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

Aug21

文昌帝君阴骘文

时间:2018/08/21 18:00 | 分类:文史百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昌帝君阴骘文

  《文昌帝君阴骘文》,又称《文昌帝君丹桂籍》,简称《阴骘文》或《丹桂籍》,为一系列托名「文昌帝君」所作的劝善书。当代学者根据该文首句的来源,判断《阴骘文》的成书年代不会早于元代,甚至是明末的作品。

  现今人们多视文昌帝君为主司文运之神,但其神格却曾经历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文昌」原为星座之名。《史记‧天官书》即以位于北斗七星斗魁上方的六星为「文昌宫」。宋代由于科举盛行,多位主司文运的神灵受到读书人的崇拜,包括:魁星、朱衣神与梓潼神等。到了南宋,原本流行于四川的地方神灵——梓潼神,逐渐与文昌信仰结合。元代延佑3年(公元1316年),仁宗(1311-1320)敕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录宏仁帝君」,自此确立梓潼与文昌两种神格的结合,文昌帝君成为主司文运的主要神祇之一。

  《阴骘文》全文共计745个字,篇幅不长。其中作为标题的「阴骘」二字,原有暗中助益之意。《尚书‧洪范》即有「惟天阴骘下民」,乃指上天在冥冥之中保佑百姓。其后凡是暗中行善而不欲人知,便称「阴骘」,或叫「阴功」、「阴德」;而广行阴骘或累积阴德之人,则能招致福祥报应,如同《淮南子‧人间》所谓:「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但从文昌帝君的神格与《阴骘文》的内容来看,这部作品写作之时,似乎预设了读书人或士大夫作为主要的读者对象,向其强调累积阴德对于招致福祥的积极作用。一如该文开篇,文昌帝君便自降言第17次转世即为士大夫身,因为经常「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故而能够「上格穹苍」,因此以此勉励世人如祂这样存心,累积阴德,必能获得上天赐福。

  除了以文昌帝君自身为例,文中还列举了于公、窦禹钧(又称窦燕山)、宋郊、孙叔敖等四个士人善行得报的故事,作为例证,同时罗列了诸种有益于福报的善行,包括:个人的品德修持(正直、慈祥、忠孝、友悌)、以佛道仪式回报众恩(奉真朝斗、拜佛念经)、赈济亲友孤苦(施捐衣食、茶水、药材、棺椁) 、护命放生、修桥造路、点灯济舟等,同时戒止一切恶行、扬善隐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即能常得吉神的护佑。

  《阴骘文》所宣扬的「阴德」观念在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力。明清士人特别流行「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阴德」的观念。人们行善的目的即在累积阴德,冀求改变命运或者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于士人而言,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多在登科及第,而文昌帝君又被视为主掌天曹桂籍文运之事,因而多以读诵或奉行文昌帝君所训示的教诲,以求功成名就,因此后世《阴骘文》又称《文昌帝君丹桂籍》。

  清朝初期,已经流行多种《阴骘文》的注释、图解版本,诸如:《阴骘文注证》、《阴骘文广义》、《阴骘文图说》等。而《阴骘文》也多与其他善书合刊,如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9年)成书的《汇编功过格》、《同善录》、《敬信录》都收有《阴骘文》 。清代中叶以后,《阴骘文》则与《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并列为「三圣经」,或称「三省篇」,成为最通俗化的三大劝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