暂时保留。过渡时期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仍按原有关规定管理,国家开放大学挂牌以后新进入学习的学生,按照新政策执行。 六、批覆档案印发后2个月内向我部报送学校章程,我部将适时对学校办学和改革情况进行评估。 学校要进一步形成切实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按照需求导向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尤其在运用信息技术与开放学位教育的深度融合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切实和有效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套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位教育质量。希望学校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深化改革,科学定位,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努力满足人民民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探索
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国家开放大学日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以开放教育为基本特征,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为每一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服务。“成立国家开放大学,绝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换牌,而要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战略转型。”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在1日举行的国家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座谈会上说:“从历史情况看,广播电视大学虽然具有开放大学性质,但开放得还不够,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着的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规划,今后将着力开展四项探索。 一是要探索注册入学、弹性学习、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 二要以网路核心课程、网路学习空间、网路教学团队、网路学习测评、网路支持服务、网路教学管理为建设重点,实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三要实施学习者基于网路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与面授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人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新型大学。 四要以学分银行建设为抓手,实现各种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套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成员共享和教育公平。国家开放大学将依托高水平IT企业,建造远程教育云平台。依托高水平网路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网际网路、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实现总部与分部安全、高速互联。依托高水平终端生产企业,研发国家开放大学移动互联学习终端,促进社会成员的泛在学习。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为亿级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 开大学位授予仪式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实现有支持的开放式学习,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路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科学、灵活、有针对性地开设国家开放大学特色专业。改进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集多媒体资源、教学互动、学习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海量、优质网路课程。通过遍布全国的学习中心提供面授辅导,也可以通过高清、快速的双向视频系统促进师生实时交流,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推进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转变。系统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相应证书。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努力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提供基础,鼓励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累积学分,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校旗服务
国家开放大学也是一所新型的公益性大学,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网路平台和数位化学习资源库,开设网上大讲堂,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路讲座、公开课,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城乡社区提供包括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基于网路的孔子学院建设,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杨志坚 杨志坚校长 男,1959年3月出生,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博士。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分管信息化部(工程中心)、学习资源部(图书馆),联系文法教学部。兼任国家开放大学质量保证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校长(正司级):鞠传进 党委副书记:刘臣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向虹 副校长:李林曙 男,1961年5月出生,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教授。分管教育援疆、援藏工作,事业发展与合作办学部、学习支持与学生事务中心、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联系理工教学部和教育教学部。兼任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主任。参与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工作。 副校长:杨孝堂 副校长:亓彦伟 副校长:林宇组织机构
教学科研部门
>>| 文法教学部 | 经济管理教学部 | 理工教学部 | 教育教学部 >>| 农林医药教学部(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一村一”办公室) | 外语教学部 | 艺术教学部 >>| 实验学院 | 中等职业学校(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 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 培训学院(培训中心) | 教育研究院(科研管理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部门
>>| 教务部(招生办、考试中心) | 社会教育与职业培训部 | 学习资源部(图书馆) >>| 信息化部(工程中心) | 学习支持与学生事务中心 | 教师发展中心 >>| 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 | 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行政管理部门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纪检监察与审计处 | 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 | 离退休工作处 >>| 事业发展与合作办学部 | 新闻中心 | 财务与资产管理部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 工会 | 后勤保卫处 |企业
>>| 资产管理集团公司其他机构
>>| 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 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体系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是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办学网路立体覆蓋全国城乡,为我国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和学习机会的重要保障。 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如下:总部
总部设在北京,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建,直属教育部管理。总部由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质量保证委员会,以及相关教学、科研、服务等职能部门组成。总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大学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工作规程、质量标准;组织协调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统筹协调专业、课程和学习资源建设;开展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等工作。 五棵松校区总部分部
分部是国家开放大学总体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开放大学设立在省级区域的教学与管理机构。分部与所依托的省级电大,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运行,即在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加挂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牌子。省级电大原有的人、财、物隶属关系和行政管理关系不变,与中央电大原有的教学业务关系不变。分部校长由依托建设的省级电大校长担任。分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总部的相关政策规定,研究、制定分部的具体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设定、管理所属地方学院及学习中心;组织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服务,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和质量检查、评估等工作。地方学院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设定标准,国家开放大学委托分部在所属区域内设立若干直属和相对独立的地方学院。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招生、考试和相关教学管理、质量检查工作;与学院所在地相关部门、企业等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各类学习资源和培训项目,大力开展相关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学习中心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设定标准,分部或分部授权地方学院在所属区域内设立若干学习中心。学习中心主要职责是:在分部或学院指导下开展招生、考试和具体的教学管理、教学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组织实施各类培训项目和开展社区教育等工作。行业企业学院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继续教育发展需要,国家开放大学与相关部委、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建立若干行业、企业学院,行业、企业学院下设若干学习中心。主要职责是: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和政策,开发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类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大力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各项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为建设学习型行业、企业服务。 各地方、中心、行业、企业学院一览:序号 | 各地区学院名称 |
1 | 北京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
2 |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天津) |
3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河北) |
4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山西) |
5 |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内蒙古) |
6 |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辽宁) |
7 |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沈阳) |
8 |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大连) |
9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吉林) |
10 |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长春) |
11 |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黑龙江) |
12 |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哈尔滨) |
13 | 上海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上海) |
14 | 江苏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江苏) |
15 |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南京) |
16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浙江) |
17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宁波) |
18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安徽) |
19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福建) |
20 | 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厦门) |
21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江西) |
22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山东) |
23 |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青岛) |
24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河南) |
25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湖北) |
26 |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武汉) |
27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湖南) |
28 | 广东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广东) |
29 |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广州) |
30 |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深圳) |
31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广西) |
32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海南) |
33 |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四川) |
34 |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成都) |
35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重庆) |
36 |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贵州) |
37 | 云南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云南) |
38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陕西) |
39 |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西安) |
40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甘肃) |
41 |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青海) |
42 |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宁夏) |
43 |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新疆) |
44 | 新疆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兵团) |
45 | 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 |
46 | 国家开放大学总参学院 |
47 | 国家开放大学空军学院 |
48 | 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 |
49 | 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 |
50 |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实验学院 |
51 | 国家开放大学南海实验学院 |
52 | 国家开放大学太原实验学院 |
53 | 国家开放大学天府新区实验学院 |
54 |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统计) |
55 |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东北财经大学) |
56 |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TCL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