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为之美,恶矣;皆知善为之善,斯不善矣。究竟怎么理解?

Sep2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天下皆知美为之美,恶矣;皆知善为之善,斯不善矣。究竟怎么理解?

这是道德经中比较难理解的一句话,因为老子自己没有给出解释,后人的理解也只能是「妄说」和揣测。

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吧。

(一)直译

「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就是丑了,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就是不善了」。

这句的语言很浅,但道理很深,甚至让人感到费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美就不美呢?就像林志玲女士,大家都觉得她漂亮,实际上好像也挺漂亮的(^_^),或者说「孝敬父母」,大家都觉得是善,实际上好像也挺善的,并没有走向反面,确实不好理解……

(二)个人理解

我理解的这一句,可能老子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大家都认为是美的或善的,一定是把某个具体的人、东西或行为当成美的或善的了。」

抽象的东西只能用心灵和直觉去理解和评判,只要提出了具象化的标准和参照物,就一定会出问题。举个例子:

我觉得最典型的就是这个「孝」!在读《论语》时就深有体会,孔子在这一点上非常的注意,凡是抽象的东西,他绝对不会随便的去下一个具体化的定义,就像每个人来问「孝」(问「仁」也一样),得到的答案绝不会相同。

比如他会对有的人说,别随便给父母「甩脸子」就是孝了(「色难」的色,指的就是脸色),对另外的人又会说,你小时候生病时父母是什么样的心情,长大了对父母也能有一点儿同样的心就是「孝」了(父母为其疾之忧)……

为什么孔子不直接给「孝」下个定义呢?因为孔子很清楚,像「孝」、「仁」这些东西,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根本就不能进行具体化和量化,一旦具体化了,同时也就被僵化了,凡是僵化就一定会走向反面!为什么?

因为心灵的本质是灵活而自由的,或者说,也只有自由的心灵才能生发出真正的「道德」和美好的情感。

这就像,在母亲节时因为心疼和感恩母亲而发自内心买了点儿礼物,和被学校老师「要求」而被迫给父母买了礼物的区别。

后者虽然有了行为,但因为未必发自内心,也就无法评价善恶。这个孩子把礼物交给父母时,可能还在埋怨老师干涉了自己花「零花钱」的自由,心理可能还在诅咒父母呢,你能说这是善?

(三)进一步感悟

回到正题,这一句的题眼可能并不在美丑、善恶上,而就在于这个「天下皆知」!

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大家都说好,或者都说不好的情况出现?先不说这背后有没有阴谋策划的人,就是这个现象本身,通常也代表了人们认识问题的某种简单化和肤浅化……

就像小孩子认为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坏人一样,这种对美丑善恶的「集体认知」,一般都有个具体的「靶子」,反应的都是人们片面的、「脸谱化」的判断。

到这里,可能你会说,认识不准又能怎样呢?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子说了,这里有恶!后果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要严重的多。

不幸的是,这个预言在几百年后的汉朝就被言中了。

当时的儒学,实际上已经被一帮半吊子儒者给僵化了,汉朝的「孝」是被写进法律的,守丧三年等规定几乎是硬性的,很多行为准则也都规定的非常细。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否行为上都做到了就是「孝」?有个叫王莽的人就钻了这个大空子,为了撺掇王位,这个人的前半生可谓是孝子贤臣的典范,行为上处处注意,自我要求极高,百姓口碑极好,最后几乎是被「全天下人」推上的王位,是个典型的「天下皆曰善」的人。

不过历史马上证明了他不行,上台之后一系列政策搞的民不聊生,动乱四起,被推翻后,老百姓恨的拿他的头踢球,割下他的舌头炒菜……问题是,早干嘛去了?

「人无善恶,善恶存乎一心」,是否符合美与善,关键看发心,甚至就看对「当下这一念」的把控,这事儿绝对私密,一般只有自己最清楚。

因此,如果有好多人都说某个特定的「人」是善的,恐怕有问题,要警惕!

孔子就说过,如果都说一个人好,我得自己看看,如果都说一个人不好,我也得自己看看(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四)总结一下

这句中的「美」,说的不是美丽,而是美德。能被天下人都知道的美德和善行,恐怕有炒作的嫌疑,甚至可能包含着险恶的用心。就像王莽,无论他的行为上把「忠、孝、节、义」做的多么尽善尽美,也掩盖不了一颗「撺掇政权」的祸心。

老子这句就是想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一颗省察、独立的心,不要人云亦云。

整句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果天下人都认为某种行为(或某个人)是(有)美德,要警惕恶的用心藏于其中;都认为某个行为(某个人)是(有)善行,要想到可能有不善的动机藏于其里。」

(五)对我们自身认知的反思

从道德经中,我们不难悟出:

1、一颗真心本身就具足了全部的美德和善行,只要回归它、守住它、不去损它就可以了。最多扫清一下障碍,比如贪欲、愤怒和各种烦恼障碍等,根本无需进行学习和教育,任何硬灌进去的东西都没什么意义,哪怕你教育的内容是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2、评价人甚至不能看他做了什么,只能看发心。当然,用眼睛都能看出来做恶的就不用说了,那是司法判决问题。

可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出现了:

发心,无相无形的,本就是最难看到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我们又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如何才能辨别其他人内心的真假?不看行为,又该拿什么来评价一个人呢?

绝对的分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 就是:要观察一个人无意间表露出来的情感细节。尤其是他对待最亲密的家人的情感和态度。

我总觉得,如果当时汉朝当政的是张居正一类的政治天才,一定不会让王莽篡位成功,因为他犯了一个在真正的儒者看来非常致命的错误:亲手处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而他的儿子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误呢?就因为打死了一个家奴。

我们不能以现代人「人命关天」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情,那可是奴隶制社会后期的汉朝,即使在这之后的魏晋时期,家奴的命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人命,典型的故事有个富豪家里的 ... 陪客人喝酒时,客人如果不喝就要被处死,有个客人好奇想看看真假,就是不喝,结果连 ... 了三个女孩……

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王莽处死了自己的儿子,只能说明他不希望自己的名节有一丁点儿的污点,先不说是否居心叵测,至少他不是一个心中有真爱的仁者。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王莽是坏人。那样的话,人又有善恶了。可以说所有灵魂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灵魂可能会被欲望和情绪蒙蔽,也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指的都是这些错误的选择而已。

能够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念,不让自己的心被环境和情绪引导,而是时刻用一颗坚定的「正心」去引导自己的行为,善者随之,恶者去之,就是第一等的人,修心就是这么简单。

仅为拙见,与朋友共享!

其实就是佛陀所说的「分别心」,人不应该有分别心,一旦分别心生起,善恶就出现了。

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即万物都是平等的,这平等在美的体现上也是等同的。它们本无分别,有分别的只是我们的心。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所以佛陀告诫我们:要放下我执,万千生命就都是平等的。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只有站的高了,眼界宽了,以道的角度去看,万物为一,就是庄子的齐物论。

我来大白话说

大家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恶矣

美或不美不是谁或者大众来评判的

当大家都觉得美的时候

这 就有了标准

有了标准就区分了美或者是不美

就有了好与坏

就有了孝与不孝

就有了善与恶

这是不好的

我好像有点解释不下去了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几句话的确难解,从而使第二章成为《道德经》非常费解的一章。

自古以来最流行的解释之一以为这是说美与丑,善与恶共存并生,有正面必有反面,正反两方相互依存,所以不应选边站,不应该有分别心。例如,王弼就将这几句话理解为:「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亚心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徧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徧举之明数也。」

但既然观(概)念都是成对出现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对照的,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接着在同一章中大力赞扬圣人之治呢?难道非圣人之治就不能与圣人之治成对出现,相互依存,相互对照吗?难道随众而行就不能与循道而行成对出现,相互依存,相互对照吗?老子为何老是劝大家二选一呢?

既然有人处无为之事,就有人不处无为之事;既然有人行不言之教,就有人不行无言之教;既然有人万物作焉而不辞,就有人万物作焉而辞之;既然有人生而不有,就有人生而有之;既然有人为而不恃,就有人为而恃之;既然有人功成而弗居,就有人功成而居之。既然认为前者好,后者当然就是不好了。那么,老子为什么选边站、有分别心呢?为什么不坚守中立或超越美丑、善恶?难道老子是在自己批判自己?或者老子并非得道者?

又有解释说这是指统一美丑、善恶标准就是不好,强行推行一个统一的或绝对的美丑、善恶标准更是恶。但原文是「天下皆知」,不是天下共识。而且,自古以来天下对美丑、善恶标准真有过共识吗?犹其在《道德经》成书时,正是所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时期,谁也不服谁,能有这等共识吗?又何来统一美丑、善恶标准?又有谁能强行推行一个统一的或绝对的美丑、善恶标准?即使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也只是在 ... 控制、行政管理、文字、货币、度量衡及道路、车轨等方面得到统一,并没有听说在美丑、善恶的标准上得到了统一。既然如此,老子要批判这样实际上并不存的事情,岂非是无的放矢?

但又有解经者会指出「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和「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 不就是王候定下美的标准所带来问题的例子吗?其实纣王并没有定下或推行什么美的标准,他只是因为权势过大,在无人能劝阻得住的情况下才能有所谓的长夜之饮,其国内许多人要么出于讨好,要么出于畏惧,要么出于趁机放纵一下才纷纷跟风的,而且也并不是大多国人都认可纣王的行为,只是敢努不敢言或敢言而无效而已。同样地,楚王也没有定下或推行什么美的标准,他只是有一种特殊的个人爱好罢了,宫女和大臣们要么出于讨好,要么出于畏惧才跟风的,大多数人并不见得真心认同这种癖好。说到底这两个例子正好反映出不受制约的巨大权势所带来的坏影响、坏风气。问题的实质用现在的话可以说就是绝对权力导致绝对 ... 。而这也正是《道德经》一书包括第二章所针对的社会病根和病征之一。

既然这些的解释都说不通,是否说明流行的解读有人们不知的硬伤呢?也许老子根本就不是说什么美丑、善恶,更不是说其标准以及标准统一和标准强推问题。

其实,「美之」和「善之」中的「美」字和「善」字应该不是名词而是名词作动词(或作动名词)用,正如第一章的「玄之又玄」的玄字是名词作动词是一样的。而这个「美」字在此是赞美的意思;「善」字则是示好的意思。而「美之」和「善之」中的「之」字是代词,指赞美或示好的对象。

「为美」和「为善」的「为」字表示目的(介词),即赞美或示好的目的。而「为美」和「为善」的「美」字和「善」字就是赞美人或向人示好的目的。也就是说赞美人或向人示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好感,得到别人赏识和优待。简单地说,「美之为美」和「善之为善」就是讨好、巴结、趋附有权有势者,为的是能生存下去并获得优待。

如果这种事情只是个别现象还好,但是到了「天下皆知」的程度,问题就大了。这说明从家到天下的各个层面的治理都出现这样的病症,这应与以区分贵贱尊卑的严格而僵化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文化有密切关联。所以老子才会说这就是可恶了 (斯恶已);这就是不善了(斯不善矣)。

我们也可以从与此章对应的卦象组来看如此解读的依据:

(《道德经》各章对应的卦象组可看:碧海一:八卦九象和《老子》的创作 ... 、分章及章序)

第二章的卦象组:左离右艮

本章所涉及的一对卦是离卦面对艮卦(左离右艮)。离卦的常用象征物是火,有依附, 依赖之象(据说是火不能自燃,而必需依附在燃料上)。而讨好、巴结、趋附有权有势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他人的严重依附,甚至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这个联想一下上述宫女与楚王的关系就清楚了。而艮卦的常用象征物是山,可象征刚正不阿,自立自存。

而且从离卦与九型人格的对应者2号来看(参见上面所列之文章),2号的主要特征就是讨好(flattery)。而且,2号的主要困境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好感;1号的主要困境是将争取得到他人的肯定看作是最重要的事。 -- 这些可参看海伦·帕尔默等人的九型人格书。

可见,老子是因为从此卦象组的意象得到了创作灵感而写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样的章句的。只是由于确实是太省字了,大家都看不明白,只好靠蒙了。

那么以下的几句又与头两句有何关联?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

「有无相生」是主句,说出大道运作的原理: 有无平等互生。有与无既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平等互利、互本互根;谁也不是主宰者。这就为合理的官民关系、上下关系找到了根本依据。因而这个「道」理也就是本章头两句所作出的是非判断的依据,也将是全书其它章句所作的是非或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当然这样的判断是非常理想化的。

其余几句只是举一些特殊的例子来对这个「道」理作些形象化的描述(可惜这样做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误解):

难易相成: 难易相互形成。在一定条件下,难的转化为易的,易的转化为难的,难说那个更重要。第六十三章就有难易相互转化的论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长短相较:「较」字在此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一较长短的较。较量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原来胜的转为负,原来负的转为胜。比如选举计票时,你胜我负,你负我胜,大家都有机会。

高下相倾:这个「倾」字是翻转的意思。上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上转为下,下转为上。比如玩跷跷板的双方,此上彼下,此下彼上,大家都能上能下,机会平等。第七十七章也谈论「高与下」的问题:「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音声相和:「声」字在此指回声。在一定条件下,声音可产生回声,回声作为声源可产生新的回声。声音与回声一唱一和,一和一唱,主次互换,都不是主宰。

前后相随:在一定条件下,在前的与在后的关系发生转换。比如玩旋转木马,每一只木马既是领导者又是跟随者,大家都不要自负,也不必自卑。

===========================

基于上述的大道运作的原理,得道的圣人就会按以下的方式爱民治国: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因此,圣人成事而不搞强迫),

行不言之教 (引导民众但不靠命令),

万物作焉而不辞 (容许其自然发展而不妄作评判),【注: 辞字原指辩讼的话,在此的意思是评头论足,即妄作评判】

生而不有 (让其得到生养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 (施予而不期待回报),

功成而弗居 (功成却不居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因为从不居功,功德永在)。

================================

有意思的是,如果将这些圣人爱民治国的方式的描述与部分九型人格2号的第一健康层级:不求回报的利他主义的描述以及部分1号第一层级:睿智的现实主义者的描述相比较,就会发现相似度较高:

1号:

「非常健康状态下的第一型人拥有最为清晰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在世界中最恰当的行为能力,使别人想以他们为指南。如同对自己的宽容大度一样,非常健康状态下的第一型人对他人也很宽容。通常人们使用「宽容」这个词时,常意味着「放任」,亦即任由别人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但事实上,「宽容」与「放任」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宽容是尊重不同的意见,尊重善意且消息灵通人士提出的看法。非常健康状态下的第一型人能以他人容易听得懂的方式宣讲真理,而他人也不会觉得第一型人的理想是一种威胁。他们是如此地相信真理的现实性与先验价值的客观性,认可别人拥有犯错误的权利。他们对道德秩序非常有信心,所以能容忍别人不断地出错,因为他们坚信,真理最后总会胜过谬误。他们之所以坚信真理总会胜过谬误,是因为他们坚信真理就是现实的本质。这就是他们既能彻底地奉行现实主义,又能保持聪慧的原因。他们的智慧能超越理性,能够包容非理性,使二者兼容。他们能看透事物运行的真实秩序,所以总能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2号:

"在最佳状态下,健康的第二型人出奇地无私和利他主义,尽力奉献给他人一种真正无条件的、持续且无牵绊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使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利益,也不要求别人报答。「获取报答"在他们的爱中不是关键。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善与好,也不会四处张扬自己的作为。他们的公正无私能让他们清楚地看到别人的真实需求,而不受自我或自己被伪饰的隐秘需求的干扰。待人接物越是谨慎,就越是谦虚; 在生活中,众人给予权力越多,自己的需要就越少; 越是不刻意寻求他人的爱,他人就越会爱他们。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持久的、利他主义的爱的层级,但健康状态下的第二型人做到了,且不会四处张扬。虽然他们很谦虚,从未认为自己如此重要,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是那么接近圣徒。」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九型的描述引自唐.理查德.里索和拉斯.赫德森合著的《九型人格 - 了解自我洞察他人的秘诀》一书】

这两句话讲的是自然多样,美善多元的道理。道有矛盾对立两方,相辅相成。一方极端,物极必反。

要点是三部曲:1、树立标准:美之为美和善之为善。2、标准推向极端:天下皆知。3、走向反面:斯恶己,斯不善己。

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的意思是以某种美和善的标准为美和善,不符合标准的就是丑恶。比如,以皮肤白为美的标准,那么黄皮肤,黑皮肤就是丑。信上帝高贵,其他信仰低贱。上海人聪明,外地人相对就是蠢。富二代白富美,穷小子黑穷丑。 ... 儿救母的是大善人,终生不嫁的是贞洁烈妇。捡到一分钱就交警察叔叔的是好学生,不交的就是坏孩子。捐一个亿是大善人,以下的呵呵。

美和恶的分别心和标准化是人类审美伦理观念不同造成的,是普遍现象,各地各国标准不一,虽然有歧视,但不是什么大事。

推广标准到天下皆知的极端,就走向反面,性质变了。比如少数女人缠足无所谓,若天下妇女以缠足为美,必有人间惨剧。人人都缠足,天下皆是群丑。天下皆知需要权威提倡,甚至统治者暴力推行。满清统治者以男子留辫子为美,强制天下人都剃发留猪尾巴,留发不留头,扬州七日,嘉定三屠,罪大恶极。一神宗教,种族歧视,美国推行民主人权,都是一个标准,天下皆知这个路子。

老子为什么不说美之为美是丑,而是说是恶呢?就是因为这种天下一律的极端思想是导致人类相互 ... 戮的根源之一。

老子主张有无相生,反对是消灭异己对立面的极端思维。天下消灭了丑,全是美,这必是大邪恶。不管怎样的思想,不管什么善行,只要一统天下就是邪恶思想,伪善行为。

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事物都是相对而生,相对而成,缺一不可,一方走到极端,物极必反。美就转为丑,甚至邪恶。善会转为不善。人们对美和善的标准不应该天下一律,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所好,各有所美。对立的思想和观念相互争辩博弈,或自然和谐,或继续争辩。圣人,统治者, ... 不要干预,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人民节俭,自己先节俭。要推广节俭,必先树立标准榜样,天下皆知的虚假标准,到处宣讲的节俭运动搞不好是恶政,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