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皇后

May19

朱棣的皇后

时间:2014/05/19 13:11 | 分类:明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朱棣的皇后

  在明朝历史上,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历史地位仅次于太祖朱元璋的皇帝。他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洪武三年(1370年)10岁时被封为燕王,21岁就藩北平,在诸王中实力最强,最具才智胆略。燕王早就觊觎皇位,根本不把太祖选定的皇位接班人、他的侄子皇太孙朱允炆放在眼里,太祖死后的第二年七月,也就是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便以“恢复祖宗法制”、“清君侧”为借口,在北平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4年后(1402年)他取得了胜利,把侄子赶下了皇位,自己在南京奉天殿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是为成祖。成祖在位22年,做了许多值得肯定的事情,如迁都北平、开设贵州、修《永乐大典》、派郑和六下西洋等。成祖能成为一代名主,他的皇后徐氏功不可没。

  洪武八年(1376年)冬季的一天,太祖把开国功臣徐达召进宫中,满脸亲切地对徐达说:“朕与卿布衣之交,患难与共二十年。自古以来,相处较好的君臣往往互相结为亲家,听说卿的长女贤淑,与朕的四子朱棣正好相配,卿看如何?”徐达自然是不敢拒绝,一口答应。太祖亲自开口提亲,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由此可见徐达的这位长女徐氏是十分的出色。

  徐氏,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母亲谢氏,父亲徐达为太祖夺取政权立下赫赫战功,被太祖封为魏国公,官至右丞相,位列开国功臣之首。徐达沉默寡言,处事谨慎持重,对太祖恭恭敬敬,对部下优礼有加,深知为臣为将之道,丝毫没有那种功成名就便骄横跋扈的作风,因此当太祖对功臣大开 ... 戒时,徐达能够保全自己,并在死后被谥为中山王。徐氏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从小处事做人便颇得父亲的真传。徐氏聪明好学,记忆力很强,虽说身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父母并没有浪费她的这份天资,请来老师教她读书识字。徐氏非常喜欢读书,四书五经、诗赋文章,广泛涉猎,小小年纪便被称为“女诸生”,诗书礼乐的熏陶使徐氏温文尔雅,富有见识,言谈举止得体,比起一般仅工女红、略识文字的大家闺秀自然优秀许多。因此徐氏贤淑有才的名声在上层社会中广为传播,一直传到太祖的耳中。

  洪武九年(1377年)正月,徐氏被正式册封为燕王妃。这一年,燕王17岁,徐妃15岁。婚后,徐妃谨守妇道,不仅关心体贴丈夫,对公婆更是敬重,谨慎伺奉,令燕王十分满意,婆母马后也非常喜爱,连连称赞她是朱家的好媳妇。徐妃在马后身边生活了4年,马后的言传身教使她深深懂得如何去做一个称职的好后妃。

  洪武十三年(1381年)三月,根据太祖的安排,燕王到他的封地北平就藩。20岁左右的燕王和徐妃恋恋不舍地告别父母家人,告别熟悉的都城南京,离开长辈的呵护,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平独立支撑门户。燕王府机构庞大,下辖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定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有负责教育的伴读、教授,管理王府仓库的大使、副使等官员,此外还拥有一支自己的军队,燕王就藩时朝廷赏赐给他的燕山中、左二护卫侍从将士就达5770人。要管理好这么多的机构人员绝不容易,如果说,徐妃就藩前已具备贤妃素质的话,那么,现在要独立发挥贤妃这一角色的作用了。

  徐妃果然聪明能干,她不仅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积极为丈夫管理王府献计献策,帮助丈夫将府中的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徐妃还注意协调王府中的人际关系,使王府秩序井然,因而得到了府中上下的敬重。这一期间,燕王曾几次奉命带兵北征,颇有战功,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徐妃为他管理好王府,使他没有后顾之忧。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在北平起兵反叛,发动“靖难之役”。在夺取了北平附近的居庸关、怀柔、密云、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后,燕王带兵攻打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得知这一消息,建文皇帝派李景隆带领朝廷军直扑空虚的北平而来,朝廷军在北平城下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朝廷军有十多万人,而北平城内连老幼孱弱都算上也不及一万,面对敌众我寡的危险局势,徐妃沉着冷静地与留守北平的长子朱高炽及守城将官一起谋划,部署守城各项事务,号召全体守城将士誓死守城,等待燕王回师。同时,徐妃发动城中将领及士民妻子登城作战。每人发给一副盔甲,徐妃亲自登城督战,城中妇女在徐妃激励下,披甲上阵,抛石块、掷瓦砾,与朝廷军展开殊死战斗,直到燕王回师北平。北平保卫战充分体现了徐妃有胆有谋、沉着机智。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攻占京师,夺取了皇位。徐妃也随之离开了生活21年之久的北平,回到南京。同年十一月,徐妃被册封为皇后,这时她已经40岁,皇族内部残酷的权力战争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明朝建立之初,太祖鉴于前代后妃干政的历史教训,规定皇后只能管理宫中妃嫔之事,宫外之事一概不准干预。事实上要做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不可能完全置宫外之事于不顾,用徐皇后的婆婆马皇后的话说,便是皇帝是天下之父,皇后是天下之母,子女生活得如何,做母亲的焉有不关心之理,因此马后曾多次出于良好的动机关心朝政,所提的建议均被太祖接受。徐后是一个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女人,她在一如既往关心成祖饮食起居、管理好后宫的同时,密切关注着成祖的朝政,积极施展自己对丈夫的影响。

  徐后读过许多史书,深知治国之道一在关心百姓的疾苦,二在培养爱护国家人才。她提醒成祖说:“南北之间,连年战争,兵民疲惫不堪,为政应当宽俭,务必要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接着她建议成祖爱护人才,她说:“人才难得。从前伊尹辅佐商汤,姜尚辅佐周武王,这些都是杰出的人才。今日的贤才都是太祖高皇帝培养造就出来的,望陛下在选拔任用时,不要分什么新旧,要一视同仁,一体擢用。”在如何选拔地方长官方面,徐后也有建议,她说:“地方长官贤明与否,关系着一个地方的民生安危,不能仅仅循资历来选拔地方官,对于那些才能突出的人才要破格使用,而那些才能一般的人,也要根据他们的资格来使用,这两种选拔 ... 同时使用,必然会取得较好效果。”她还告诫成祖要不惜钱财培养人才。徐后在政治上显示出的卓越见识,令成祖十分欣赏,因而她所提的建议多被采纳。

  徐后不仅对治国之道颇有见识,而且对如何当好贤内助也很有见地。徐后在自己做好成祖贤内助的同时,也在想办法帮助那些天子近臣的妻子们做好贤内助。首先她想到了内阁这一新设机构的大臣们的妻子,于是她请示成祖批准她召见内阁大臣解缙、黄淮、胡广、杨荣等七人的妻子,成祖答应了,召见仪式在柔仪殿举行。召见时,徐后对内阁大臣的妻子们表示了亲切的慰问,赐给她们礼物,要求她们体谅丈夫,因为她们的丈夫作为皇帝的秘书和顾问,政务非常繁忙,工作十分辛苦,因此要好好服侍他们,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为朝廷尽忠尽职。内阁大臣和他们的妻子们非常感激成祖及皇后的恩典,皇恩如此浩荡,他们自然更加卖力为成祖效劳了。接着徐后于永乐二年(1404年)秋天召见六卿、翰林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官员们的妻子,在表示了对她们的敬意,赐给她们衣服、钱钞后,徐后说:“作妻子的,侍奉丈夫,不能仅注意饮食起居,还要在事业上有所帮助。朋友之间,有些话可听可不听,夫妻之间说什么就容易接受。我在宫中日夜侍奉皇上,经常和皇上谈论如何以民生为念,让百姓安居乐业,我的不少建议都为皇上采纳,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关心支持丈夫们的工作。”成祖即位后,朝中大臣主要还是洪武和建文的旧人,徐后的这两次召见在笼络人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徐后还重视用儒家的纲常名教、道德规范教育妇女,她采择《女戒》、《女宪》等书内容及马皇后的言论,写成《内训》二十篇,接着又编了《劝善录》颁行天下,以教化百姓。徐后是古代后妃中极少数留下著作的一位。

  成祖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均是徐后所生。朱高炽于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太子。他性格仁厚,喜好读书,但体胖,行动迟缓,不为成祖所喜。朱高煦性情暴躁、诡计多端,是个无赖,却很会打仗,曾多次救父亲于危难中,成祖以为“类己”封他为汉王。朱高燧生性机敏,亦为成祖所爱,受封为赵王。汉、赵二王多行不法,并暗中勾结,欲夺太子之位。对两个儿子的性格、品行,徐后看在眼里,忧在心头,她曾提醒成祖说:“汉、赵二王品行不端,要选挑廷臣对他们进行引导。”徐后生前,汉、赵二王有所收敛,但后来觊觎皇位图谋不轨。宣德初,汉王谋逆,终被其侄宣宗平定。

  徐后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有趣的是同在建文朝做官的弟兄两人,在“靖难之役”中一个帮建文皇帝,另一个帮燕王朱棣。哥哥徐辉祖在建文帝失败后宁死不肯依附妹夫成祖,成祖恨得咬牙切齿,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子,父亲太祖又曾经赐徐达子孙三代免死券,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成祖没有处死徐辉祖,而是削去他的魏国公爵位,把他幽禁起来。徐辉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徐后的弟弟徐增寿从小与姐姐的感情很好,“靖难之役”中毫不犹豫地站在姐夫一边,曾多次把建文朝廷的有关情报密告给燕王,还为燕王在北平密谋起兵打掩护。当燕王的军队渡过长江,向南京逼进时,徐增寿准备作内应时被发现,结果死在建文帝的剑下。燕王攻进南京后,见到小舅子的尸体放声大哭,即位之后,追赠徐增寿为阳武侯,谥号“忠愍”,后来又准备为他增爵。当成祖把这一打算告诉徐后时,徐后坚决不同意,但成祖执意将徐增寿封为定国公,并让他的儿子徐景昌袭爵。封诏下来,徐后说:“这绝不是我的意愿。”因此始终不向成祖道谢。徐后这样做,除了不愿自己的亲眷以私情受禄,还有难言的苦衷。哥哥辉祖虽说与丈夫为敌,但身为朝廷大臣,宁死忠于建文帝,并没有错,却被削夺了爵位;弟弟增寿同样是建文帝的臣子,却背叛建文帝,虽说是为帮助自己的丈夫而惨遭 ... 害,但这种背叛君主的行为为国法所不容,给他加官封爵不利于皇权的巩固。深明大义的徐皇后对此自然有苦难言。

  永乐五年(1407年)夏天,由于长期的劳累和操心,徐后突然病倒,经过御医的多方调治,不见效果,病情日益严重,不久便卧床不起。她预感到死神即将来临,于是对守在自己身边的丈夫说:“虽说当今天下太平,不再打仗,但广大老百姓还没有得到休养生息,望圣上多加体恤。”喘了口气,她接着说:“用人要广求贤才,明辨是非正邪;要教好子孙,礼遇宗室,不要放纵外戚,以免他们恃权骄横,不守国法,扰害百姓。”成祖听着这番忧国恤民的话语,想到自己将失去这位贤德的皇后,眼泪直往下流。望着泪流满面的丈夫,想起过去那些恩恩爱爱,徐后泪如泉涌。泪水朦胧中,她想起了别的什么,连忙拭去眼泪,把太子朱高炽叫到床头,对他说:“当年李景隆攻北平时,你父王统兵在外,我们母子留守,北平的将士们誓死抵抗,兵员不够,将校士民之妻闻令而起,身披甲胄,拿起武器,登上城墙,与将士并肩作战,终于保住了北平。战争胜利后,你父王即位,我正位中宫,可谓富贵至极,而当年身冒矢石、登城守御的将校士民的妻子,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偿。我一刻没有忘记这件事。最近你父皇要到北平巡视,我本打算陪同前往,向北平的姐妹们表示敬意和慰问。现在我病倒在床,只能抱恨终天了。”听着这情真意切的话语,太子大声痛哭,徐后拉着儿子的手,嘱咐说:“我死后,儿不要太伤心,以免哭坏身体,我的丧事要简省,不要增加臣民的负担。”是年七月四日,徐后诀别人世,享年46岁。

  徐后死讯传出,朝中上下无不为之惋惜、痛哭,成祖更为失去这样出色的皇后而悲恸万分。他在灵台、天禧二寺设大斋,听群臣拜祭,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上谥号“仁孝文皇后”。同年十一月,将她编辑的《劝善录》、《内训》刻印颁赐群臣。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在北京天寿山为自己营建陵墓,竣工后先将徐后安葬其中。

  据说出于对徐皇后的敬重,成祖决定迎娶她的四妹徐妙锦入宫,让她接替姐姐当皇后。可是徐妙锦鄙视成祖夺位的不义行为,推说自己得了天花,不配当皇后,坚决不肯应诏。为防成祖的再次逼迫,徐妙锦削发为尼。成祖从此不再册立皇后。

  在明代所有后妃中,徐后是出身最显赫的一位。她的品行、才学、见识和能力使她成为成祖事业的得力助手。因此,清人顾宗泰写诗称赞徐皇后说:

  读书少说女诸生,

  佳儿佳妇事业成。

  亲弟输情偏不取,

 

  独持卓识断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