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宋氏三姐妹

Apr04

大唐宋氏三姐妹

时间:2014/04/04 10:30 | 分类:唐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唐宋氏三姐妹

  历史不知是宿命还是巧合,常有许多相似之处。民国宋氏蔼龄、庆龄、美龄三姐妹,名噪一时,声及今日;大唐王朝时期,也有个宋家曾涌现出三位非凡的同胞姐妹。二者唯一的区别是,民国之宋女以嫁对人而扬名,唐朝之宋女反以甘做剩女而显身。

  唐朝的宋氏三姐妹,老家在贝州清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清河。父亲叫宋庭芬,原本生下姐妹五个,因为其中两位早卒,是故人们只记住了声名显赫的三个。这三位分别名叫若莘(音心)、若昭、若宪(早卒的叫若伦、若荀)。

  据《旧唐书》记载,宋家“世为儒学,至庭芬有辞藻”,属于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宋庭芬早早就对女儿们进行严格的儒学启蒙教育,四书五经之外,督促课习诗词歌赋。据说几个姑娘,“年未及笄,皆能属文”,十二三岁时,人人能写会画、诗赋俱佳。

  也许是特殊的家教,养成了宋家女孩子独特的品性习惯,姐妹们个个淡泊清丽,“性复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女孩子娴静,自然是好事,但接下来,父亲宋庭芬就有些不安和着急了,三个姑娘有一天齐刷刷来到父母面前,以坚定的语气道:“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我们姐仨想好了,决定终生不嫁男人,不找丈夫,希望像男儿那样,凭借我们的才艺学识,显身立名、光宗耀祖。

  大姐若莘,作为家中老大,成人后即效仿父亲,经常以儒学教导妹妹们,平时的做派形同学者教授,音容妆扮完全不见女人味。使其名动四方的是,她以非凡的毅力伏案写作,完成了《女论语》十篇。我们熟知,《论语》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形式展开,若莘的《女论语》,体例则照搬之,用前秦女经学家宣文君宋氏这个人物代替孔子,用班昭之“曹大家(音姑)”等名字来代表颜回、冉求等人物,书中所论述的,主要是女子的道德修养崇尚。为了便于传播,妹妹若昭精心为姐姐所著执笔详解,逻辑清晰,说理透彻,通俗易懂。

  居家治学笔耕的姐妹们,是如何被社会认知而彰显其名的呢?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昭义节度使(辖今山西东南和河北西南)李抱真,得知宋家姐妹异于常人的才学和志向,遂向德宗皇帝李适上表举荐。德宗皇帝将宋家姐妹一并招进宫中,当堂试其诗词歌赋文章,考问经史大义,宋家姐妹要么挥笔而就,要么对答如流,天子为之惊叹,当即厚加赏赐。鉴于宋氏姐妹不同流俗、卓尔不群的气节,皇帝没拿她们当一般宫女嫔妃看待,一律封赐作“学士先生”。自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若莘被提拔掌管宫中秘书簿籍,专门负责天子起居注的工作。

  德宗李适喜欢诗歌,经常会召臣子们来互相唱和,凡此雅聚,天子召若莘姐妹来,让她们一起参与应制创作。若莘几乎每首新作进呈皇帝御览,德宗“无不称善”。

  女儿们的杰出才华,果然帮助其父富贵荣升,宋庭芬升官做了饶州(今属江西)司马,“习艺馆内教,赐第一区,加谷帛。”任习艺馆内教(唐宫廷内侍省机构,有内教博士若干,负责经史子集讲解及琴棋书画传授),敕赐豪宅一处,月给丰厚俸禄

  宋若莘于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谢世,敕封河内郡君。

  二姐若昭造诣更高,名气最大。大姐去世后,唐穆宗让其妹妹若昭接了她的班,掌宫中记注簿籍,封拜做尚宫(宫廷女官,正五品,管后宫诸多事,北朝韩国将其照搬过去用——别哪天韩国又抢先去申遗!)

  《旧唐书。后妃传》如是说:“姊妹中,若昭尤通晓人事”,唐宪宗、穆宗、敬宗三代帝王都尊称其为先生,而后宫的嫔媛以及诸王子王孙、公主和驸马,均拿若昭以师傅相看,尊敬异常。明显,宋若昭在唐宫廷有着极其特殊而崇高的地位,享受来自包括天子在内的皇室和众臣以及宫女的仰慕和爱戴。

  《二十四廉》中专门有《若昭高洁》一篇,赞美其慧美能文、尚志不嫁、高洁冠群。

  若昭逝于唐敬宗宝历初年(公元825年),正准备按照常规下葬,敬宗皇帝觉得常规葬礼与若昭高贵超拔的身份不符,特命有关部门以国葬的规格安葬,晋封梁国夫人。

  三姐妹中,若宪的命运最为不幸,也警示了宋氏后人,无论男女,不以成家为事,立志宦海弄潮,是极其凶险的选择。若宪承接两位姐姐继续总领宫廷秘禁图籍。

  到了唐文宗李昂时期,皇帝好文,若宪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善于谈论时政、应答奏对,文宗格外欣赏,引作重要幕僚。谁知因此而肇祸。

  唐文宗大和中期(公元830年前后),中央禁军首领王守澄握有实权,拉拢郑注、李训二贼子,污蔑构陷宰相李宗闵,欲取而代之,为达目的,支使驸马都尉沈翊来结交贿赂若宪。文宗听信谗言,大为光火,不问青红皂白,将李宗闵和沈翊一块儿收拾,“幽若宪于外第,赐死”,株连到若宪弟弟侄女等连坐遭贬一共十三人。后来贼子李训罪恶败露,文宗方明白自己被蒙蔽,若宪是被冤枉的,死得可惜,然悔之晚矣。

  宋家三姐妹若莘、若昭、若宪,历经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新旧《唐书》均传列后妃中,显然,是将其都当做皇帝的女人看。但三姐妹虽身处深宫,名列女流妃嫔,但从未侍寝,一直凭才华立足,不以姿容艳体邀宠,朝野荣之、臣民共赞,家族美名传之后世。《二十四廉》称:“夫以女子而能传家学,显亲扬名,久历官职,恩遇独隆,诚可谓超今迈古已。”

 

  需要额外提及的一个情况是,《新唐书。后妃下》在叙写罢三姐妹的非凡志向和成就后,专门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庭芬男独愚不可教,为民终身”。宋庭芬的儿子们都朽木不可雕,终身平庸做老百姓。作者仿佛是想说明,自中晚唐开始,我泱泱华夏便已呈阴盛阳衰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