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 ... 省的意义

May24

郑成功 ... 省的意义

时间:2014/05/24 10:49 | 分类:明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郑成功 ... 省的意义

  一、郑成功复台,是中国人民抗击西方殖民者的辉煌篇章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从思明州(今厦门)和金门挥师 ... 省。由于事先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很快攻克荷兰人的重要据点赤嵌城,围困住荷兰人的另一重要据点热兰遮城,经过9个月的攻战,荷兰殖民者派驻台湾省的首领揆一投降,彻底结束了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省的历史。这一胜利,是中国人民抗击西方殖民者的辉煌篇章。

  十七世纪,正是西方殖民者对亚洲进行殖民掠夺的黄金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老牌 ... 国家都纷纷把掠夺的魔爪伸向亚洲各国。他们凭借火炮和甲板船的威力,把亚洲不少国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而我国的澳门、台湾省等地也被殖民主义者强夺和霸占。其中,荷兰的势焰尤为嚣张,明万历、天启之际,先以诡计和兵威夺取澎湖,继而又取代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占有台湾省,并不断侵扰闽浙粤沿海。当时不但亚洲小国如吕宋(今菲律宾)、爪哇(属今印度尼西亚)、琉球等为之蹂躏而无力反抗,连 ... 的明廷亦屡遭殖民者挫败而无御侮长策。即使在郑成功队伍的内部,也有不少人害怕荷兰殖民者的船坚炮利。当永历十五年正月,郑成功集众议取台湾省时,“众俱不敢违,然颇有难色”。为什么感到为难呢?除了海路凶险,台湾省荒芜瘴疠之外,主要就是害怕荷兰的 ... 实力。部将吴豪说:“豪闻其水路险恶,炮台坚利,纵有奇谋,亦无所用,不如勿取”。部将黄廷也说:“果如吴豪之言,是以兵与敌也。勿取为便”。这些人的言论,实际上反映出很多将士畏威惧战的情绪。而郑成功高瞻远瞩,大义凛然,毫不动摇地坚持渡海 ... 省的伟大战略,终于把盘踞台湾省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霸主赶出了宝岛。这在中国和亚洲反殖民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式的辉煌胜利!

  二、郑成功在台湾省建立郡县,极大加强了台湾省与祖国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省经济社会的进步

  我们讲到台湾省与祖国的关系,经常追述到三国东吴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队渡海到夷州,隋朝时又有朱宽、陈棱、张镇周等人率军队到了琉球,与当地土著有很多接触与交往。而三国时的夷州、隋代的琉球实际上都是台湾省,以此说明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十分悠久。

  诚然,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和交往由来已久。正因为如此,郑成功到台湾省与荷兰殖民首领交涉时,才会理直气壮地说:“台湾省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他 ... 省后,才会写出下面这首充满自豪自信和深情的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但是,在郑成功 ... 省之前,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交往,仅限于民间的往来,或官方一时的 ... 占领。即使是元朝至元中,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同安县,那也只是把澎湖正式列入国家的版图,当时国家的行政尚未及于台湾省本岛。所以直到郑成功 ... 省之前,台湾省还只能说是我国台湾省土著居民的世居家园,即连横《台湾省通史》所谓“台湾省固东番之地”。真正在台湾省本岛设立行政区划,使台湾省与大陆一样实行郡县制度和其他文教、经济制度的,乃是郑成功。南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郑成功把荷夷全部驱逐出境之后,下令“以热兰遮城为安平镇,改名王城;建桔秩门,志故土也;赤嵌城为承天府;总曰东都。设府一、县二。以杨朝栋为承天府尹,祝敬为天兴知县,庄之列为万年知县。澎湖别设安抚司。各戍重兵。”简括地说,就是以荷兰人所筑的热兰遮城和赤嵌城为政治中心,设立东都承天府,下辖两县:承天府之北为天兴县,之南为万年县,并在澎湖岛设安抚司,戍以重兵,完成一府二县一安抚司的行政建制。

  郑成功在台湾省所设一府二县一安抚司的建制,是明代郡县制在台湾省的延伸,他是把台湾省正式地划入明朝的版图中,或者说他是在台湾省延续了明代政权。因为他虽然已经得知永历帝在缅甸遇难的消息,却很策略地封锁了永历帝殡天的消息,仍然奉行南明正朔,仍然使用永历年号,他所建的东都,很明确地说明是“东都明京”,自己仍以明朝的藩王自居。因此,郑成功在台湾省的一切举措,都是要把这个宝岛建成恢复明朝江山的基地。换句话说,这时的台湾省,依然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有人把郑成功在台湾省的举措说成是独立建国,要不是误会,便是别有用心。

  郑成功在台湾省设立府县的措施,辅以部署屯垦和实行文教的措施,为台湾省的政治、经济和文教进步奠定了基础,使台湾省迅速摆脱蛮荒落后的面貌,缩短了台湾省与内地的差距,也极大增强了 ... 民对祖国的认同。

  三、郑成功复台,开启了闽粤人民 ... 台湾省的大潮

  闽粤人民 ... 台湾省,虽然在宋元时已肇其端,明中叶后有加速进行的迹象,然而真正大规模的 ... 潮,还是从郑成功率领大军经略台湾省开始。据学者研究,荷据时代台湾省的 ... 约有5万左右,郑成功带到台湾省的军队和家眷共计3万多人,后来郑经又带去官兵和眷属约六七千,郑氏时代台湾省 ... 人口比荷据时代新增 ... 约6万人,也就是郑氏时代从闽粤 ... 到台湾省的人口达2万——3万人。总计郑氏时代从闽粤迁入台湾省的官兵和百姓达6万多人,显然这是内地向台湾省最集中而且规模最大的一次 ... 大潮。

  闽粤百姓踊跃向台湾省 ... ,与郑成功的鼓励政策分不开。针对清朝强制推行的“迁界”暴政,他下令各地“收沿海之残民,移之东土,开辟草莱以相助耕种”。根据这条史料,郑成功对于闽粤人民 ... 台湾省,不只是一般的鼓励而已,还采取了实际的措施帮助和促成闽粤沿海百姓迁台。大量 ... 迁入台湾省,加之明郑政权鼓励耕垦,在郑氏时代短短二十几年内,台湾省新增耕地17800甲,比荷据时代扩大1。45倍。虽然,这些新垦土地有一部分因为种种原因而抛荒,并没有完全被合理利用,但这期间兵民开垦积累的经验,却为此后的 ... 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们所了解的台湾省土地肥沃较易谋生的情况,也极大地鼓励了后来者冒险犯难 ... 台湾省的热情。所以,清领台湾省之后,闽粤 ... 台湾省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至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 ... 口已达912920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达1944737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更达2545731人。这么大幅度的人口增加,除了人口的自然增殖外,主要是得益于闽粤 ... 的大量迁入,尤其在同治(1862年)之前,即在清领台湾省的最初100年, ... 增加的数量远远高于人口自然增殖的数量。

  现在台湾省的所谓本省人,就是由闽粤 ... 台湾省的福佬人及客家人,他们的祖根或者是随郑氏时代迁入台湾省的 ... ,或者是由郑氏开启的 ... 潮移入台湾省的闽粤 ...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台湾省子民,所有番薯仔”,都是郑成功开台的好后生。大家都“应该不背祖不忘本,永远缅怀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应该做对得起开台圣王及开台祖先的事。”

  四、郑成功复台,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今天富有启迪意义

  郑成功率部进入台湾省后,很注意尊重和保护各族原住民。郑军攻克赤嵌城后,“各近社土番头目,俱来迎附,如新善、开感等里,藩令厚宴,并赐正副土官袍帽靴带。由是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赐之。土社悉平,怀服。”“(四月)十二日,藩驾亲临蚊港,相度地势,并观四社土民向背何如。驾过,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藩慰劳之,赐之□□,甚是喜慰。”在荷兰统治下深受压迫剥削的番社原住民,受到郑成功如此的尊重和礼遇,因而出现了各社头目都来迎附,土民男妇壶浆相迎塞道的盛况。

  郑成功在颁布法令部署官兵屯垦时,一再告诫官兵“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田地”,并采纳户部主事杨英的建议,悉心教导原住民先进的农耕技术,“抚其众而耕其地,教其法俾竭其力,使适意开垦”,使得原来“逐穗采拔,不识钩镰割获之便”、“不知犁耙锄耘”又不懂水利灌溉的原住民,学会了牛耕铁犁耙锄播种、割获之法,帮助原住民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当然,郑成功手下也有个别部将欺凌原住民,激化了汉番矛盾。对于这样的意外事件,郑成功都及时妥善处理,处罚了犯错的部下,抚平了番社原住民的不满,取得了各族原住民的谅解。

  这一系列措施,使郑氏时代台湾省汉番关系的基调是和睦友善的,保证了明郑政权在台湾省施政的顺利。同时,郑氏时代台湾省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也成为台湾省历史上 ... 与原住民关系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郑成功 ... 省,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于台湾省的非法侵占,也粉碎了其他殖民列强对台湾省的觊觎,保证了我们国家的领土和 ... 完整。他在 ... 省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加强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台湾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功在国家,功在民族。郑成功治理台湾省所累积的各族物质和精神财富,对今天仍有巨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我们纪念郑成功 ... 省350周年,应该充分发掘和领会郑成功复台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推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服务,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