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常识题库及答案

Jun28

书法常识题库及答案

时间:2020/06/28 00:14 | 分类:资料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书法常识题库及答案

1.书法常识考试样题的答案是什么

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当文 2。“瘦金体”的创造者是( )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钟繇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 A 殷商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 4。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 )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苏轼 5。

“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欧阳询 C 颜真卿 D 李邕 6。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 A 王羲之《兰亭序》 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C 颜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 7。

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 A 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 D 元四家 8。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 ) A 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 9。

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 ) A 《张迁碑》 B 《乙瑛碑》 C 《峄山碑》 D 《礼器碑》 10。下面有一个帖不属于乾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 A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B 王羲之《兰亭序》 C 王献之《中秋帖》 D 王珣《伯远帖》 考级报考提醒: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等级报考,不要过高选择等级。

降级只能在同一档次中降级,报考高级(8-10级)者,最多降至8级,中级者(4-7级),最多降至4级,如考试水平低于上述底限,将视为未通过,不发等级证书。

2.书法理论知识试题并带有答案,谢谢,回答的好我会给加分

什么叫“力透纸背” ?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

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何谓挪让 ?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鸟"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间架有哪些要求 ?

字的间架,要求大小、长短、宽窄、斜正得宜。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

为什么不可以用指运笔?

用指力去拨动笔管,笔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动,笔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小,写小字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而且,用指力运笔,笔不踏实,写出的字也是虚浮无力的。

古人执笔有“龙眼”“凤眼”之说,是怎样执法?

所谓“龙眼”“凤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虚的说法,实际上是最要不得的。“龙眼”执法,是食指、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笔管前面,无名指的第一节节骨在笔管里面推顶,拇指右边指肉擫在笔管左面,使虎口围成圆形,用这种执法,手腕扭着,既吃力又不切实用。至于“凤眼”执法,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间,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为上、中、下三截,这样无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狭长,象凤凰的眼睛,掌心捏实了,笔尖运转就不灵活,这样执笔的人必须注意纠正。此外,有些书上还有“撮管”“提管”等说法,也是不切实用的。

《快雪时晴帖》好在哪里?

王羲之 行书 《快雪时晴帖》纸本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

3.书法常识及答案,包括选择填空问答

1、“天下第一行书”是谁的什么作品?(王羲之;《兰亭序》)2、我们经常说到“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请问者”四宝”的代表产地?(湖笔、徽墨、宣纸、端砚)3、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哪四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4、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那两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5、《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的作者是谁?(颜真卿)6、甲骨文被誉为“最早的文字、最晚的书法”,它的发现者是谁?(清/王懿荣)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8、下列哪部名帖不属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三希”(D)A《快雪时晴帖》B《中秋帖》C《伯远帖》D《鸭头丸帖》9、判断:草书是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书体。

(错)10、书法史上的“宋四家”是指哪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11、书法史的“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唐/张旭)12、下列哪位书法家不是和尚?CA怀素B智永C金农D怀仁13、下列哪位书法家没有政治污点?AA蔡襄B赵孟 C张瑞图D王铎14、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的书法大家,他曾经大力提倡魏碑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掀起了魏碑书法创作的高峰。我们的问题是:下列字号中哪一个是康有为的别号。

BA青主B ... C石庵D香光15、“蚕头雁尾”是哪一种书体的用笔特征?B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16、甲骨文发现于哪个朝代?(清代)最初发现于那个地方?(河南安阳)17、在书法上常说到一副对联“书以钟张为祖,文升秦汉之堂”,其中说到的“钟张”分别指哪两位书法家?(钟繇、张芝)18、下列古代书法家中哪一位不是以写篆书而闻名的?DA李斯B李阳冰C吴昌硕D薛稷19、著名碑帖《张迁碑》是那种书体的代表作品?(隶书)20、请说出《说文解字》的作者及其朝代?(东汉/许慎)21、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一件行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请问这件作品是什么?(《黄州寒食帖》)22、书法史上有“颠张醉素”一说,其中的“张、素”分别指哪两位书法家?(张旭、怀素)23、举世闻名的“瘦金体”是由宋朝哪位皇帝所创,请说出其庙号及姓名?(宋徽宗/赵佶)24、“似我者死,逆我者生”是我国现代哪位艺术家的名言?CA潘天寿B启功C齐白石D李可染。

4.书法常识百题有哪些

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 ... ,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

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 ... ;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

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

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

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

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

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 ... 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

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 ... 。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

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

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 ... 。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

曲直等 ... ,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墨法】亦称“血法”。

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

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

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

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 ”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

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曰:磨墨之法。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

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

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冱,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

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

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5.2011年书法常识考试题

2011年省书法等级考试书法常识考试样题 书法常识考试样题(不是范围)请将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每题的挂号内,每题10分。

(60分为通过)(书法常识通过者方可决定考生8-10级的等级)1.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当文2.“瘦金体”的创造者是(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3.钟繇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A 殷商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4.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苏轼5.“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欧阳询 C 颜真卿 D 李邕6.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C 颜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7.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A 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 D 元四家8.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 )A 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9.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 )A 《张迁碑》 B 《乙瑛碑》 C 《峄山碑》 D 《礼器碑》10.下面有一个帖不属于乾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A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B 王羲之《兰亭序》 C 王献之《中秋帖》 D 王珣《伯远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南京艺术学院 2011年3月。

6.书法常识百题

1.你了解“书法”所包含的内容吗?………………………( 1 ) 2.“书道”内涵是什么?与“书法”异同表现在 哪里?………………………………………………………( 2 ) 3.你了解“书学”指的是什么吗?…………………………( 2 ) 4.你了解什么是“书法学”吗?……………………………( 3 ) 5.什么是“书法美学”?……………………………………( 4 ) 6.“书法哲学”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4 ) 7.“书法艺术”与“书法作品”的区别是什么?…………( 5 ) 8.“书法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指的是什么?………………( 6 ) 9.“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又指的是什么?……………( 6 ) 10.请谈谈书法艺术形式的独立性…………………………( 6 ) 11.“度”与书法有什么关系?………………………………( 7 ) 12.请谈谈书法本体问题……………………………………( 8 ) 13.请谈谈有关书法艺术抽象的诸问题……………………( 9 ) 14.请进一步解释一下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与书法 抽象的关系………………………………………………( 10 ) 15.书法艺术的“模糊性”表现在哪里?…………………( 11 ) 16.什么是书法的“维性”?………………………………( 13 ) 17.怎样理解书法与社会的关系?…………………………( 14 ) 18.什么是“书法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16 ) 19.请谈谈“书法经济学”…………………………………( 17 ) 20.“书法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 18 ) 21.书法与“美育”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书法美 育?………………………………………………………( 19 ) 22.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 括哪些内容?……………………………………………( 20 ) 23.为什么要建立“国际书法交流学”?其内容主 要有哪些?………………………………………………( 20 ) 24.什么是“书法心理学”?………………………………( 21 ) 25.请谈谈书法与生理的关系?……………………………( 22 ) 26.请阐述“书法民俗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22 ) 27.书法与文字的关系怎样?“书法文字学”的主 要任务是什么?…………………………………………( 23 ) 28.“碑帖考据学”对书法有何意义?………………………( 23 ) 29.书法家为什么要懂得些碑帖鉴定学?它包括哪 些内容?…………………………………………………( 24 ) 30.建立“书法工具学”的意义及其内容是什么?………( 26 ) 31.何谓“书法人才”?……………………………………( 26 ) 32.“书法人才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容是什么?…………( 28 ) 33.书法人才成长的内部规律主要有哪几类?……………( 28 ) 34.请将“优化知识结构”说得再具体化一些………………( 29 ) 35.书法人才成长的外在因素有哪些?……………………( 31 ) 36.请谈谈有关书法人才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32 ) 37.何谓书法“鬼才”?……………………………………( 33 ) 38.书法理论人才的条件有哪些?…………………………( 33 ) 39.书法创作中是否有“灵感”?什么是“灵感”?……( 34 ) 40.为什么要重视书法信息的研究?收集信息的方 法有哪些?………………………………………………( 35 ) 41.“书法未来学”的内容有哪些?………………………( 36 ) 42.书法欣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37 ) 43.请谈谈书法欣赏的特点…………………………………( 39 ) 44.历史上往往对同一作品评价截然不同,请谈谈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40 ) 45.什么是书法作品的“神采”?…………………………( 41 ) 46.什么是书法的“气韵”?………………………………( 42 ) 47.怎样理解书法中的“意境”?…………………………( 43 ) 48.请谈谈书法的风格问题…………………………………( 44 ) 49.何为书法“意象”?……………………………………( 45 ) 50.什么是书法“风貌”?请举例…………………………( 46 ) 51.何为书法“意蕴”?……………………………………( 48 ) 52.什么是“书品”?………………………………………( 48 ) 53.何为“字格”?…………………………………………( 49 ) 54.什么是书法欣赏中的“远观”?………………………( 50 ) 55.请再对“圆识”加以解释………………………………( 51 ) 56.什么是书法欣赏中的“活参”?………………………( 52 ) 57.什么是书法的共同美?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3 ) 58.请谈谈书法的“结构美”………………………………( 55 ) 59.书法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56 ) 60.请谈谈书法与音乐的关系………………………………( 57 ) 61.简述书法与建筑的关系…………………………………( 58 ) 62.书法与中国戏曲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58 ) 63.舞蹈对书法有什么启示作用……………………………( 59 ) 64.怎样理解“书画同源”?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如 何?………………………………………………………( 60 ) 65.儒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61 ) 66.老庄思想对书法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62 ) 67.请解释“计白当黑”在书法中的体现…………………( 64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