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一款攜帶型反坦克導彈,彈體裝有60台發動機,卻並不受歡迎

Mar27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一戰以後,坦克這種兼具防護和攻擊能力的武器裝備得到迅速發展,無論是裝甲厚度還是火力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隨著坦克的先進程度越來越高,一種能夠在戰場上壓制坦克武器的裝備開始誕生了,它就是反坦克導彈。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美軍研製出一款名為"橡樹棍"的反坦克式導彈,由於這款武器的飛行速度比較低,攜帶子彈數也比較少,因此美軍方面並沒有大量裝備。到了60年代,多個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反坦克式武器。因此在這種背景之外,美方先後研製出"陶"式反坦克導彈以及"龍"式反坦克導彈,其中後者這款導彈在70年代開始服役,它可以單兵操作,造型特殊,其彈體上裝備了60台發動機,是美國第一款攜帶型的反坦克導彈,不過在實際使用中,它並不怎麼受歡迎。
"龍"式反坦克導彈研製之初是為了抵禦來自蘇制武器的壓力,當時蘇制的坦克裝備在戰場上對歐美國家產生了一定的威脅,因此美軍方面打算研製一款可以應對這類問題的反坦克式武器。"龍"式反坦克導彈是由雷神公司研製的一款單兵類導彈系統,主要用來取代M67型無後坐力炮。這款導彈在1974年正式裝備到陸軍和海軍部隊中,除了原型號之外,還有"龍式Ⅱ"和"龍式Ⅲ"這兩種型號,其他國家曾經也裝備了這款武器,比如荷蘭,伊朗等。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龍"式導彈的長度為0.77m,重量為6.3kg,整個系統重量為13.47kg,子彈口徑為114mm,有60台發動機分布在其彈體的周圍,其中每5個為一排,射程範圍在25-1000m之間,戰鬥部的破甲威力深度為500mm。相較於龍式1,其改進型號"龍式Ⅲ"的射程提高到1500m,破甲深度為1150mm。據了解,這款導彈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前部為戰鬥部,中部則是裝有60個發動機,為導彈系統提供推力的動力部分,至於後部是控制艙。
從理論上來看,"龍"式的戰鬥部可以將500mm的裝甲擊穿,導彈的尾部沒有方向舵,但是配有紅外信號跟蹤裝置,導彈具體的方向調整會通過紅外發生器發出,然後光學跟蹤設備將信號傳送給導彈計算機,進而對發動機點火工作進行控制,從而達到方向調整的目的。這款導彈系統的威力很大,首發的命中率很高,而且攜帶起來也很方便,所以美軍在很多戰役中都使用過它,比如海灣戰爭等。不過雖然它主要是用來對付像T55這類主戰坦克,但是很多美軍士兵覺得如果真的發生所謂的坦克大戰,"龍"式導彈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甚至在越戰後期,很多士兵會故意將其丟棄。
這款導彈被嫌棄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制導模式。據了解,"龍"式系統採用了指令制導模式,射擊手在發射完之後要待在原地一直觀察瞄準,而且導彈的射程比較短,飛行速度慢,射手很容易被發現,從發射到撤離大約有10幾秒的時間會暴露在被攻擊的危險之中。另外,由於它裝備了60個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在使用的時候會產生大量噪音,這就更加大了暴露的可能性了,同時這些微型的動力裝置會導致導彈對敵方目標的追蹤精度降低。因此,這款導彈在實戰的表現一般,逐漸被美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