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文种——文种人生的低谷

Aug22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种是个奇人,他的人生可谓是一路风雨一路晴,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粗略的理一下文种的一生,可以看到有两条十分明显的界限,换句话说文种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低谷、 ... 再到一个低谷,在这样的浮浮沉沉中,文种到底是如何度过的呢?

  公元前473年句践亲率越国大军攻破了吴国的大都姑苏城,迫使吴王夫差在姑苏台自刎,从而报了当年三年在吴为奴的一箭之仇,同时句践也建立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权,而他自己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应该说句践能够创下这样的千古基业和他个人的勤奋与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同时他的左膀右臂也为他的成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而最重要的两个人当然是文种和范蠡。然而在帮助句践完成了大事业之后,范蠡作出的决定是离开越国,到别的地方去闯荡,结果呢是在陶这个地方下海经商了。至于陶是个什么地方,我这里稍作交代:陶,春秋末属宋国,为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商业城市。借着这个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范蠡的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了一方富贾,而被后世尊称为“陶朱公”。贾谊《过秦论》中有言:“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这里所说的陶朱也便是范蠡,而文种因为没有听信范蠡的话,执意留在了越国,而最终的下场却是被句践无情地赐死,这真叫“英雄落地无声,只换得后人怜悯。”那么文种当时为什么不走呢?有人讲:越国这地方好啊!这地方山清水秀,好得令文种舍不得离开啊!是,这一点的确是不容否认的,越国的的确确是个好地方,水乡,酒乡,鱼米之乡……这样的美名是不胜枚举啊,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却把文种给害了。句践举着剑对文种说:“文种啊,看你也老了,给你把剑,你自己看着办吧!”他让文种自己看着办!那还能怎么办呢?“一剑在手,脑袋不留!”而文种自己要到这个时候才醒悟啊,他仰天长啸:“嗟乎!吾闻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他后悔了,可是老兄,迟了啊!!!
  不过我倒认为文种一开始并非不知道句践的专横与骄傲,“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世人皆知,况且现在这位是得大胜之后坐稳了江山的君王,那是更加难以伺候,而且一方面范蠡走的时候已经和文种把道理讲的十分的明白了,利害关系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另一方面文种自己也是个聪明人,对于帝王之心的琢磨,那是肯定有一点方向的,况且帮助句践这么多年,对于句践的脾气早已经摸得清清楚楚。那他怎么还会坚持到底,就是不走呢?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有两点他自己主观上的因素在作怪,而恰恰就是这两点致命的因素要了文种的性命,或者说这两点因素也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一种通病。那么是哪两点主观因素呢?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一,为了报答句践的知遇之恩。历史上类似于这样的故事也有很多:孙膑为报答齐威王的知遇之恩,硬是要拖着残腿和田忌将军一起南征北战,打了几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像“围魏救赵”,马陵大战,这些都已经成为了中国 ... 史上的千古佳传;而另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令他一生难忘,从而他用自己的双手为蜀国苦苦的鞠躬尽瘁了整整27年,正好是他的半辈子!那么文种又是受到了句践怎样的礼遇,让他宁死不走呢?这个事儿啊,我们得从文种的家乡说起。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文种是越国人,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人,其实不然,据考证,文种是春秋末期楚国郢人,他是京都人,因为楚国的都城就是郢,也就是现在湖北省江陵市的西北部,对于当今中国来说,这个地方算不得偏远,然而对于当时,这个地方离所谓的中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楚国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偏远的国家,而在这个国家中,文种并没有得到当时国王楚平王的赏识,给他在基层做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官。那这个小官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首先这个官名叫做宛令。什么叫做宛令呢?说白了也就是宛县的县令,宛县也就是现在现在河南的安阳,而这个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仅仅县长而已,连县委书记都算不上。这个官的确是显得有些小了啊!况且那个时候的县与现在的县的概念未必完全一样。想想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确切的说那个时候还没那么大)要分成那么多个国家,然后一个国家再进行行政区划,如果真的折合,我觉得和现在意义上的镇长和乡长级别差不多,甚至连村长都是有可能的。这样级别的的一个官职对于有大才能又有大志向的文种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说在宛令任上他还是做了很多勤政爱民的好事,但真正属于他展现政治才能的舞台并不宽广。就像只欲展翅高飞的小鸟被囚禁在一只并不大的笼子里一样。他难受的很啊!所以在结识了宛城贤士范蠡之后,又在范蠡的极力劝说下,他们俩个一同来到了越国。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文种是希望范蠡能够去楚国的高层谋个位置,然后他自己可以通过范蠡来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目光长远的范蠡并不以为然,他认为,根据楚国当时的政治状况自己被起用的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即使被起用了,也难于施展自己的抱负。要想自己有为于天下,也只有离开楚国。那么为什么两个人会选择去越国呢?这个国家从地域上讲更加偏远了,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讲!两个人到了越国以后,受到了句践的热烈欢迎,是以庙堂之礼礼遇之,并且拜为大夫,参议国事。想想啊,这边是个差不多打打杂的县令,而另一边是一个能够参政议政的大夫,这样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天差地别啊!而这样的一个平台,就胸怀大志的文种来讲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他是必须要充分利用的,不然煮熟的鸭子都飞了,那这个人也太懦弱了一点了,也太胸无大志了一点吧!但文种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才能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我觉得当范蠡邀文种离开的时候,文种心里肯定在琢磨:当年句践待我不薄啊,没有他的赏识也就没有我文种的今天啊!如果我现在一走了之,那岂不是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了,我看我还是留下来吧!可是又有谁会想到,这一留却留出了祸水。这个估计文种一开始是并没有料到的,而当范蠡劝他的时候,他还天真地不相信范蠡的话。
  而第二点我认为比第一点更加重要,也就是他以功臣自居,认为自己破吴有功,句践不会拿他怎么样。当然从某中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付出了总是想要得到一点什么回报的。毕竟这样,对以后做事才会有动力,才能够提高积极性。但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一般这样的人结局往往不会很好。我拿两个清代的例子来讲:当初吴三桂放皇太极进了山海关后被封为平西王。但是在康熙一朝,有如此显赫位置的他却发兵叛乱,为什么呢?我觉得其中有一点原因是因为贪心不足啊,他想想你满清王朝现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当初要不是我吴三桂,你们进得了山海关,执得了政吗?他认为自己有天大的功劳,所以就不满足于现状了!还有一个就是后来的乾隆,不容否认,乾隆在位的60年,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实力的确是空前的好,所以乾隆就十分高傲,以十全武功自居,歌颂自己的宏基伟业,结果在晚年的时候就出问题了,一个和绅,把国家弄的鸡犬不宁,而清朝从这个时候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这个时候的文种恰恰也就是这种心理,他想:你句践现在能够安安稳稳的坐着江山,我文种是功不可没啊!当初要不是我文种,你现在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我保越有功,破吴就更不用说。你难道还会过河拆桥不成?可偏偏出乎文种意料的是,句践真的过河拆桥了!那么文种在这二十多年中到底为越国做了什么事情,竟会让他产生这么大的信心,也竟能够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句践不会拿他开刀呢?
  我的观点呢,文种在越国做事前后一共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兵败后;守国时;治国时。
  所谓的兵败后,也就是公元前494年,句践的部队与吴军在陈交战,结果句践大败,不得不退守会稽的时候。在这个非常时刻,对于是和是战,是去是留这个问题,文种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根据《国语》的记载,上面是这样说的:“大夫种献谋,曰:——夫吴之与越惟天所授,王其无庸战。……王不如没戎,约辞其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也就是说文种希望句践能够在这个时候与吴国议和,从而来换取休养生息的前提条件。在他的意见被句践采纳以后,他开始为议和之事四处奔波:向夫差献言,给太宰嚭送礼,终于是得到了夫差的同意,从而双方议和成功。纵然夫差开出的条件十分苛刻,要求句践及其妻子到吴国为奴,但毕竟使越国保存了下来,为后来的灭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并保存了火种和力量!
  所谓的守国时也就是句践和他夫人以及范蠡在吴国为奴的三年之中,文种一个人在越国治理国家的一个时期。应该说这个时期是文种一生当中的黄金强档,他一方面充分团结了国内的大夫共赴国难,团结一心搞建设;另一方面又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领导越国人民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从而使越国的经济得以复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了下来,并且对以后的复仇大计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也不能忘了那位在吴国受苦的国王,他通过贡献玉帛,美女等手段来贿赂吴国的太宰嚭,从而让他时不时的在夫差面前说句践的好话,从而减小句践在吴被 ... 的可能性。而且最终还是让夫差放掉了句践,为越国的复仇计划保留了力量。
  而治国时也就是句践回国之后到灭吴之前的那个十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关于这段历史,人们最了解的当然是句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文种在这十年中又做了哪些呢?在这个十年中,文种拿出了他的 ... 手锏:“伐吴九术”。至于这个“伐吴九术”到底是怎样一个东西,我这里稍微点一下。这里要加一点的是:曾经句践要赐死文种的时候,他有说过这样的话:“子有阴谋兵法,倾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这“伐吴九术”怎么会令句践这么害怕呢?我们来看看史书是怎么描述的。根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记载,是这样的九种手段: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粟槀,以虚其国;四曰遗之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 ... ;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坚利甲兵,以承其弊。这九条我们这么一看下来,估计很多人会产生一个共鸣:文种这个小老头的确是很有手段的!别说是“九术”,就算是用其中的一术,那也像是一把尖,刀,直刺对方的胸膛。使一招就能够让人毙命啊!那句践是要害怕了啊!从这个方面来看,句践 ... 文种还是有点迫不得已,无可奈何的!当然这是后话了!而其他的事也就是向句践献策,比如要求句践“爱民”,要求他礼贤下士,广罗天下人才为其所用,从而一方面扩大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实力!
  也许就是这样两点主观上的原因,令文种的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到底是该听范蠡的话走呢,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留下来?而斗争的最终结果还是觉得留下来比较的妥当。我想他当时应该会是这样去考虑这个问题的:“句践这哥们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比楚平王要好的多了。范蠡这小子肯定是在骗我,什么打天下可以在一起,要分享胜利的果实那是万万不能的。这些都是他自己主观上的偏见,不听也罢!”所以他留了下来,而结果呢?范蠡非但没有骗他,而且和他预料的一模一样。文种自己把自己给骗了!于是那一剑下去,什么也没有了!
  在前面我讲到文种不是浙江绍兴人,而是楚国人,大概也就是现在湖北江陵西北部一带的人。同时我也说到在楚国他做的是一个叫宛令的芝麻官,一个小小的县长,那么这样的一个小官背后又雪藏着怎样的政治背景呢?文种在宛令任上是否就是荒废,而一无是处呢?后来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去越国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接下去要解决的问题!
  文种的上任与当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是有很大的联系的。说到楚国,大家一定会想起当年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豪迈气势,那个时候的楚国真的是呼风唤雨啊!强大的 ... ,经济等力量令楚国成为当时一霸,而在这个时候,楚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而且还有更加不幸的事,用一个成语那叫“四面楚歌”,怎么讲呢?也就是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就国内来讲,当政的楚平王是个昏庸无能的主,估计就是像楚怀王差不多的人,所以呢贵族当权,政治十分地紊乱。但偏偏吴国这个时候又给它来个雪上加霜,它不断的向楚国施压,要求这要求那,被迫无奈的楚国这个时候只能去依附于相对比较强大的秦国,可是要知道秦国它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啊!它正愁没有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你楚国这个时候偏偏又自己送上门来,(春秋战国 www.lishixinzhi.com)这不是正好嘛!所以秦国就努力把自己的势力向楚国侵入。这样一来,楚国在外交上是完全处于被动的,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翻身的余地。而这些,文种是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啊!他希望自己能够为祖国做点什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做不到“四两拨千斤”,那至少也可以暂时帮帮忙,过过难关。但很可悲的是他自己既不是贵族,也不认识贵族,从而也就得不到贵族的举荐,所以只能在宛城当个地方上的县令。老实讲,这个他自己实在也是无可奈何啊!
  没办法,那县长就县长吧!我能够把这个县长干好也不错啊!所以在这个小小的县长任上,他的确也是做了不少好事,干出了不少的政绩,一方面他勤政爱民,把宛县治理得井然有序,在社会经济与社会治安等方面都搞得十分出色;而另一方面,恰恰也是对他的人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一个方面,也就是他礼贤下士,遍访全县,注意搜罗人才,这样他才结识了范蠡,从而才会和他一起去越国。
  《史记》中有记载:“范蠡字少伯,……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谴吏谒奉。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殿,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驾车而往,蠡避之。后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愿假衣冠。”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耳听之矣。”这段话讲的是怎样一个意思呢?当时文种遍访名士的时候打听到有个叫范蠡的人很有才,但派人去拜访回来后却说范蠡是个疯子。文种是明白人,所以才说“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殿,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他认为真正的贤士,有时候是会装疯卖傻的,而正是这样的人,他们的肚子里才会有货,有墨水。所以他就亲自驾车去拜访,可是范蠡就是不见他。然而文种这么三番五次地去搞得范蠡也很不好意思了,所以也就出来见了文种,这不见不要紧,一见两人却聊得十分投机,而最终也是成了莫逆之交。《史记》是正史,纵然太史公有些添加,但毕竟还是比较靠得住的!
  那为什么后来两个人会结伴去了越国呢?两个人是不是真的想到一块儿去了呢?其实没有,而真正下决心的倒是范蠡。
  这个问题在前面我有交代过,这里不妨再提一下:虽说文种在楚国并不得志,只是当了一个小小的县长,但他的身份毕竟是朝廷命官了啊!有什么样的不满也不能说出来,只能够往肚子里咽。而范蠡不同,他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所以当文种提出希望范蠡能够到楚国高层谋个位置,然后再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范蠡传达到楚国的高层的要求时,立马就让范蠡给否决掉了。他认为依照楚国这样的形势,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概率几乎为零,那还不如离开楚国,找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然后为他们做事来得好!文种也是个聪明人,他认真考虑了范蠡说的话,觉得的确很有道理,所以呢也就答应了范蠡。那么为什么两个人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越国,而不是其他更加强大的国家呢?这个问题要弄清楚我们需要从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的大形势说起!
  春秋后期,逐鹿中原的是晋国和楚国,但两者的实力相当,谁都不能够把谁给搞下去,从而呢就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其实在这样的局势下,天下还是比较太平的。但对于这样的太平状况双方都不甘心也不满足,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称霸。所以两者都在寻找一些小国作为自己的附庸,说好听一点是找几个国家来帮助自己。而双方的选择似乎也有点鬼使神差,晋国选择的是吴国,而楚国则联合的是越国。这样一来,不但本来相对和平的局面被打破,而且双方的战线也不仅仅只局限于中原地区了,已经扩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吴国的势力范围是在江北,而越国的主要是在浙江,也就是江南。而且在实力方面可以说也是更加强大了!但是中间有一个著名的事件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矛盾,那就是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的戌弭会议。在这次会议以后,双方休战了。可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这边双方休战了,而那边的吴国却兴起了,并且还整天闲不住手脚,分别于公元前512年和公元前506年出兵攻击楚国,甚至在第二次的时候还拿下了楚国的都城郢。这期间高密度的战争使楚军疲于奔命,从而导致了楚国的一蹶不振。吴国如此的横行霸道,作为楚国盟友的越国看不下去了。他想啊,当初楚王问鼎中原的时候,你吴国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现在楚国衰落了,你们就这样欺负他们,这安的是什么心啊!所以呢,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趁吴大军在楚国,国内兵力十分空虚之时对吴都姑苏城进行了袭击,这出其不意的一击吴国是必然大败。这么一来,气得直瞪眼的就成了吴王阖闾了,可气归气,他其他的办法还是一点没有啊,所以只能够班师回朝,只是这回是回来了,可这一肚子的怨气实在是没有地方撒啊!所以在公元前496年,阖闾趁老越王允常去世,新王句践登基之时,出兵越国。他以为越国这个时候肯定会很乱,这时出兵必胜无疑。可是他怎么会想得到,句践这个小后辈聪明得很,战术运用十分地出其不意。结果吴军是大败而归,连阖闾自己也把老命给搭了进去。这样一来,吴国和越国的怨恨也就越积越深了,之后的战争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了。
  而句践自己也是十分清楚这一点的,所以就公开招聘天下的有识之士去越国做事,而范蠡和文种也正是顺应了这股潮流去的越国。不过我认为文种去越国还是有另外的一个考虑的。我前面有交代过,当时楚国联和的是越国,而文种在楚国做个宛令也实在是没有什么作用去帮助楚国,如果文种他能够在越国发挥自己的才能,那么就能增加越国的势力,从而可以使越国有能力将吴国牵制住,这样就使得吴国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扰乱楚国,从而可以使楚国保存下来。纵然这样对于楚国东山再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毕竟能够保存下来,那就会拥有希望。我不知道能不能用“身在曹营心在汉”来形容文种,不过我觉得文种开始的时候的确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在谋划。
  文种在到了越国之后,受到了句践的礼遇,还拜为了大夫,能够参议国事。根据《越绝书》的记载:“越王常与言尽日。”也就是句践经常整天和文种讨论国事。然而在句践退守会稽之前,句践是并不信任文种的,也不重用他。当然造成这个局面是多方面的原因。而主要的我认为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小人在越王的耳边进谗言。《越绝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大夫石买,居国有权,辩口,进曰:“炫女不贞,炫士不信,客历诸侯,渡津口,无因自致,殆非真贤……历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唯大王察之。”他说文种之辈都是些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只会纸上谈兵,并不可信任。其实石买之流是心存嫉妒,自叹不如,才会在句践面前进谗言,让句践能够疏远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而重用自己。而另一个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就是句践在胜了阖闾之后,头脑有些发热,不知道这个国王应该怎么当了。《国语》有载:“出则禽荒(打猎),入则酒荒(饮酒);吾百姓之不图,惟舟与车。”他还显得比较年轻,所以小小的,暂时性的一场胜利,就找不着北了。所以基本上是不会认识到重用文种,范蠡这批人的重要性的。要直到后来兵败于陈,退守会稽了才幡然醒悟,才知道起用文种和范蠡这一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