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清明节的由来原来是这样

Jun1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本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于是寒食与清明就渐渐地合二为一,而寒食则变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而「寒食」,则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于是谋害太子申生,以至于申生被迫 ... ;而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流亡期间,原本跟着重耳一起出走的臣子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他,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的人追随,其中一人就叫做介子推。

  某次,重耳因为极度饥饿晕倒,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并用火烤熟后给重耳吃,救了重耳一命。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执政,成为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上位后,将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一一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直到有人向晋文公叫屈,晋文公才忆起旧事,马上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一再婉拒,虽然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出来,可是介子推仍将大门紧闭,不愿相见,后来更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后来,有人向晋文公出了主意,表示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一定会走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便下令举火烧山,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现,后来就发现介子推与母亲两人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洞里藏有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 ... 藏入袖中,然后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也把火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严禁人民烟火、只吃寒食。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本篇文章非正式学术论文,如有不同史实观点,欢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