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一身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Aug2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编号 1214 成语 孑然一身 注音 ㄐㄧㄝˊ ㄖㄢˊ ㄧ ㄕㄣ (变) ㄐㄧㄝˊ ㄖㄢˊ ㄧˋ ㄕㄣ 汉语拼音 jié rán yī shēn(变)jié rán yì shēn 释义 孑然,孤独的样子。
「孑然一身」形容孤独一个人。
语本《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吾朱传.陆瑁》。
「形单影只」、「孤苦伶仃」 典源 《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吾朱传.陆瑁》嘉禾元年,公车征瑁,拜议郎、选曹尚书。
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瑁上疏谏曰:「臣闻圣王之御远夷,羁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谓之荒服,言慌惚无常,不可保也。
今渊东夷小丑,屏在海隅,虽托人面,与禽兽无异。
……且沓渚去渊,道里尚远,今到其岸,兵势三分,使彊者进取,次当守船,又次运粮,行人虽多,难得悉用;加以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
若渊1>狙诈2>,与北未绝,动众之日,唇齿相济3>。
若实孑然4>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5>,或难卒灭。
使天诛稽于朔野,山虏承间而起,恐非万安之长虑也。」
权未许。
瑁重上疏曰:「……今凶桀未殄,疆埸犹警,虽蚩尤、鬼方之乱,故当以缓急差之,未宜以渊为先。
愿陛下抑威任计,暂宁六师,潜神嘿规,以为后图,天下幸甚。」
权再览瑁书,嘉其词理端切,遂不行。
〔注解〕(1)渊:公孙渊(?∼西元238),三国魏辽东襄平人,公孙康子。
魏明帝太和二年,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青龙元年,通孙权,权遗使立为燕王。
旋斩吴使,送其首于权,明帝又拜为大司马。
景初元年,魏命渊入朝,拒命,发兵拒魏。
二年,太尉司马懿攻辽东,渊兵败被 ... 。
(2)狙诈:伺机耍诈。
狙,音ㄐㄩ,狡猾、奸诈。
(3)唇齿相济:嘴唇与牙齿相互紧靠著。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互相依赖。
见「唇齿相依」。
(4)孑然:孤独的样子。
孑,音ㄐ|ㄝˊ。
(5)远迸:远远地散走。
迸,音ㄅㄥˋ。
典故说明 「孑然一身」源自「孑然」一词,见于三国吴陆瑁进呈孙权的奏章。
三国魏明帝时,辽东太守公孙渊谋反,与吴国密商抗魏之事。
吴主孙权为显示合作的诚意,故遣使赴辽东。
但孙权此举,却反使公孙渊害怕会立刻引发魏国来攻,于是变节,斩了吴国来使,并将首级送至魏。
孙权得知公孙渊背盟,大为愤怒,打算亲自带兵征讨公孙渊。
当时丞相陆逊之弟陆瑁以为不妥,上书劝阻道:吴与辽东距离遥远,军队长途远征,必然疲惫,恐怕难以取胜。
况且公孙渊与魏国的关系不明,要是到时候魏国发兵来援,战势将更加不利。
又即使公孙渊「孑然无所凭赖」,手下人马因畏惧征战,四散奔逃,则将导致以后很难将他们一网打尽。
陆瑁文中,「孑然无所凭借」一语是指公孙渊无外援,独力无依的情况。
后来「孑然一身」这句成语当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孤独一个人,常用在无亲无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如《聊斋志异.卷六.颜氏》:「顺天某生,家贫,……无何,父母继殁,孑然一身,受童蒙于洛汭。」
书证 01.《太平广记.卷二二二.柳芳》引《定命录》::「柳子合无兄弟姊妹,无庄田资产。
孑然一身,羁旅辛苦甚多。」
02.《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东京汴州开封府界身子里,一个开线铺的员外张士廉,年过六旬,妈妈死后,孑然一身,并无儿女。」
03.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04.《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我司马貌只是个穷秀才,孑然一身,生死出你之手。」
05.《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孑然一身,如何完得葬事?」06.《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我出了偌多本钱,买别人嫌僧过了。
何况孑然一身!」07.《聊斋志异.卷六.颜氏》:「顺天某生,家贫,……无何,父母继殁,孑然一身,受童蒙于洛汭。」
08.《镜花缘》第四八回:「我现在离乡背井,孑然一身,将来得能附骥,考个才女,心愿足矣,那里还有甚么洪福轮到身上!」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孤独一个人。
【使用类别】用在「单独一人」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在台湾省,无亲无故的,又没有成家,至今仍是孑然一身。
<02>他孑然一身,住在一间破烂的小木屋,身体虚弱多病,境遇十分凄凉。
<03>他虽在这次劫难中得以幸存,但想到自己的孑然一身,不禁对未来感到茫然。
<04>一直共患难的老伴去世了,儿女们也都各自成家,顿时他成了孑然一身的孤老头。
<05>她默默地投身于创作,从不追求名利,就如此孑然一身地走完人生,但却活在众多读者的心中。
近义词: 形单影只,形影相吊,孤苦伶仃,茕茕孑立
反义词: 五世同堂 辨识 请参考『辨识1214』 参考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