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大清战俘的下场:被押回日本,其中死者甚多

Apr23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由日本挑起,发生在1894-1895年间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两国国运的大博弈。战争中,中国海陆军将士总计阵亡约二万四千六百余人。这些为国捐躯的士兵,本应有一方享祭之所,然而晚清以降,中国命运多舛,生者尚且如蝼蚁,况死者乎。曾经为了保卫国家献出生命的战士们,他们姓名籍贯如何?最终安息何处?在时间冲刷中却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更因为败军不言勇的世俗传统,这些付出了生命却无法看到任何胜利希望的将士,很多时候被当做失败和耻辱的标志,鲜有人谈及。

相比起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甲午战争中还有为数颇多的中国军人成为日军的阶下囚。这些人的命运,尤其是其中在日本羁押期间去世的人们的命运,则更是成了谜中之谜。

随着甲午战事的演进,中国军队的大量人员被俘事件主要发生在丰岛海战、平壤会战以及旅顺和辽东海城、牛庄之战等重要的战役中。

1894年7月25日,北洋海军济远、广乙号军舰在 ... 南阳湾丰岛海域遭日本海军偷袭,爆发了甲午海上战场第一战——丰岛海战。济远逃跑、广乙重伤退出战场后,运送中国陆军官兵的商船高升号被日舰野蛮击沉,运输舰操江无力抵抗,成了日军的战利品。操江舰管带王永发及72名海军官兵是那场战争中最早一批被俘虏的中国军人。

对待敌方俘虏,当时日军首先采取的是运回本土看押的方式。为了在日本国民面前炫耀战功,操江舰的中国俘虏一度几乎成了日军的宣传品。运输战俘的军舰抵达佐世保时,船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尔后日军又强迫中国俘虏在街头 ... 示众,使之 ... 各街,游毕放收入监,以示 ... 。

1894年9月15日,中日两国陆军在 ... 北部重镇平壤爆发激烈的大兵团会战。因为粮弹不继,驻守平壤的中国军队于当天午夜冒雨弃城北撤,中途遭到日军伏击,伤亡惨重。突围途中大批中国官兵或因迷路,或被包围,或是受伤,成为日军的俘虏。根据日本军史记载,被俘清军中,47人因为试图逃跑被日军斩 ... ,25人因为伤势过重死去,3名在羁押期间因病死去,其余608人经由海运送去日本。一名被俘的中国军官曾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真实再现了战俘的悲惨境遇:

……两手背缚,发用绳联。十八日申刻,始发给饭团一握,舌为匕箸,膝作杯盘,俯首就餐。忽尘埃上坠,泥沙兼半,口难下咽。渴极频呼,仅给臭水一滴。如是者二十余日,忽称送往伊国。足无整履,身少完衣,由中和至黄州,奔波百余里之遥,不容喘息。九月初八日在江口上船,如入陷阱。坐卧不出寸步,便溺均在一舱,秽气熏蒸,时欲呕吐。十六日至日本广岛下船,狂奔十余里,立毙数人,始登火车。十七日到大阪府,住南御堂厂舍。鸟正飞而入笼,蛙欲怒而在井。一日三餐,入口者无非霉烂萝卜。数月间遍身尽是腌脏衣服。似僧而有发,如道而无冠。月暗风凄,频洒思家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