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是明成祖的一次政治策划

Jul0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些历史人物的份量,不在于他站在历史舞台之时,而在于他从历史舞台撤下之后,他的份量在于行踪的悬疑,在于社会公众对他行踪的解读和猜测。

  明朝的建文帝,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在这篇文章里,要解决一个六百多年以来都无法解决的历史悬案,这不是本人的功力所能达到的,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本文要探索的是:就建文帝是死还是失踪这一悬案, 所激起的社会心理浪潮。
  这些心理,虽相隔六百多年,但你还是懂的。
  明成祖的心病:建文帝消失  民意似乎未消失
  关于朱棣、朱允炆这对叔侄相争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是常识了,我也不好意思拿它出来炫耀自己的历史知识,所以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的儿子;朱棣是朱允炆他亲叔。侄子是皇帝,叔是驻守北京(那时候叫北平)的王,称燕王。燕王手里是有部队的,而且还是精锐野战部队。下级手里有枪杆子,上级当然不放心,朱允炆于是要裁兵,当然,裁的是叔叔的兵。
  没有这更好的开战理由了。于是,叔侄开战,从1399年一直打到1402年,叔叔赢了,侄儿输了,于是叔叔做皇帝,就是明成祖,即永乐帝。
  历史的悬案,从朱棣的部队开进南京城开始上演。
  燕王部队在1402年的7月13日从金川门进南京城,战败方的首领——建文帝,下场如何?官方的结论是“自焚”。这份文件是明成祖当政时期主修的《明实录》,作为当政者,将被推翻的上一任 ... ,从文字上“ ... 掉”,这是一项稳定大局的工作,可以理解。但民间人士从心理上并不配合,官方有官方的一套,民间有民间的一套,谁代表真相?不敢断定,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官方钦定的真相不被民间所接受。
  民间不能接受建文帝失败的事实
  这里,倒是要从清朝的一部小说去看当时的民间心理,这部书是《儒林外史》,其中一部分写到了民间对建文帝事件的反弹,说得有点绕,请大家稍稍忍耐一点看:
  这是《儒林外史》第七回,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离建文帝从政治舞台消失已经有六十多年,有个叫陈礼的江湖术士,专门从事一种名为扶乩的灵异工作,通俗一点就叫“请笔仙”。拿两根木棍 ... 成“丁”字型,当成笔,笔悬挂在一根横木上,横木则由两个童子扶着,笔下面则铺一个簸箕,簸箕里盛满沙子或米。谁来用笔在沙子或米上面写字呢?神仙!神仙怎么请,烧香祈祷。能请到哪路神仙,那就看术士在神仙界的人脉关系。
  因此,江湖术士要为自己的神术打广告,就得吹嘘自己能请到最高级别的神仙,或者是生前很有政治地位的人物。陈礼就吹嘘开来,说他某年在工部尚书的家里扶乩,请动一位上届神仙降临,这神仙就在簸箕上写下两句诗:“梦到江南省宗庙,不知谁是旧京人”,哪路神仙留诗?工部尚书焚香祷告,结果沙盘上留下一行字:“朕乃建文皇帝是也。”
  建文皇帝的招牌一打出,工部尚书一干人等,吓得屁滚尿流,跪在地上朝拜。
  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扶乩广告,里面有很深的政治含义。一个已经被推翻的领导,而且在当时的 ... 舆论中没有正面评价,或者说是 ... 话语禁区的领导,居然能让广大朝臣和群众顶礼膜拜,还能为巫术广告吸引眼球,其人气可想而知。
  一方面,被推翻者的人气久久不退,另一方面,暴力的胜利者却一直在遭受质疑。还是《儒林外史》,第九回说道:有两个官二代,是前任宰相的三公子和四公子,姓娄,书中称为娄三公子和娄四公子,他们一直对明成祖的政策不满,这种政治取向影响到其手下家人佣人的政治取向。
  例如娄府有个名为邹吉福的老家人,为娄家看守祖坟。某年,娄三公子和娄四公子去看望这位老家人,邹老人家高兴起来,觉得表达自己高兴的方式就是:让主子更高兴。而让主子更高兴的方式就是逢迎主子,邹老人家从政治上逢迎娄家二位公子,他说出这么一番话:“我听见人说,本朝的天下要同孔夫子的周朝一样好的,就为出了个永乐爷(即明成祖)就弄坏了。”说朱棣弄坏了明朝,怎么个弄坏?篡夺皇位恐怕是其中一宗罪。
  民间对朱棣的不满,对建文的同情,可见一斑。当然,《儒林外史》是清朝的小说,清朝人说明朝事,靠谱吗?我们不要忽略一个现实,前一个朝代的情绪,会蔓延到下一个朝代,上一任 ... 的民间情绪,也会蔓延到下一届。《儒林外史》至少证明在明朝,有这么一种不满情绪,故事是虚构的,情绪却是真的。
  好,绕来绕去,民间的情绪说完了,该说 ... 的态度了。其实,不仅是民间不满,明成祖自己也不满。为什么不满?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事实真相。这个可怜的侄子,死了?还是跑了?他自己也没把握。
  没把握,咋办?找去啊。跟所有寻找通缉犯的手段一样,首先从跟建文帝关系最密切的人找。朱允炆有个皇家雇佣和尚,专门帮皇家做法事的,大概相当于外国领导人身边的牧师吧,这和尚法名曰溥洽。建文帝一消失,溥洽就被关押,一关就是十多年。老大没了,还关押身边工作人员干吗?肯定是问行踪。是烧死了,还是逃出去当和尚了?
  不知道是建文帝真的死了,还是因为溥洽够哥们义气,关押十多年,审讯十多年,一直没个结果,最后由朱棣的雇佣牧师姚广孝建议,无罪释放。
  第二个手段,暗访。暗访使者是胡濙,胡使者当时的合法身份是户科给事中,这个官职负责是负责稽查干部作风的,不过,胡濙的官职和他的使命没有任何关系。胡的使命是负责寻找,当时他工作的小组名义上是“寻访张三丰工作小组”,胡就是组长。张三丰是武林界人士,半神仙级别的人物,寻找他跟明成祖有毛关系?暗地里的任务是什么呢?《明史  胡濙传》有交代:寻访仙人张邋遢(即张三丰),走遍天下各大省市村镇,暗地里寻找建文皇帝的所在。“隐察建文安在”。
  这项表面上为“寻找张三丰”的工作持续了九年,在此期间,一切民间关于建文帝的信息全都会及时汇报给北京,工作进行到第九年,暂停了一段时间,胡组长歇息了一段时间,在京城担任礼部左侍郎一职。又过了三年,寻访工作小组重新挂牌工作,胡组长不辞辛劳,又在江浙湖湘一带继续刷查,工作持续四年后,小组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的这一天,已经是就寝时分,朱棣听说胡濙回来了,马上第一时间命令他来汇报工作,汇报就在寝室内进行。
  谈了些什么?由于谢绝所有媒体进场,所以没有任何记录。汇报一直从就寝时分持续到四更时分,胡组长汇报完工作,从领导卧室里出来,当然也不敢透露谈话内容。
  谈了些什么?虽然无从了解,但我们当然能懂,能理解,就是那些让朱棣最牵挂最悬心的事。《明朝那些事》里也说到以上这一段秘密汇报的事。这次会谈之后,朱棣似乎放心了,放心地死了,他就在这一年驾崩。为何会放心呢?可能是胡濙已经找到了建文帝的行踪,活也好,死也好,反正找到了行踪。如果是死的,那不用说,死人是最没有威胁的;如果是活的,那么可能胡组长已经证实建文帝完全没有了恢复政权的企图,没有任何威慑力。
  因此,寻找工作就在那次谈话后截止。反之,如果胡组长只要汇报一句:“没有查到”,寻访工作就不会消停。
  可见,在整个永乐年间,从紫禁城到草野民间,一直涌动着“建文皇帝到底在哪里”的心理暗潮,这种心理一直蔓延整个大明王朝,乃至蔓延到清朝,因此在《儒林外史》里表现了出来。
  不止在小说里有体现,在修史里也有体现,在干隆四十二年的五月,干隆下旨命令刘罗锅、和珅等人重新添修《明史》,这次添修工作不用忌讳前朝的皇帝了,于是加上了袒露真相的一段话:朱棣让太监从大火中找出一具尸体,诈称是建文帝的尸体,用学士王景言的建议,“备礼葬之”。干隆爷犯不着跟相距年代遥远的永乐皇帝过不去,可见这次添修工作是不带任何个人情绪的,而之所以添上这段话,肯定是原来就有的资料,可见明朝官方的抽屉里藏着的资料,还是把建文帝的行踪当成一个悬案。
  虚拟明成祖和建文帝的心理互动:
  一个绕着弯找 一个绕着弯跑
  对这起谜案,明末清初的东林党党魁钱谦益尝试着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这个解读不一定是事实,但应该符合情理。而且它迥异于前人的解释,它承认建文帝确实逃跑了,但又认为明成祖的寻访工作是假的。
  且看钱谦益的文章《有学集  建文年谱序》,它从朱棣和朱允炆双方可能的心理进行剖析。从叔叔朱棣的心理而言,如果他真的想找到侄子的行踪,凭他统治国家掌握的一切行政资源、特务资源、警力资源、暴力资源,就会布下天罗地网,四处搜索,全国追缉,如果是这样严密的话,建文皇帝根本就没地跑,一定会遭到“翦灭”的下场。
  然而,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钱谦益推测:永乐皇帝十分神圣,明明知道侄儿没有被烧死,明明知道侄儿在外流窜,明知道侄儿在黔、楚一带逃亡,却表面上派胡濙去寻找张三丰,“舍人而求诸仙”,不找人却找神仙,其实是故弄玄虚,放出消息来,让侄儿放心:叔叔我不会真的找你,我在找神仙,你放心躲起来吧。张三丰倒成了建文帝的保护盾牌。
  民间还有一说,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就是为寻找建文帝行踪。钱谦益对此的解释是:此举是舍近求远,明明人在中国,却大肆派船队去南洋找,去非洲找,无非是故意绕着弯子,避开建文帝的藏身之地去找人。下西洋这么大的事,建文帝不可能不知道,其实等于向他发出一个消息:贤侄,你放心好了,叔叔到大海大洋上去找你去了,根本不挨着你的边,你在你的地盘上是安全的。等于是自己转移自己的目标,让真正躲藏的人放心,所谓“广其途以安之也”,故意将寻访路径绕开,让你放心。
  钱谦益认为,明成祖此举的目的就是让建文帝安心终老。真是个宅心仁厚的好叔叔啊,真不知他当初带兵进京干嘛来着。
  建文帝这边的心理呢?钱谦益这么推测:建文帝不是没有可能凭借祖宗(其实就是爷爷朱元璋)的功德,在民间收拾人心和反抗力量,重头再来。然而,宅心更仁厚的建文帝具有大局观念,他不想摇动大明王朝千秋万代的国本,“明知本支百世之不可倾动也”,于是宁可过着乞食的云游僧生活,也不做翻案清算的事。
  在钱谦益的笔下,这对生死仇敌的叔侄,倒是形成了一种默契,叔叔说:贤侄,你安心躲,我绕开你找你。侄子说:叔叔,你安心做皇帝,我绕开你生活。追的人,躲的人,都绕开,于是天下无事,于是三百年江山。
  刘哥曰:钱谦益的解读,未必符合明成祖和建文帝这对叔侄的真实心理,但却符合一种政治游戏的心理。胜利者不赶尽 ... 绝,失败者识趣,不再出来折腾,大家相安无事,也许,这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艺术吧。在历史残酷的一面,总算存在着温情的一面,能如此,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