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火箭彈首現諾門坎,奧爾沙火箭炮首次齊射,喀秋莎揚威二戰

Mar1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接上文 從消化到掌握,從近程到遠程,蘇聯洲際導彈的最初籌備工作
在季霍米羅夫去世以及氣體動力實驗室歸屬於武裝司令技術參謀部軍事發明局後,圖哈切夫斯基在1931-1933年的2年時間視察該實驗室達到32次之多,並數次親臨現場觀看多種固體火箭彈的發射試驗。在他的關心和支持下,1933年末,В.А. Артемьев阿爾捷米耶夫完成了82和 132毫米 帶尾翼火箭彈的設計工作。選擇這兩種口徑並非偶然,因為試驗發動機的葯柱直徑 24毫米 ,正是這個尺寸決定了火箭彈發動機的內徑。兩種火箭彈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射程可達 5千米 以上。
阿爾捷米耶夫全名Владимир-Андреевич-Артемьев弗拉基米爾-安德列耶維奇-阿爾捷米耶夫
1885年出生在聖彼得堡的一個軍人家庭。1905年參加了日俄戰爭,並獲得喬治十字勳章,並晉陞為初級士官。1911年從軍校畢業後成為炮兵軍官。
後加入紅軍,1920年,阿爾捷米耶夫會見了季霍米羅夫,成為他最親密的助手。國內戰爭結束後, 1922年9月22日 因為之前舊沙皇軍官的身份遭到逮捕,好在1925年被釋放了,從監獄回來的他在季霍米羅夫在實驗室繼續工作。季霍米羅夫逝世後,阿爾捷米耶夫接管了氣體動力學實驗室的工作,也成為實際上的「喀秋莎」主要設計師。在其他工程師的幫助下,阿爾捷米耶夫成功完成了PC-82和PC-132火箭彈的研製,並於30年代末完成了車載火箭炮的試驗。二戰及戰後,阿爾捷米耶夫繼續擔任首席設計師,從事各種火箭彈和火箭炮的研製。 1962年9月11日 在莫斯科去世。
先後獲得勞動紅旗勳章、紅星勳章以及一級和二級斯大林獎金。
在空氣動力實驗室遷到莫斯科之前,航空火箭彈PC-82和PC-132已經準備開始批量生產。在遷到莫斯科後,很快同時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進行了彈體生產,不久開始了批量生產。1935年,伊-15殲擊機發射了PC-82火箭彈,之後設計了U形卡式航空發射裝置,又為PC-132火箭彈設計了П形型材導軌式發射梁。當時,蘇軍的伊-153、伊-16殲擊機和伊爾-2強擊機使用PC-82火箭彈,發射裝置長 1.007米 ,導軌數量8個;此外伊爾-2強擊機和斯勃轟炸機還使用PC-132火箭彈,伊爾-2強擊機使用的發射裝置長 1.334米 ,導軌數量8個;而斯勃轟炸機使用的發射裝置長 1.13米 ,導軌數量10個。
1939年4月20日 ,蘇軍在哈勒欽河第一次使用航空火箭彈。當天16時,5架伊-16殲擊機執行掩護蘇軍任務,在前線上空與日軍飛機遭遇。在距離日軍飛機 1千米 處同時齊射火箭,當場擊落2架敵軍飛機。根據統計,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共有14架殲擊機裝掛航空火箭彈,共擊落日軍飛機13架,自身沒有損失,當然戰績的取得源於出其不意和對方是密集編隊水平飛行。此後在蘇芬戰爭中,6架攜帶PC-132火箭彈的斯勃轟炸機對地面目標進行了攻擊。整個1940年,蘇聯軍需品人民委員會工廠生產了125100枚PC-82火箭彈和31680枚PC-132火箭彈。1942年,兩款火箭彈進行了改型,型號為M-8和M-13。
PC-82火箭彈口徑82毫米,彈長600毫米,裝葯0.36公斤,總重6.8公斤,最大速度 340米 /秒,最大射程6.2千米,殺傷彈破壞半徑6 -7米 , 1000米 距離對地面目標發射時的散布14 -16米 。
PC-132火箭彈口徑132毫米,彈長845毫米,裝葯0.9公斤,總重23公斤,最大速度 350米 /秒,最大射程7.1千米,殺傷彈破壞半徑9 -10米 , 1000米 距離對地面目標發射時的散布14 -16米 .。
在衛國戰爭期間,1943年在別切爾斯基領導下恢復了渦輪噴氣航空火箭彈研製計劃,設計了TPC-82和TPC-132渦輪噴氣航空火箭彈。火箭彈沒有彈翼,靠旋轉穩定。
TPC-82火箭彈口徑82毫米,彈長410毫米,裝葯0.36公斤,總重4.82公斤,最大速度 275米 /秒,最大射程6.2千米,殺傷彈破壞半徑7 -9米 , 1000米 距離對地面目標發射時的散布 6米 。
TPC-132火箭彈口徑132毫米,彈長715毫米,裝葯0.9公斤,總重25.3公斤,最大速度 285米 /秒,最大射程7.1千米,殺傷彈破壞半徑9 -10米 , 1000米 距離對地面目標發射時的散布 6米 。
在航空火箭彈研製的同時,科研所還為陸軍研製火箭裝置。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以吉斯--6載重卡車為平台,實驗車的彈架結構非常有特色,共有24條發射軌,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看上去活像兩排籬笆。更有意思的是,發射軌的指向竟與車頭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調整。也就是說,開火的時候,必須將車身與目標保持90度角,方向調整隻能通過車輛轉向來實現。
通過這次不太成熟卻有革命性意義的實驗,蘇聯在1939年2月生產出了24管火箭發射裝置МУ-1;之後4月,16管火箭發射裝置МУ-2設計獲得批准。
這款16管 132毫米 、彈架能進行180度旋轉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БМ-13-16型樣車。 這種新兵器以「喀秋莎」的綽號於1939年9月開始秘密裝備部隊。6輛配屬陸軍,另5輛配屬塞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岸防部隊試用。1939年4月和9月,БМ-13-16和БМ-8-24原則上被批準定型。
然而好事多磨,它的卓越性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麻煩。1939年12月,БМ-13火箭炮通過了靶場實彈試驗,但是時任蘇聯彈藥人民委員謝爾蓋耶夫、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國防副人民委員兼總軍械部部長庫利克、紅軍炮兵司令沃羅諾夫的分歧,БМ-13火箭炮未能正式服役。當時的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這位當時紅軍的「第一炮兵」在技術層面上指出火箭炮缺少防護以及掉彈率過高。由於他的阻撓,到了1940年火箭炮依然沒有定型,只是生產了6門進行試用。1941年1-5月份,生產了40門作為小批量試用,6月份又計劃生產17門。直到衛國戰爭爆發後1周並在斯大林干預下, 1941年6月30日 ,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才正式為「喀秋莎」定下軍用編號,即БМ-13-16。
費列羅夫大尉
在之後的蘇德戰爭中,火箭炮首次應用發生在斯摩棱斯克會戰。 1941年7月14日 И.А.Флеров弗列羅夫大尉指揮的1個火箭炮連對奧爾沙火車站的德軍進行了齊射,這次齊射宣告了一種完全新式的火炮的誕生。很遺憾的是, 1941年10月6日 他在姆岑斯克作戰中不幸犧牲,這個蘇軍歷史上的第一個火箭炮連也全部損失。戰後為了表彰他的功勛, 1963年11月14日 被追授1枚一級衛國戰爭勳章, 1995年6月21日 被追授「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根據該連的作戰經驗教訓,蘇軍組建了火箭炮團,全團1414人,裝備36門БМ-13火箭炮和12門 37毫米 高炮。之後,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庫爾斯克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身影,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在它的轟鳴中開始和結束並一直伴隨蘇軍最終攻克柏林。
二戰期間,蘇軍火箭炮有四個系列,它們分別是 82毫米 M8系列, 132毫米 M13系列, 300毫米 M30系列, 310毫米 M31系列。戰爭期間,蘇聯總共生產了2086門БМ-8系列,6844門БМ-13系列和1184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不包括美國援助的吉普車改裝的喀秋莎)。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兵師、11個獨立火箭炮兵旅、114個獨立火箭炮兵團又38個獨立火箭炮兵營,擁有火箭炮9350門。整個戰爭期間,共生產各種口徑火箭彈1440.1萬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