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May28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时间:2014/05/28 22:56 | 分类:初中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2.能力目标:

  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 目标

  渗透物理学研究 ... 的教育。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 ... 对物体的a、F、m三个物理量进行研究;运用列表法处理数据,使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 ... 。

  二、学法引导

  1.以分组实验的 ...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

  2.“控制变量法”是我们经常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师生协作,在完成实验基础上,讨论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初步应用。

  2.难点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因果及相互关系。

  3.疑点

  1)。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力推一个停在地面上的较大的物体时,却推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4.解决办法

  对实验分析、剖析、讲解例题及师生互动等方式加以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

  1.展示平台、多媒体背投。

  2.带滑轮的长木板两块、小车两辆、细线、砝码盘、砝码、铁夹、直尺等

  五、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不为零。因而力又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与力有关。

  由牛顿第一定律还可知: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性质叫惯性。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因而加速度跟质量有关。

  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质量及受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探求。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实验设计

  (1)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 ... :对于一个物体(使m不变),不受力时加速度为零→受力后加速度不为零→受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用同样的力(使F不变)作用于不同物体→质量小的易被拉动→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就是说,在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时,要使其中一个量不变,即控制变量的 ... 。

  (2)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原理:测定物体加速度的 ... 有多种,如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等,这些 ... 较精确但费时→寻找一种用其它物理量直观反应加速度大小的办法→由运动学公式S=1/2st2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

  我们的实验就是由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来反映加速度大小跟力和质量的关系

  2. 实验装置

  在图1中a、b、c三个位置加装光滑金属环以控制线绳位置不使脱落;另外通过环a将两绳合并在一起可直接用手操作,以避免铁夹操作的困难。这样虽然增大了阻力,但只需使木板稍前倾平衡摩擦力即可。木板侧面的刻度用以读出位移大小。

  3.实验过程

  (1)加速度跟力的关系

  使用两个相同的小车,满足m1=m2,在连小车前的绳端分别挂一个钩码和两个钩码。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记下位置。放手后经一段时间使二小车同时停止,满足时间t相同。读出二小车的位移填入表1:(投影)

  表1

  M/㎏    第一次    第二次

  0.2㎏    F/N    S/m    F/N    S/m

  0.2㎏    0.2        0.3

  0.2㎏    0.1        0.1

  将挂一个钩码的小车不变,将挂两个钩码的小车前换为三个钩码,重复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力的比值和位移的比值,通过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

  (2)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将小车1上加0.2kg砝码,使m1=2m2;二小车前面绳端都挂一个钩码,使F1=F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放开经一段时间使其同时停止,读出各小车位移记入表2:(投影)

  表2

  MF/N    第一次    第二次

  0.1㎏    M/㎏    S/m    F/N    S/m

  0.1㎏    0.4        0.6

  0.1㎏    0.2        0.2

  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的比值和位移的比值,通过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a1/a2=m2/m1        或  a∝

  4.定律导出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系。写成数学

  (2)上式可写为等式F=kma,式中k为比例常数。如果公式中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单位,就可以使k=1,则公式更为简单。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

  可见,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可以使k=1,那么公式则简化为F=ma,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公式。

  (3)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不过这时F代表的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是: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公式是:F合=ma.

  5.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还应注意到定律表述的最后一句话,即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关系,就是说,定律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所以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关系

  F合是物体(研究对象)所受的合外力,m是研究对象的质量,如果研究对象是几个物体,则m为几个物体的质量和。a为研究对象在合力F合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a与F合的方向一致。

  (2)定律的物理意义

  从定律可看到:一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也恒定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随时间改变时,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物体就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以简单的数学形式表明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6.例题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的物体,用两个互为1200的两个10N的水平方向上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1)学生阅读例题

  (2)解答: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力F1和F2分别沿x轴和y轴的方向分解,F1的两个分力为:

  F2的两个分力为:

  F1y和F2y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F1x和F2x的方向相同,所以:

  已知合力F合和质量m,据F合=ma,即可求得:

  通过上面的例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对象

  2)分析力(画受力图)

  3)建坐标

  4)分解力

  5)列方程

  6)解联立(联立方程,求解结果)

  7.总结、扩展:

  1.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公式。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涵义,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出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即力与物体加速度成正比,物体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同时性和独立性原理。

 

  4.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