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Feb25

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时间:2014/02/25 02:54 | 分类:秦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文/饶少平

  2013年1月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中,叔孙通有一句台词:“现在的老百姓啊,生活好得很,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

  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滕县东南)人。初为秦博士。秦末,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汉朝建立后,与儒生共立朝仪。因博学升太子太傅。历史上的叔孙通能说出老百姓穿绫罗绸缎的话来吗?不能,因为秦朝百姓不能衣丝。

  百姓在西周时期是贵族的总称。《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东汉经学家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群黎指万民,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老百姓。战国以后,百姓的词义发生变化,才用作平民的通称。战国末,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这时的百姓自然是指平民。

  秦朝时,老百姓能穿什么材料做的衣服,能否戴帽子,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火的原因,我们现在看不到秦朝的相关典籍。但是,汉朝的典章制度是沿袭秦朝的,观汉制可知秦制。《后汉书·礼仪志下》明确规定:“佐史以下,布衣冠帻(音zé则)。”佐史是秦汉时期地方官府中书佐和曹史一类小吏的通称。布衣指布做的衣服。帻是古代包扎发髻的头巾。佐史以下的人,即百姓,只能穿布衣,裹头巾,不能戴帽子。汉朝蔡邕《独断》下:“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因此,古人常常用冠和巾(即帻)来区别士和庶人。东汉刘熙所撰《释名·释首饰》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其已经成人。加冠后,士有资格戴帽子,庶人只能用头巾包扎发髻。可见老百姓在穿衣戴帽方面的地位之低下。

 

  老百姓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穿丝制衣服,但是衣丝者必须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曰:“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衣麻枲(音xǐ洗。即麻。这里指用麻织的布所做的衣服)而已,故命曰布衣。”桓宽的这段话不但告诉我们,在汉朝以前,老百姓不活到七老八十,是不能穿绫罗绸缎的,而且告诉我们,在古代,平民为何被称作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