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全文翻译

Apr29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原文: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1,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2百家之说。嘉佑3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译文:     眉山的苏洵,年少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 ... 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他)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 ... 内容」。(于是他)就烧了自己的书,关门读书,五六年后就对《六经》和各个学派的学说都非常有研究。嘉佑初年,苏洵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进士的考试,成绩都在优等。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而苏轼善于写文章,(人们)把他们叫作「三苏」,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