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与戚夫人

May06

吕雉与戚夫人

时间:2014/05/06 23:33 | 分类:汉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吕雉与戚夫人

  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却很受刘邦冷落,在刘邦东奔西跑打天下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等刘邦天下坐定,身边早有更年轻漂亮的戚夫人了,戚夫人更常常恃宠而骄,嚷嚷着劝刘邦改立自己儿子做太子,这让吕后如何不恨?老公不爱自己,就指望着靠儿子留着家里的地位了,小三儿却还暗地里要把自己儿子的继承权也夺走。史记吕太后本纪是这么说这段故事的: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等刘邦一死,吕后便千方百计除去戚夫人和她儿子,最后是“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把她手脚砍断,挖去眼睛,耳朵熏聋,再喂哑药,把她放在厕所里, ... 她“人之猪”,这种整法,可谓大奶整小三的极致了。

  吕后固然是心狠手辣的大奶,不过可以想见她的怨恨不是无来由的。对于这样一个女人来说,丈夫对自己不好,已是伤透自己的心,寄希望在儿子身上,差点也让小三给抢了。她是生性刚毅的女人,又有娘家在背后撑腰,知道凡事靠不了男人,只能靠自己。运用自己的政治手腕和智慧,慢慢她就有了自己的势力;而戚夫人呢?我想象她就是一个年轻,漂亮,但不甚聪明的女人,前半生没吃过什么苦,因为一个男人的宠爱想要什么都来的容易,自然没什么危机感,但靠山一倒,自然就没有什么戏好唱了。也算她倒霉,碰到吕后这样的对手。

  往往一个强势的母亲就会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吕后也是如此,孝惠帝见母亲如此狠辣,终日饮酒作乐,不问朝政。年纪轻轻就死了……哎,日光底下无新事啊——

  扩展阅读

  吕后,名雉,字娥姁,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结发妻子,她在中国女性历史上有着极其不一般的地位。这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开国皇帝的妻子,贵为皇后;也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帝王的母亲,贵为皇太后,而是因为她那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专著《史记》中,汉太史令司马迁给吕后以显赫的地位,为她单独作传《吕太后本纪》一章,使其享有与帝王相等的待遇,这意味着吕后在封建历史中女性第一人的地位。

  戚夫人,姓名不详,留在历史上正式的文字记录很少,我们知道的是她是定陶县人(今天山东省菏泽市所辖的一个县),极美貌,善歌舞。传闻有名的“翘袖折腰舞”就是戚夫人发明的。刘邦登基之后册封她为夫人,极其受宠。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两个人之间的招来招往,精彩至极,如果一一描述出来,绝对比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更要曲折离奇,且让我们从头说起。

  吕雉和刘邦的相识相遇绝对是一部传奇故事。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省境内)人,父亲曰太公,母亲人称刘妪,他们一家人就是沛县乡间普通的农民,可能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操劳,到了太公当家时家里已经薄有资产了,大概也就是乡间的一个富农家庭吧。刘邦是刘家最小的一个儿子(根据他字季可以推断出来),他相貌堂堂,不喜欢读书写字,也不喜欢耕田种地和治家,成天就喜欢在邻里之间喝酒游乐,但是他有一个极好的优点就是喜欢并且善于结交朋友。为人大度,不拘小结,乐善好施,经常借钱给朋友,还不还随人家的便,因此在沛县那个地方颇有人气。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甚至因此被选为秦朝的官吏,小小的泗水亭长。亭长是战国时就设立的官名,战国时在国与国之间相邻的地方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的进攻。到秦朝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一人,掌管治安警卫、旅客住宿、民事诉讼等食物。这个职位是没有品位的,但对于刘邦来说虽然这个职位小,却让他因此结识县里的大小官吏,不仅为他后来成就大业打下了一定基础,更直接的就是给他一个得以结识吕雉的机会。

  再来说说吕雉一家,吕雉的父亲吕公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录,但是由后世的一些记载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不仅家业富庶,而且在朝廷中结交了一批上层社会的朋友。吕雉她们一家原来是单父(今山东单县)人,不知道吕公在当地惹了什么仇人,为了躲避仇人的追 ... 或者是打击报复因而携带家属外出避仇。因为吕公与沛县的县令有旧交,估计还是交情很好的那一种,因此就带着一家人躲到沛县来了。

  沛县县令看见老朋友一家来了很高兴,热情招待。不久,他的手下和一些朋友都听到了这件事,可能是为了讨好上司吧,这个县令的手下和朋友纷纷前来拜访吕公。因为来拜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最后县令和吕公一合计,干脆定下一个日子,大宴宾客,既算作给吕公一家的接风酒,也省却了天天人来人往的麻烦。关于这一段往事,我觉得历史上的记载不尽不实,颇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首先根据记载,吕公一家应该是避仇迁往沛县的,既然是避仇怎么又弄出那么大的响动,弄得都要大宴宾客来酬谢朋友,这么一来还避什么仇,仇人不就可以顺藤摸瓜找上门来吗!其次,县令的一个朋友,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来恭贺。如果说是一些下属拍马屁,但也不会弄到那么隆重的地步。而且古人不像今人,古代是一个讲身份和地位的时代,士族子弟和读书人自有自己的骨气,不会轻易为了五斗米折腰。那么吕公到沛县后还有这么多人纷纷来拜贺送礼想跟吕公结交,这只能说明,吕公还没到沛县时就已经名声在外。最起码属于那种家世比较显赫之人,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赶着来拜贺。从这些历史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推断出的是刘邦出身于乡间富农之家,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其作风大概跟无赖比较接近;而吕雉是典型的名门淑女,先不论其它的东西,单说门当户对这两人就不具备可比性。然而,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一个大的玩笑。

  再来说沛县县令和吕公定下大宴宾客的日期后,酒宴按时开始。因为来的人太多,庭院中几乎坐不下了,因此县令和吕公只好定下一则规矩:持贺礼不足一千钱者,坐之堂下。也就是坐到大厅之外,正席之下。

  以刘邦爱热闹,爱惹事的性格和他比较闲的职位,听到县令大宴宾客怎么会不赶来凑热闹,所以在这一天也赶到宴席现场。本来按刘邦的收入,他是怎么也拿不出那一千钱的贺礼的。正当他暗自心焦,无法可施之时,突然发现庭院中负责接待宾客,登记贺礼钱数的人正是他的老朋友萧何。萧何此时是县功曹一职,大概相当于现在首长旁边的一秘,负责处理跟领导有关的一切日常事务。此时他就在代替县长接待宾客。

  刘邦看到了他,眼睛一亮,立刻大摇大摆走了上去,同时大声说:“贺钱一万!”实际上呢,没有掏出一个子儿!这一声一出,声震中庭,满院子的人都沸腾了。有认识刘邦的本地人,知道他的性情,无非笑着摇摇头:“刘家小儿又在空口说大话了!”萧何听闻有人贺礼一万,也吃了一惊,待发现是刘邦时,啼笑皆非,他这位朋友的斤两他实在是太熟悉了。不由把刘邦拖到一边,低声说道:“你来捣什么乱?要是被县太爷知道了,还不会好好训斥你一顿吗?”

  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因为宴会的主人吕公已经被那一声“一万贺礼”的声音惊动了,此时已经走出庭院来寻找送贺礼的人。他看到了刘邦,见其相貌不俗(史载刘邦“相貌堂堂,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也就是说刘邦长得一表人才,天生就是当皇帝的相貌,最美的地方就是他长了一副特别漂亮的胡子。真奇怪,我是怎么也想象不出男人长胡子还很漂亮的样子的。)总之,吕公一见美须为之动心,大为惊喜,把刘邦迎入了大堂,安排坐到了首席上。萧何见事情无法收场了,偷偷靠近吕公解释刘邦这个人的毛病,说他爱说大话,不办实事,请吕公千万不要生气,也不要把他的话当真。因为刘邦是拿不出一万钱的贺礼的。谁料吕公不知被什么谜了心窍,竟不以为怪,偏要把刘邦留在宴席中。刘邦也一副无赖的样子,面无惧色,昂然而入。宴席中,别的宾客对吕公都唯唯诺诺,唯独刘邦坐在首席谈笑风生,频频饮酒,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唉,苍天弄人啊!我们只能说吕公当时不知道是被什么迷了心窍,竟然对刘邦的举动越看越爱。酒席中,他频频目示刘邦,暗示他酒席散后留下。刘邦会意,酒足饭饱之后,坚持坐在那留到了散席。等到其他客人走了之后,吕公把刘邦拖到一边,和颜悦色地说道:“我自幼喜欢研究相面之术,看你的面相,觉得是我生平没有见过的大富大贵之相,希望你好好爱惜自己,今后干一番大事业出来。”(吕公的原话是:“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吕公的这一番话让刘邦又惊又喜,他活了大半辈子,一直浑浑噩噩,乡里之人见到他多以他是无赖认之。没有想到今天有一个贵人竟然这样和颜悦色的鼓励他。然而更大的惊喜紧跟在其后,吕公马上又亲切地问:“你结婚了吗?我有一个女儿,想许配给你,作为你打扫庭院的小妾。”(原话是:“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对于刘邦来说,这真是天下掉馅饼的大好事啊!他活到三十多岁,因为家里家底不厚实,且自己成天在乡里之间闹事,熟悉他的人都不愿意将自己家的闺女许配给他。而现在这么一个大贵人开口就要把女儿嫁给他,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啦。刘邦当下痛快地答应了,这桩婚事就算定了下来。

  对于刘邦和吕雉的这桩婚事,我们后人从历史的只言词组中探寻到太多蹊跷的地方。其一,是吕公的态度很奇怪。因为当吕公定下女儿和刘邦的婚事,很高兴地回到家中告诉妻子这件事情时。关于夫妻两之间的对话,在史书上是有所记载的。吕夫人听丈夫宣布了这则消息后很是不悦,气愤地说道:“你平日总说这个大女儿非贵人不嫁,沛县县令为他的儿子求婚你都推脱掉了,现在竟然把女儿许配给乡间一个游手好闲的无奈,你是不是糊涂了?”(原话是:“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要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吕夫人的话说得极其有道理。首先,吕公一家此时是在沛县避难,要是把女儿许配给沛县县令,当然会对吕家有极大的好处。其次,沛县县令对吕家一家人很和善,且看他为吕公大宴宾客就知道,他们家和吕家的关系应该很亲密,那么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也很正常。再次,一个县令家肯定好过一个乡间的土绅家,县令家的公子也肯定好过刘邦那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小儿。这对吕雉今后的婚姻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吕夫人的想法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偏偏吕公不听,他说理说不过自己的夫人,只好很强硬地说:“头发长见识短,我做的决定不是你们女人所能知道的了!”(原话是:“此非儿子女子所知也。”)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吕公将吕雉许配给刘邦时说的是什么?是要把他年轻貌美的女儿许给刘邦当妾,且是打扫院子的妾。(“愿为季箕帚妾。”)要知道在古代,妻与妾地位是有很大的差矣的。妾是夫君与正妻的奴仆,可以任由妻使唤。妻生的孩子和妾生的孩子地位也有很大的差矣。吕公竟然无视这些,在还不知道刘邦有没有娶妻的情况下就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妾,这只能说明吕公是真的看好刘邦。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就是从他研究了一辈子的相面术。对于中国古代的一些奇异之术,如风水、卜卦、相面……我只能通过历史上这些记载说太深奥了,太玄幻了,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弄明白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当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了美化自己,所以才命令身边的文人写出如此玄之又玄的事情来。不管怎么说,也不管吕公和夫人之间怎样争执,刘邦和吕雉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其二,是吕雉对于这桩婚事的态度。当时吕雉是一个豆蔻少女,而刘邦大她15岁,已界中年。吕雉在未出阁前是一个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可以推断出过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五谷不分,仆佣成群的生活。而刘家比较贫穷,本来积攒的一些家底经过刘邦的大手大脚,已经被挥霍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谁都知道吕雉嫁过去是要过苦日子的。那么吕雉怎样想呢?如果她死不同意,我想吕公最后也会撤消婚事。更何况,此时吕雉还有母亲这一生力军做后盾,也在反对她的这门婚事。可是,吕雉还是嫁了。听从父亲的话,嫁给了大她15岁的乡间无赖刘邦。根据这些可以推断出,年轻时候的吕雉,性格温驯,是典型的淑女,凡事都听从父母双亲尤其是父亲的安排。并不是一个性格坚忍,颇有主意的人。

  吕雉和刘邦的婚后生活过得怎样?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片段记载中推断出来,在两人结婚后,他们也度过了一段颇为甜蜜的时光。

  吕雉再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已经是她为刘邦生了一子一女之后了。《史记·高祖本纪》中曾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常常请假回家到家中的田里),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也就是说,刘邦在婚后继续担任亭长一职,经常离开家中在外游荡,身为农民之子的他偏偏不爱干种田的事情;而贵为千金小姐的吕雉却带着孩子辛勤下地耕种。但是我觉得这一段时期夫妻二人的感情还是很和谐的,第一,在婚后的时间里,她和刘邦之间连续生了两个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如果夫妻感情不融洽,怎么会在短短时间内生两个孩子。待到刘邦登基做皇帝后,吕雉就再没有生过孩子,那是因为当时她已经遭到刘邦的冷遇了。第二,你们看,刘邦在公务之余还经常回家帮助吕雉种地。我们都知道刘邦是极其不喜欢种田的,现在却经常告假“归之田”,为什么?牵挂吕雉和他的两个孩子。怜惜妻子吕雉的遭遇,心下愧疚,经常回去帮帮忙。第三,据记载,在这一段时间内,刘邦的朋友诸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都经常和吕雉来往,而且吕雉得到了他们的尊重和爱戴。这说明什么,吕雉和刘邦的感情是很好的,所以才会很开心地结识丈夫的朋友,融入丈夫的朋友圈和生活圈。谁料,就是这些为日后吕雉大权独揽打下了基础。

  婚后的吕雉进入我们的视野时,是一个温婉可人、勤劳持家、孝敬公婆、和睦邻里的形象。刘邦在与吕雉结婚前,虽然没有成亲,但是和邻居家一个寡妇私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刘肥。婚后的吕雉在得知这一事情时,是宽容大度的,她不仅没有责怪刘邦,甚至还将刘邦的这个大儿子接到了家中,亲自抚养照看。在此期间,虽然吕雉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但是我们丝毫没有听到过半点关于吕雉虐待刘肥的记载。留下的记载里只有关于吕雉孝敬公婆,抚儿育女,勤俭持家的记录。甚至,吕雉对丈夫交友也不加干涉,对丈夫嘘寒问暖,迎来送往,克尽礼仪。在她身上展露出中国淑女吃苦耐劳、精于生计、办事干练的品格。这一切都让吕雉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真实和高大起来。

  可能有人要说,吕雉家中那么富有,为什么不对贫困生活的刘邦一家加以接济。我想可能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吕公不顾夫人的反对将吕雉嫁给刘邦,因而得罪了朋友沛县县令。不得已只有另居他处,一来住的地方跟刘邦家远了,二来受到县令的一些打击报复,家道渐渐中落。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吕公挑选女婿的眼光真是不拘一格,简直就是超一流的离奇,但也是超一流的准。他日后竟然将吕雉的妹妹吕媭许配给了刘邦的好友樊哙。而当时樊哙只是乡间的一个屠夫!天啊,千金小姐嫁屠夫!这不能不说吕公挑女婿的准则很是怪异。但是历史又一次证明了吕公的眼光,因为在日后的政治斗争中,正是由于樊哙的力挺,才会保证了吕雉的无后顾之忧,也才会有了吕氏家族的富贵。再来分析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吕雉很有自己做人的尊严。在古代,未嫁的女儿和出嫁的女儿在家里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也就是说女儿一旦嫁了人,就是夫家的人了,跟娘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出嫁的女子还要时时靠娘家接济,是会让很多人看不起的。也许吕雉性格虽然温婉,但是也有其极好强的一面。这份好强,让她在夫家的贫困生活中,宁愿自己辛苦,她自己下田种地啊,都不愿意伸手寻求娘家的支援。这样一个自尊、自爱、豁达乐天的吕雉,又怎么不能赢得刘家人的喜爱以及刘邦朋友的尊重。

  在刘邦和吕雉短暂而又安逸的夫妻生活中,一切都在悄悄变化着。这时候的秦朝因为暴政,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各处起义不断,最为有名的就是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这些消息传到沛县,传到刘邦耳中时,我相信生性洒脱血性的刘邦心里一定是蠢蠢欲动的。当他眺望远方时,目光中有了一些说不清楚的企盼也有了一些惶惑。此时的刘邦还是秦朝的官吏,泗水亭亭长,更何况他有娇妻爱儿,我宁愿相信此时的刘邦如一些普通的男子一样,对于三十多岁才取到的妻子生下的儿子心中一定是疼爱和欢喜的。而对于丈夫刘邦这些微妙的心思,我想吕雉一定是看在眼中,放在心中的。此时的她也面临着选择,是支持丈夫去闯一番事业;还是守着自己和孩子过一辈子。刘邦和吕雉都在困惑着。

  而上天总是把英雄人物推上机遇的轨道,历史就是这样被人们书写着。

  据记载,一日,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劳作时,有一个老人经过,向吕雉讨求水喝。吕雉大大方方地对待这位老人,不仅给老人水喝,还把自己带来的饭食都送给了老人食用。老人见吕雉大度,喝过水后为吕雉相面,然后说:“夫人您将来必定是天下大贵之人啊!”然后又仔仔细细看了看在一旁玩耍的刘盈,说道:“夫人就是因为他才显贵的啊!”说完之后匆匆离去。吕雉听完这一番话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可以判断的是,老人的这一番话最终让吕雉做了一个决定。因为就在老人走后不久,她的丈夫刘邦又一次告假回家,到田里来陪伴娇妻。当吕雉看见刘邦后,把老人的话告诉乐刘邦。刘邦一听,拔脚就去追赶老人。追上老人后,请求老人为他相面,老人细细端详后说:“您的夫人和儿子将来都会很富贵,而您更是贵不可言。因为是天机,请饶恕我不能名言。”此番话可能是后世写史的人美化高祖夫妇编出来的,也有可能是老人得到吕雉的赠饭后为了表示感谢随口说的几句话。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只是通过此事可以看出吕雉性格中很善良的一面,和夫君刘邦一样都有任侠大度的作派。我想,当吕雉告诉刘邦老人的赠言时,心中已经下定了支持夫君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只是当时的她不知道,为了这一决定,她日后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以一个弱女子之身,却支持丈夫的万丈雄心。只能说这时候的吕雉对刘邦是一往情深的,为了实现刘邦的愿望,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安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