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历史悬疑:国家体制该模仿哪个强国?

Oct05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0世纪,是中国遭受「外才」冲击最剧烈年代,「东洋才」「美才」「俄才」,鳞次栉比地登堂入室,对中国本土之才——传统「汉才」构成冲击和洗礼。

  同一国家学生,不同国家的教师,就学成果大相径庭。20世纪三十年代,华夏民族内部,出现不同「派」。譬如中国最大政党 ... 内,分出「本土派」、东洋派和美才派。他们各自鼎立,互相看不起。

  先说东洋派。辛亥革命之前,即清末民初,「东洋才」可谓中国青年人第一憧憬。赴日求学的中国青年,无不充满对「东洋才」向往。他们以毕业日本武学堂为荣。国民军二号人物何应钦,就是师从日本振武学堂的高材生。蒋介石、唐继尧、阎锡山等都是东京振武学堂毕业生。武学堂是日本方面从1903年起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陆军预备学校,每年数百名毕业生大多升入士官学校继续深造,他们不仅受到日本化的西洋文明影响,

  同时也受到日本武士道的影响,形成为一个新武人群体。武学堂开办初期,那时中国还是清 ... 苟延残喘时,清 ... 培植的「东洋之花」,后来成为它自己的掘墓人。武学堂出来的许多人,回国投身推翻清 ... 的辛亥革命,后来成为民国军界著名人物。诸如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的蔡锷、张孝准、蒋百里,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他们不仅在辛亥革命中表现突出、而且还分别在护国运动中做出非凡贡献。

  在民国初期的人们看来,日本武学堂焕发的阳刚魅力无以伦比。很多中国军人以出自那里而自豪于世,但在日本人眼里,武学堂只相当于日本军校「学前班」,陆大——日本陆军大学,才是东洋才俊的最高阶梯。能进入那里的中国军人屈指可数,校志记载只有王俊、王树常、熊式辉三位。这三位毕业后,虽然都成为国民军新政学系的「将星人物」,但在中国军营中仅为萤火之光。可见日本反哺汉才,也如猫授老虎一般,对「上树」绝技颇有保留。

  而 ... 运动之后,「日主中从」的局面让华人看不到「汉才崛起」的希望,中国的革命力量不得不开始另寻「才路」。此时,恰好俄国发生了红色革命,引起世界瞩目。于是中国一度掀起「俄才热」,部分青年的学习对象,由「东洋之才」向「俄才」转变。

  随后三十年代,「美才」在中国得到推崇,20世纪30年代,中国迎来「黄金十年」,黄金十年以1928年北洋 ... 倒台、南京国民 ... 建立为开端,以日本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爆发为结束。尽管期间经受着封建军阀们复辟的挑战、日本的蚕食等灾难,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看,中国无疑是进入到一个「全面融入世界」时代。

  「黄金十年」中期,中国掀起「美才热」,华人以美为师,憧憬一个美好时代。「美才」给东方古国带来先进思想文化,迎来了一个培养大师和文化巨匠的时代。此间,中国的文化进步神速。年轻一代皆以「新学」为荣,奉为中国唯一出路,全国的教育制度、 ... 运作、经济运作,城市人的生活模式,均为新派人物主持。学习美洋的新社会、新生活已成主流。

  民国那些被人以「大师」相称的人,几无「东洋之才」门徒,更无「俄才」门下,而大多师从美才。譬如有着「民国第一大师」之称的胡适,是典型的「美式教育」出来的人才。他在清 ... 执政的最后一年考取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师从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回国后以北大教授身份,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领袖」。

  学贯中西的胡适,对传统汉才与现代洋才有着清醒认识。他不主张崇拜孔子和儒学,在孔子诞辰时他着文发出长啸——「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辛亥革命后的 ... 进步,不是孔夫子之赐,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结果,是大家接受一个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结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开倒车是不会成功的。」

  胡适有一篇著名的《我们对于近代西洋文明的态度》的英文演讲稿,对以美才为核心的西洋文明的赞扬很热烈。文章驳斥了中国所谓国学家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二分法。打破了「西方是物质文明,中国是精神文明」的成见。他说,不能把贫穷落后说成是精神文明。「贫穷落后只是贫穷落后,里面往往没有精神,越贫穷的人往往越容易变成物质的奴隶」。此论一针见血,可谓高屋建瓴。

  「美才」生产大师,大师推动生产「全新」思想。「黄金十年」流行「美才」的 ... ,已催生几样全新的科学民主文化成长。

  然而,古老而固化的中华大地,虽然接触到了新世界,但不可能个个都是「外才」的拥趸。

  譬如国民 ... 元老级人物陈立夫,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但基本上是遵循「三纲五常」的中国士大夫,他既看不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出身、东洋作派的何应钦,更不喜欢在哈佛大学受教育、整个「美范儿」的宋子文。

  就对中国本土派的冲突而言,「东洋派」的震撼不及「美才派」。就如陈立夫,如果说他与何应钦是谋略不同,与宋子文则是「文明的冲突」。同为党内巨擘,陈立夫最不满意的人就是宋子文。陈立夫在回忆录中写了 ... 失败的两大原因后,还多说了几句——「任用人才要特别谨慎,治大国必须有大量,见识小、度量小的人,绝不能治大国的。又如果他中国书很少读过,他写的说的都是英语,他自然不能治理中国了。」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一眼就知道这话说的是「全盘美化」的宋子文。

  这里,陈立夫比较服气的,就是蒋家了。从老蒋的出身和经历看,显然是个中西合璧的人物——日本东京振武学堂毕业生,娶「美式大家闺秀」宋美龄为妻,奉国学大师王阳明为师,儿子是留苏生,简直是日、美、俄、中「四才俱全」之「全才」。

  按理说,由这等「全才」来一统中国,应该是众望所归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全才」最后却成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在决定中国命运的20世纪中叶,悻悻退出了历史主舞台。

  纵观中华裂变大时代,「三洋」入华府,东洋才、美才、俄才与汉才风云际会,难解难分。「三洋」之中,到底谁是「汉才」最佳伴侣,历史迄今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但是,关于汉才的未来,有一点,以往的历史早已给出醒目回答,那就是——汉才不溶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