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傅恒戴绿帽子?私生子福康安?乾隆:朕冤枉!

Aug2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给傅恒戴绿帽子?私生子福康安?乾隆:朕冤枉!

  在这个夏天,《延禧攻略》无疑是最火爆的电视剧。可每天只更新两集,远远无法满足粉丝的需求。近日,有人发现越南的视频网站也可以观看该剧,而且进度上比国内还要领先十集。如获至宝的观众当然不会放过,熬夜看完不说,还剧透了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尔晴被魏璎珞干掉了!对此,网友们纷纷调侃:「没想到尔晴死在越南」,扮演者苏青也调皮地评论道:「越南的盒饭不好吃,还是故乡好啊!」

  绿油油的帽子

  在剧中,尔晴是富察皇后弟弟傅恒的妻子。在皇次子永琏忌日当天,为了报复丈夫,他勾引了已经醉酒的皇帝。

  当听见屋内传来女子的呼喊声,李总管并没有阻止,以为是寻常的临幸宫女,他还要求其他太监也不要进去,怕坏了好事。

  等到乾隆醒来,发现中了尔晴的奸计,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后来尔晴怀孕,生下了福康安,傅恒莫名其妙当了「爸爸」。虽然知道隔壁老王是当今圣上,但也无能为力,只好认下这个儿子。更有趣的是,反转还在后头,原来孩子的父亲不是乾隆,是傅恒的兄弟,换句话说,傅恒头上的绿帽还不止一顶…

  数百年来,只要提到乾隆,野史一般都会写他和傅夫人偷情。就像说到孝庄,就要写下嫁多尔衮;说到顺治,就要写出家当了和尚;说到雍正,那更多了,比如康熙原本要传位十四阿哥,结果雍正下了黑手,将「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传位于四阿哥」。还说雍正是被吕四娘砍死的,在泰陵地宫的棺椁内,放着一颗金头,因为原有的头颅被刺客拿走了。至于晚清,野史的说法就更离奇了,什么咸丰皇帝纵欲过度,被圆明园「四春」榨干了身体;什么同治皇帝寻花问柳,最后得梅毒而死;还说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的私生子,所以当上了皇帝……

  《延禧攻略》中,乾隆临幸尔晴的桥段当然是根据野史改编的。但是在传统的野史里,是乾隆看上了傅夫人,而不是傅夫人主动投怀送抱。比如蔡东藩的《清史演义》是这样写的,说有一天乾隆陪着皇太后逛园子,所有嫔妃、公主、命妇也都跟着,无意间,皇帝看到「独有一命妇,眉似春山,眼如秋水,面不脂而桃花飞,腰不弯而杨柳舞,真是个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于是就想:这是谁家的夫人呢?一打听,原来是傅恒的。

  此后,乾隆皇帝天天都在思念夫人的花容月貌,但又想不出召人家进宫的理由。终于,机会来了,皇太后马上要过千秋节,届时,高级官员的女眷都得入宫拜寿,这样不就能看到夫人了?千盼万盼,千秋节总算到了,酒宴上,乾隆一直给傅夫人灌酒,皇帝要你喝,也不好意思不喝呀,几杯下去,不胜酒力,乾隆就让宫女扶她到别宫休息,然后自己也离席了。过了一小时,皇后让宫女去看看夫人,宫女含笑回来,说卧室紧闭,不方便进去。皇后又问:「皇上呢!皇上呢!」话音刚落,已经能猜出大半了。当晚,傅夫人留宿宫中;次日凌晨,来到坤宁宫告辞。皇后醋意满满,说:「嫂子恭喜!」傅夫人听完,面上一热,「老脸」一红,匆匆辞去。

  正史中的蛛丝马迹

  野史为什么会说乾隆与傅夫人偷情呢?因为人们对福康安的身世颇为怀疑。《清朝野史大观》中有这样一首诗:

  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

  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

  「龙种无端降下方」呀!如果福康安是皇帝的私生子,那么乾隆与傅夫人肯定有猫腻。在乾隆朝,福康安获得的待遇远非常人可比。小时候,被皇帝养在宫中,亲自教导;长大后,官运亨通,连连提拔,位极人臣;《清史稿》记载:「福康安即傅恒子,并封郡王,异姓世臣,被恩最渥。」《郎潜纪闻二笔》记载:「福文襄屡出筹边,功在社稷,其生平所受恩宠,亦复空前旷后,冠绝百僚。」连乾隆自己都说: 「朕之待福康安,不啻如家人父子。恩信实倍寻常。」晚年,福康安破格封为贝子,在平苗战场去世后,乾隆又下诏:

  「福康安着晋赠郡王职衔,赏内帑银一万两,经理丧事,并赏给陀罗被。仍着于伊家宗祠之旁,官为相度地基,建盖专祠,以时致祭,用妥忠魂。并推恩伊父傅恒,亦追赠郡王爵衔,其子德麟著加恩晋袭贝勒。派固伦额驸丰绅殷德迎往奠醊,带同伊子德麟驰赴前途,妥为照料。俟入城治丧时,朕必亲往奠酒。所有任内降革罚俸处分俱着开复,其应得恤典并着该衙门察例具奏,以示轸惜勋劳,有加无已至意」。

  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这可是清廷宗室才能享有的待遇。等灵柩运到京城,耄耋之年的乾隆还要亲自去给他奠酒。种种礼遇,尤其是封郡王的,让人联想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那么在正史中,有没有依据能够证明此事呢?有的,但都不是什么过硬的铁证,很容易被人驳倒。

  比如这个封贝子、封郡王,乾隆不仅封福康安为贝子,顺带着把他爸爸傅恒也追封了。嘉庆元年五月,太上皇下旨:「福康安已晋封贝子,并赏戴三眼花翎,恩无可加。因念其父傅恒宣力有年,屡着劳绩,未得身膺贝子封爵,向来宗室袭封王爵,如其父未经封王者,例得追赠。傅恒着加恩照宗室追封之例,晋赠贝子。」

  但是,封了郡王就能够说明他是私生子吗?实则不然,乾隆说过了,福康安平廓尔喀、平台湾省,功劳太大,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奖励他了,所以就赏赐王爵。非宗室封王,在清朝也不是第一次,有先例的。清太宗在位时,额驸扬古利跟随皇太极征讨 ... ,于崇德二年阵亡,为了褒奖他的功绩,清廷追封为武勋王。福康安是富察皇后的亲属,与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和扬古利一样,勤勤恳恳,死在了前线,最终破例封个王也说得过去。福康安的谥号是「文襄」,与扬古利的「武勋」正好对应,一文一武,挺和谐的。

  还有观点认为:福康安没有成为额驸是证据之一。乾隆二十五年,福康安的哥哥福隆安娶了和硕和嘉公主,成为皇帝的女婿;而福康安深受龙恩,屡立大功,却没有娶皇帝的女儿为妻,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适龄的公主吗?让我们查查乾隆所有女儿的出生年龄吧:

  · 皇长女:生于雍正六年,夭折。

  · 皇次女:生于雍正九年,夭折。

  · 皇三女:生于雍正九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 皇四女:生于乾隆十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 皇五女:生于乾隆十四年,夭折。

  · 皇六女:生于乾隆十六年,夭折。

  · 皇七女:生于乾隆二十一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 皇八女: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夭折。

  · 皇九女:生于乾隆二十三年,下嫁札兰泰。

  · 皇十女:生于乾隆四十年,下嫁丰绅殷德。

  福康安出生于乾隆十九年,由上表可知,他和皇七女、皇九女年龄相当,前者生于乾隆二十一年,小福康安两岁;后者生于乾隆二十三年,小福康安四岁。明明有合适的,为什么不嫁给福康安呢?难道说,福康安是皇帝的私生子,乾隆再怎么疼爱他,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女儿结婚吧!

  这种说法同样牵强,没有把公主嫁给人家,不能说明人家就一定就是私生子。在此之前,福康安的哥哥福隆安已经娶了皇四女,乾隆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通过政治婚姻笼络傅恒,增强爱新觉罗家与富察家的关系,婚礼过后,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乾隆不止一个臣子呀,其他有权有势的家族同样需要笼络,总共只有几个女儿,再嫁一个给福康安,多此一举,还不如嫁给其他大臣的公子,让有限的女儿发挥更大的作用。像皇七女的丈夫多尔济,是额驸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札萨克和硕亲王成衮札布之子;皇九女的丈夫札兰泰,背景也不一般,父亲是当朝名将兆惠。而且福康安结婚的时候,还很年轻,没有立下过什么特殊的功劳,乾隆也没有必要非把公主嫁给他。

  第三个理由:乾隆的诗句。乾隆三十五年,傅恒征缅归来不幸病故。治丧期间,皇帝吟诗一首,有这样的表述:「平生忠勇家声继, 汝子吾儿定教培」。你看!「汝子吾儿」,说的如此明显,毫不隐晦;私生子一事,还需要辩驳吗?其实,上篇文章我们就说过了,由于富察皇后的关系,也因为自身的努力,傅恒与乾隆的关系非常亲密,每天晚上,他们两人都要单独谈话,称之为「晚对」。基情满满的两个朋友,一方死了,另一方帮着照顾下妻儿,在古代是很正常的。更何况傅恒还是小舅子,皇帝说什么也得留意福康安兄弟几个。试想一下,如果福康安真是乾隆的私生子,他在诗文中应该避讳才是,怎么可能直言「汝子吾儿」,让外人猜疑呢?

  总之,在正史里,基本上找不到过硬的证据。官方的资料嘛,就算有也不可能告诉你的,他们又不傻。在野史中,有关的记载倒是绘声绘色,就像作者身临其境一样。但这种宫廷秘事,写的越详细、越生动,反而令人生疑,作者是怎么知道的?赵家见不得人的丑事,都被你了解的这么全,谁信呀?里面有多少东西是文人墨客发挥出来的?

  出生时间之谜

  对于福康安的身世还有一个疑点,就是他的出生时间。这个问题,史料并没有明说,只知道他可能属狗,《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本命属戌」,那这个狗年应该换算成乾隆的多少年呢?乾隆七年?十九年?三十一年?反正三十一年及以后肯定不可能,因为乾隆三十二年,福康安「授三等侍卫,洊擢至一等」,乾隆三十六年到乾隆四十一年的金川之战,福康安也参与了,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沙场。如果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福康安两岁就当三等侍卫,七八岁就跑到金川打仗,这怎么可能?

  现在范围缩小到两个时间点:乾隆七年、乾隆十九年,哪一种可能性更大?野史一般更倾向于乾隆七年,为什么呢?因为在野史里,富察皇后不是正常死亡。话说乾隆十三年东巡期间,因为不满丈夫与弟媳偷情多年,还生下皇子福康安。富察氏跑去找乾隆理论,结果被恼羞成怒的皇帝逼得落水而死。如果福康安出生于乾隆七年,那么六年后,积怨已久的孝贤皇后因此与皇帝闹翻,就显得合情合理了。福康安起着「罪证」的作用,是帝后矛盾的焦点。若出生于乾隆十九年,此时皇后已经离世六年之久,自然成不了「罪证」了,情节也要平淡很多。

  这是野史,如果从正史看,那么乾隆十九年更有可能性。乾隆三十九年五月,皇帝在上谕中说:「海兰察、额森特、福康安等,即于大雨中歼戮数贼,拆毁其碉,足以壮我军之气,而破贼人之胆,于军务甚为有益。福康安正当幼年,借此练习成人,于彼亦属甚好。」如果福康安生于乾隆七年,那么当时已经三十二岁,不可能还是幼年,乾隆再糊涂,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后来与廓尔喀交战,福康安曾与和琳、孙士毅等人作诗寄赠袁枚,袁枚在答诗中写道:「弱冠终军早请缨,旌旗所到将星明」。古人二十而冠,福康安的军旅生涯又是从乾隆三十八年征讨金川开始,两者相减,生于乾隆十九年正好符合袁枚的诗意。

  还有人说:如果福康安出生于十九年,那么他十四五岁就当三等侍卫,会不会太年轻了?乾隆朝国家稳定,人才济济,怎么会提拔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呢?别忘了,福康安是乾隆从小养大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窃奴才幼叨豢养,长沐生成」,有这层关系,十四五岁当个侍卫有什么好奇怪的?他的哥哥福隆安当御前侍卫,也不过十二岁而已。顶级的背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