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简介_铁木辛哥_铁木辛哥季莫申科

Nov1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铁木辛哥(1895年2月18日-1970年3月31日),全名: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苏联元帅(1940.5), ... 家。生于今敖德萨州富尔曼诺夫卡镇。1915年加入俄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的苏军高级指挥官。曾两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中文名称: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外文名称: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国籍:苏联出生地:南比萨拉比亚出生日期:1895年2月18日逝世日期:1970年3月31日职业:苏联元帅、苏联国防 ... 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两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代表作品:《伟大的功绩》《由莫斯科向南挺进》

铁木辛哥(1895年2月18日—1970年3月31日),全名: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苏联元帅(1940.5), ... 家。生于今敖德萨州富尔曼诺夫卡镇。1915年加入俄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的苏军高级指挥官。苏联国防人民 ... (即国防 ... ),西方向总指挥部总司令,获得两次“苏联英雄”称号。 铁木辛哥,1918年参加红军,翌年加入俄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共(布)。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历任排长、连长、团长、旅长、师长,率部参加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作战。战后曾就读于 ... 学院高级速成班和政治学院一长制指挥员训练班。1925~1938年先后任骑兵军军长、军区副司令和司令等职,善于把国内战争的作战经验运用于部队训练。1939年9月指挥乌克兰方面军进军波兰,占领西乌克兰。苏芬战争期间,指挥西北方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1940年5月起任苏联国防人民 ... ,积极进行反侵略战争准备,大力促进军队建设,完善动员体制,改进武器装备。苏德战争前夕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简介,曾建议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但未被采纳。战争爆发后,先后任统帅部大本营主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国防人民 ... 兼西方向总司令、西方面军司令、西南方向总司令兼西南方面军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司令,参与指挥过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等。1943年3月起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协调几个方面军作战行动,组织实施了许多重大战役。战后历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南乌拉尔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5枚。著有《伟大的功绩》、《由莫斯科向南挺进》等。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年2月18日(俄历2月6日),铁木辛哥生于鄂图曼帝国南比萨拉比亚(今属乌克兰敖德萨地区)富尔曼卡(Furmanca)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被征入沙俄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面军中的一名骑兵。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他加入了革命派,后于1918年加入红军,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铁木辛哥参加了多条战线的作战,其中在察里津(后改名斯大林格勒)的作战使他认识斯大林,两人自此结为朋友,这为他在1920年代斯大林主政时期的迅速受到提拔奠定了基础。1920——1921年间,铁木辛哥在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队中服役,他与布琼尼之后成为苏共内部受到斯大林青睐的所谓“骑兵派”的主要成员,掌握着红军的主要指挥权。在国内战争和波苏战争战争的末期,铁木辛哥已成为红军骑兵的总指挥。1930年代,他先后担任驻白俄罗斯(1933年)、基辅(1935年、1938年)、北高加索(1937年)、哈尔科夫(1937年)等地红军的总司令。到1939年,其辖制范围已包括苏联的整个西部边境地区。

在1939年与德国联合武力瓜分波兰的战斗中,铁木辛哥担任了乌克兰方面军总司令。同年,他当选为苏共中央 ... 会 ... 。由于与斯大林的密交,铁木辛哥在大清洗中未受到任何牵连。1940年1月,铁木辛哥加入苏芬战争,接替此前因指挥不力导致惨败的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任苏军总司令。在其指挥下,苏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终于突破了芬军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曼纳海姆防线,迫使芬兰于3月向苏联求和。此役令铁木辛哥的声望上升,他于5月被任命为苏联国防人民 ... ,并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铁木辛哥属于传统型将领,在其任职期间,他在红军中恢复了沙俄时期军队的严酷纪律。但与当时红军中其他一些保守派将领相比,他具有较强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在他的力主之下,红军加快了军队机械化步伐,增置了大批坦克,以应付预料逼近的苏德战争。后来的战事证明,这些措施是非常及时的。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后,斯大林接替了苏联国防人民 ... 一职,铁木辛哥调任中央方面军,指挥在斯摩棱斯克的撤退作战。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铁木辛哥成功将中央方面军的主力撤到了莫斯科,并于后来投入了莫斯科保卫战。

9月铁木辛哥赶赴乌克兰前线,指挥刚刚在基辅和乌曼被歼灭150万人的红军成功将战线稳定了下来。 1942年5月,铁木辛哥率领64万红军在哈尔科夫发动反攻,这是苏联在参战后的首次主动进攻。虽然反攻首战告捷,但随后德军猛攻了红军突出的左翼,迅速瓦解了铁木辛哥的攻势。此役虽暂时减缓了德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推进速度,但铁木辛哥还是被迫承担了未能阻挡德军进攻的责任。1941年12月格奥尔基·朱可夫将军率领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后,斯大林认为朱可夫能力在铁木辛哥之上,遂令朱可夫接替了铁木辛哥的前线指挥权。此后一直到二战结束,铁木辛哥先后担任斯大林格勒(1942年6月)、西北(1942年10月)、列宁格勒(1943年6月)、高加索(1944年6月)和波罗的海(1944年8月)方面军总指挥。二战结束后,铁木辛哥被重新任命为驻白俄罗斯(1946年3月,1949年3月)、南乌拉尔(1946年6月)苏军总司令;1960年被授予“苏联国防部总检察长”荣誉职务,1961年任国家退伍军人 ... 会主席,1970年在莫斯科逝世。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1970),1895年2月6日生于俄国乌克兰的富尔曼卡镇。1915年,20岁的铁木辛哥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西方面军当列兵.参加了战斗。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平定科尔尼洛夫反革命叛乱和卡列金之乱的作战。1918年红军成立后,他加入红军。1919年10月,铁木辛哥任红军骑兵第1军第6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在沃罗涅什、罗斯托夫、日托米尔和迈科普等地的作战。1920年8月,铁木辛哥转任骑兵第4师师长,参加了粉碎协约国支持的弗兰格尔军队和赫诺匪帮的作战。铁木辛哥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作战中立下战功,两次荣获红旗勋章。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9月17日,德军占领了大半个波兰。苏联为建立"东方战线",加强国防,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由、下令进军波兰东部。基辅特别军区的两个方面军约60万人,在军区司令员铁木辛哥的指挥下,越过寇松线,占领了西乌克兰。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侵入芬兰。芬兰依托有利地形和曼纳林防线重创苏军,苏军进攻受挫。1940年1月初,苏联组建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任司令员,准备再次进攻芬兰。

2月11日,铁木辛哥发起进攻,三天后突破曼纳林防线。芬兰战败,被迫求和。鉴于铁木辛哥在苏芬战争中指挥出色,战绩卓著,苏联 ... 特别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1940年5月,铁木辛哥被任命为国防人民 ... ,不久被授子苏联元帅军衔。此时,德国入侵苏联的危险已开始急剧增加。铁木辛哥对德军在苏联边境的行动极为警觉。苏联情报部门关于大量德军向边境集结的报告和苏联谍报人员佐尔格从日本提供的关于德军侵苏计划的报告,引起他的极大注意。他认为德军侵苏在即。1941年6月13日,他打 ... 给斯大林,要求下达边境部队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并实施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斯大林未采纳他的意见。这时德军向边境大规模集结的行动已经十分明显。经斯大林同意,铁木辛哥向各军区司令员建议,以举行兵团战术演习为名,使部队向掩护计划所规定的展开地域接近。这一建议在各军区都得到执行,但是大部分炮兵部队因在靶场进行训练而未能参加这次行动。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1941年6月21日晚,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向总参谋长朱可夫报告,据一名向苏军边防部队投诚的德军司务长供称,德军正在进入进攻出发地域,将于6月22日,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朱可夫立即向铁木辛哥和斯大林报告。

斯大林与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高级将领分析了形势之后,同意立即命令边境军区边境部队,于当夜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各火力点,于次日拂晓前将全部 ... 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予以伪装,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城市和目标地区实行灯火管制,等等。命令在次日零时30分下达完毕。这时距德军入侵苏联仅几个小时了。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包括荷兰、匈牙利和意大利军在内的190个师,共约550万人,4300辆坦克、47200门大饱、4980架飞机,向苏联西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7月9日,德军已向苏联腹地推进350至600公里。7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改组,以斯大林为首,成员有莫洛托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和库兹涅佐夫等人。最高统帅部决定将前线划成3个战区,伏罗希洛夫为西北战区司令,布琼尼为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为西部战区司令兼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此时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已到达斯摩棱斯克。德军的企图是,以强大突击兵团分割铁木辛哥的西方方面军,将其主力合围于斯摩棱斯克地区,然后长驱直入莫斯科。苏最高统帅部命令铁木辛哥坚决顶住德军的进攻。德"中央"集团军群以坦克第2、第3集团军,步兵第2、第9集团军,共29个师,在强大空中力量支援下,向斯摩棱斯克地区发起猛烈进攻。

铁木辛哥在第一线只有24个师,由于兵力武器不足,未能建立纵深梯次配置,只能在防御中建立第一线配置。西方方面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德军进攻得手,于7月16日占领斯摩棱斯克,随即向南推进,切断了明斯克-莫斯科公路。苏军第16、第20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一部共13个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陷入德军合围。苏军第13集团军4个师和1个机械化军在莫吉廖夫被围。7月13日,铁木辛哥以左翼 ... 发动反突击,渡过第聂伯河,夺回罗加切夫、日洛宾、并向博布鲁伊斯克挺进,袭击敌"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牵制了德军8个师。此后,苏最高统帅部从预备队中调拨出30个师给铁木辛哥,以对德军进行反攻。从7月23日至25日,苏军从别累伊-亚尔策沃-罗斯拉夫利向斯摩棱斯克进行反击。此役虽未取得全部预期战果,但支援了被围之第16和第20集团军的突围,并牵制了大量德军,严重削弱了敌人力量。到7月底,德军步兵损失20%,坦克损失50%。德军疾进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8月初,希特勒将首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转为首攻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德"中央"集团军群一部转而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另有两个集团 ... 向南下,插入苏西南方面军后方,从第聂伯河东岸包抄苏军,进攻基辅。

德军主攻方向转移后,苏军3个方面军对斯摩棱斯克及其南北两翼发动了全线反攻,但因兵力和武器不足,未能取得胜利。从9月10日开始,苏军斯摩棱斯克一线的3个方面军同时转入防御。持续两个月的斯摩棱斯克会战暂告一段落。此役苏军失利,但也使德军遭受严重损失,歼敌25万人,牵制德军达两个月之久,为苏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时,战役重点已转移到西南战区的乌克兰。优势德军已开始在基辅地区形成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合围。西南战区司令布琼尼元帅请求斯大林准予他撤退。斯大林不准,要求死守基辅地区,并撤消了布琼尼元帅西南战区司令的职务,转令铁木辛哥元帅接任。9月13日,铁木辛哥接管了全乌克兰苏军部队的指挥权。他立即发现德军已形成合围,局势已无法挽回。他派出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飞抵莫斯科,面见斯大林,坚决要求将部队撤出基辅地区。斯大林仍严令坚守基辅地区。9月16日,铁木辛哥元帅发现德军对西南方面军的合围已经闭合,立即下令第40、第38集团军及第2、第5独立骑兵军从东而发起进攻,以求割裂德军合围正面,击退德军装甲兵团。苏军坚决执行了铁木辛哥的命令,但未能成功。与此同时,铁木辛哥再次坚决要求最高统帅部准予西南方面军全线突围,撤出基辅地区。

次日凌晨,斯大林同意苏军突围,但为时已晚,西南方面军各部已被德军分割包围。铁木辛哥 ... 各部不惜一切代价突围、并尽其所能地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突围行动。由于指挥系统已遭破坏,难以集中大量兵力,几次突围均未成功。但是仍有15万官兵突出德军重围。基辅会战,苏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损失52万人,但为保卫莫斯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基辅会战结束后,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立即重新组建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自己兼任方面军司令员,同时迅速重建了西南方面军。这时西南战区的战事集中在顿巴斯地区。为加强铁木辛哥的力量,最高统帅部将南方方面军交由他指挥。1941年11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企图经罗斯托夫向北高加索实施突击,对罗斯托夫威胁最大的是其第1装甲集团军。为解除威胁并阻止德军突向北高加索,铁木辛哥主张用所辖的南方方面军发动进攻战役以歼灭罗斯托夫方向的德军,得到最高统帅部批准。然而,11月5日,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率先向罗斯托夫发动进攻,德国第17集团军一部和意大利军则向伏罗希洛夫格勒发动进攻以牵制南方方面军。铁木辛哥被迫实施顽强的防御作战,并在防御过程中完成进攻战役的准备。11月17日,指挥南方方面军4个集团军(其中1个集团军对付伏罗希洛夫格勒方向)和第56独立集团军开始进攻。

同日,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全力向罗斯托夫突击,苏军因气候原因而无法得到空军支援,坦克数量又不足,德军得以凭借坦克优势在21日攻入罗斯托夫。11月27日,南方方面军向进入罗斯托夫的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猛烈进攻。两天以后,该集团军的精锐师团被消灭,残部不顾希特勒的禁令而仓皇溃退。此役不仅粉碎了德军突向北高加索的企图,而且牵制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从而减轻了莫斯科方向苏军的压力。1942年春,铁木辛哥继续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在西南战略方向作战,解放重要铁路枢纽洛佐瓦亚车站,牵制了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5月12日,铁木辛哥为围歼德国第6集团军,解放哈尔科夫,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实施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突破了敌防御。得到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增援的德军稍后也向苏军发起进攻。由于战役形势判断错误、缺乏周密的协同动作、作战指挥失误和西南方面军多为新兵,苏军在5月12日结束的战役中失利,被迫再次转入防御。1942年6月,西南方向总指挥部撤销。7月,铁木辛哥出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西南方面军扩编而成)司令,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0月,调任西北方面军司令。次年2月,组织指挥西北方面军以突击之势摧毁德军杰米扬斯克登陆场,使敌无法利用北方集团军群加强苏德战场南翼。

从1943年3月起,铁木辛哥多次以最高统帅部代表身份协调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参与组织和实施许多重大战役。1943年3月至6月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的作战行动,6月至11月协调北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的作战行动。1944年2月至6月协调第1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和第2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1944年8月至战争结束协调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和第4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在1944年8月的雅两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铁木辛哥负责协调第2乌克兰方面军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行动。苏军有125万人、1.6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8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200架飞机参战,在实施合围战役同时又在复杂山林战区条件下对敌防御正面实施迅猛进攻,完全击溃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消灭22个德国师,几乎击溃全部罗马尼亚师,导致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和摩尔达维亚的解放,迫使罗马尼亚退出轴心国集团。战后,铁木辛哥历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司令、南乌拉尔军区司令、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苏联老战士 ... 会主席等职。铁木辛哥曾长期担任苏共中央 ... 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铁木辛哥共获得两次"苏联英雄"称号和许多勋章或奖章。著有《伟大的功绩》和《由莫斯科向南挺进》。1970年3月31日,铁木辛哥在莫斯科逝世。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9月17日,德军占领了大半个波兰。苏联为建立"东方战线",加强国防,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由、下令进军波兰东部。基辅特别军区的两个方面军约60万人,在军区司令员铁木辛哥的指挥下,越过寇松线,占领了西乌克兰。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侵入芬兰。芬兰依托有利地形和曼纳林防线重创苏军,苏军进攻受挫。1940年1月初,苏联组建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任司令员,准备再次进攻芬兰。2月11日,铁木辛哥发起进攻,三天后突破曼纳林防线。芬兰战败,被迫求和。鉴于铁木辛哥在苏芬战争中指挥出色,战绩卓著,苏联 ... 特别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1940年5月,铁木辛哥被任命为国防人民 ... ,不久被授子苏联元帅军衔。此时,德国入侵苏联的危险已开始急剧增加。铁木辛哥对德军在苏联边境的行动极为警觉。苏联情报部门关于大量德军向边境集结的报告和苏联谍报人员佐尔格从日本提供的关于德军侵苏计划的报告,引起他的极大注意。他认为德军侵苏在即。1941年6月13日,他打 ... 给斯大林,要求下达边境部队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并实施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

斯大林未采纳他的意见。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这时德军向边境大规模集结的行动已经十分明显。经斯大林同意,铁木辛哥向各军区司令员建议,以举行兵团战术演习为名,使部队向掩护计划所规定的展开地域接近。这一建议在各军区都得到执行,但是大部分炮兵部队因在靶场进行训练而未能参加这次行动。 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1941年6月21日晚,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向总参谋长朱可夫报告,据一名向苏军边防部队投诚的德军司务长供称,德军正在进入进攻出发地域,将于6月22日,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朱可夫立即向铁木辛哥和斯大林报告。斯大林与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高级将领分析了形势之后,同意立即命令边境军区边境部队,于当夜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各火力点,于次日拂晓前将全部 ... 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予以伪装,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城市和目标地区实行灯火管制,等等。命令在次日零时30分下达完毕。这时距德军入侵苏联仅几个小时了。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包括荷兰、匈牙利和意大利军在内的190个师,共约550万人,4300辆坦克、47200门大饱、4980架飞机,向苏联西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7月9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简介,德军已向苏联腹地推进350至600公里。7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改组,以斯大林为首,成员有莫洛托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和库兹涅佐夫等入。最高统帅部决定将前线划成3个战区,伏罗希洛夫为西北战区司令,布琼尼为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为西部战区司令兼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此时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已到达斯摩棱斯克。德军的企图是,以强大突击兵团分割铁木辛哥的西方方面军,将其主力合围于斯摩棱斯克地区,然后长驱直入莫斯科。苏最高统帅部命令铁木辛哥坚决顶住德军的进攻。德"中央"集团军群以坦克第2、第3集团军,步兵第2、第9集团军,共29个师,在强大空中力量支援下,向斯摩棱斯克地区发起猛烈进攻。铁木辛哥在第一线只有24个师,由于兵力武器不足,未能建立纵深梯次配置,只能在防御中建立第一线配置。西方方面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德军进攻得手,于7月16日占领斯摩棱斯克,随即向南推进,切断了明斯克-莫斯科公路。苏军第16、第20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一部共13个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陷入德军合围。苏军第13集团军4个师和1个机械化军在莫吉廖夫被围。7月13日,铁木辛哥以左翼 ... 发动反突击,渡过第聂伯河,夺回罗加切夫、日洛宾、并向博布鲁伊斯克挺进,袭击敌"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牵制了德军8个师。

此后,苏最高统帅部从预备队中调拨出30个师给铁木辛哥,以对德军进行反攻。从7月23日至25日,苏军从别累伊-亚尔策沃-罗斯拉夫利向斯摩棱斯克进行反击。此役虽未取得全部预期战果,但支援了被围之第16和第20集团军的突围,并牵制了大量德军,严重削弱了敌人力量。到7月底,德军步兵损失20%,坦克损失50%。德军疾进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8月初,希特勒将首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转为首攻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德"中央"集团军群一部转而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另有两个集团 ... 向南下,插入苏西南方面军后方,从第聂伯河东岸包抄苏军,进攻基辅。德军主攻方向转移后,苏军3个方面军对斯摩棱斯克及其南北两翼发动了全线反攻,但因兵力和武器不足,未能取得胜利。从9月10日开始,苏军斯摩棱斯克一线的3个方面军同时转入防御。持续两个月的斯摩棱斯克会战暂告一段落。此役苏军失利,但也使德军遭受严重损失,歼敌25万人,牵制德军达两个月之久,为苏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时,战役重点已转移到西南战区的乌克兰。优势德军已开始在基辅地区形成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合围。西南战区司令布琼尼元帅请求斯大林准予他撤退。斯大林不准,要求死守基辅地区,并撤消了布琼尼元帅西南战区司令的职务,转令铁木辛哥元帅接任。

9月13日,铁木辛哥接管了全乌克兰苏军部队的指挥权。他立即发现德军已形成合围,局势已无法挽回。他派出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飞抵莫斯科,面见斯大林,坚决要求将部队撤出基辅地区。斯大林仍严令坚守基辅地区。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9月16日,铁木辛哥元帅发现德军对西南方面军的合围已经闭合,立即下令第40、第38集团军及第2、第5独立骑兵军从东而发起进攻,以求割裂德军合围正面,击退德军装甲兵团。苏军坚决执行了铁木辛哥的命令,但未能成功。与此同时,铁木辛哥再次坚决要求最高统帅部准予西南方面军全线突围,撤出基辅地区。次日凌晨,斯大林同意苏军突围,但为时已晚,西南方面军各部已被德军分割包围。铁木辛哥 ... 各部不惜一切代价突围、并尽其所能地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突围行动。由于指挥系统已遭破坏,难以集中大量兵力,几次突围均未成功。但是仍有15万官兵突出德军重围。基辅会战,苏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损失52万人,但为保卫莫斯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基辅会战结束后,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立即重新组建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自己兼任方面军司令员,同时迅速重建了西南方面军。

这时西南战区的战事集中在顿巴斯地区。为加强铁木辛哥的力量,最高统帅部将南方方面军交由他指挥。1941年11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企图经罗斯托夫向北高加索实施突击,对罗斯托夫威胁最大的是其第1装甲集团军。为解除威胁并阻止德军突向北高加索,铁木辛哥主张用所辖的南方方面军发动进攻战役以歼灭罗斯托夫方向的德军,得到最高统帅部批准。然而,11月5日,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率先向罗斯托夫发动进攻,德国第17集团军一部和意大利军则向伏罗希洛夫格勒发动进攻以牵制南方方面军。铁木辛哥被迫实施顽强的防御作战,并在防御过程中完成进攻战役的准备。11月17日,指挥南方方面军4个集团军(其中1个集团军对付伏罗希洛夫格勒方向)和第56独立集团军开始进攻。同日,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全力向罗斯托夫突击,苏军因气候原因而无法得到空军支援,坦克数量又不足,德军得以凭借坦克优势在21日攻入罗斯托夫。11月27日,南方方面军向进入罗斯托夫的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猛烈进攻。两天以后,该集团军的精锐师团被消灭,残部不顾希特勒的禁令而仓皇溃退。此役不仅粉碎了德军突向北高加索的企图,而且牵制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从而减轻了莫斯科方向苏军的压力。

1942年春,铁木辛哥继续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在西南战略方向作战,解放重要铁路枢纽洛佐瓦亚车站,牵制了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5月12日,铁木辛哥为围歼德国第6集团军,解放哈尔科夫,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实施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突破了敌防御。得到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增援的德军稍后也向苏军发起进攻。由于战役形势判断错误、缺乏周密的协同动作、作战指挥失误和西南方面军多为新兵,苏军在5月12日结束的战役中失利,被迫再次转入防御。1942年6月,西南方向总指挥部撤销。7月,铁木辛哥出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西南方面军扩编而成)司令,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0月,调任西北方面军司令。次年2月,组织指挥西北方面军以突击之势摧毁德军杰米扬斯克登陆场,使敌无法利用北方集团军群加强苏德战场南翼。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从1943年3月起,铁木辛哥多次以最高统帅部代表身份协调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参与组织和实施许多重大战役。1943年3月至6月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的作战行动,6月至11月协调北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的作战行动。

1944年2月至6月协调第1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和第2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1944年8月至战争结束协调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和第4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行动。 在1944年8月的雅两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铁木辛哥负责协调第2乌克兰方面军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行动。苏军有125万人、1.6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8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200架飞机参战,在实施合围战役同时又在复杂山林战区条件下对敌防御正面实施迅猛进攻,完全击溃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消灭22个德国师,几乎击溃全部罗马尼亚师,导致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和摩尔达维亚的解放,迫使罗马尼亚退出轴心国集团。

铁木辛哥曾于1940年和1965年两度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他获得过的其他荣誉包括1945年获得的胜利勋章、5次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5次红旗勋章和3次苏沃洛夫勋章。

铁木辛哥元帅是胜利勋章获得者,著名的骑一集三元帅之一。战争开始时,他是国防人民 ... (国防 ... 〕,还当了几天最高统帅。很快方向总指挥部成立。他们三元帅分别担任方向总指挥。骑一集三元帅是指布琼尼,伏罗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希洛夫,铁木辛哥,他们在国内战争时期分别是威名远扬的骑兵第一集团军司令员,政委和主力师师长。苏德战争开始时又是红军3巨头。其实红军很多将领都出自骑兵,这里就不细说了。铁木辛哥首先担任西方向总指挥。但在他来得及上任之前,西方面军就被合围了。 他只赶上了斯摩棱斯克会战,虽然阻滞德军数十日,但斯摩棱斯克终于还是失守了,斯大林大为震怒,想撤换铁木辛哥,改任朱可夫。倒是朱可夫为他求情,说没有人能做得更多了,才作罢。但不久之后,铁木辛哥还是被改任西南方向总指挥。正赶上基辅会战,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铁木辛哥指挥部队重整旗鼓,稳定住了战线。1941年冬,克莱斯特坦克集群向罗斯托夫猛攻。铁木辛哥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对其进行侧翼突击。收复罗斯托夫,重创克莱斯特坦克集群。这是红军第一次大的胜利,也是克莱斯特坦克集群第一次遭到如此重的打击。罗斯托夫反攻的胜利,使铁木辛哥尝到了甜头。1942年春,他要求在哈尔科夫方向进行大规模进攻,并信誓旦旦的一再保证一定胜利。斯大林终于被说服了,在反对呼声颇高的情况下同意了铁木辛哥。然而,哈尔科夫战役却导致红军3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再次覆没。以及1942年,红军在西南方向的节节败退。斯大林从此再也不象以前那样信任铁木辛哥了。铁木辛哥被贬到西北方面军任司令员。再也没有得到重用。铁木辛哥是比较适应当时战争的。不象骑一集其他2元帅那样脱离时代。在罗斯托夫和西北方面军任上他都表现出了相对的指挥能力。但时运不济,哈尔科夫战役之后,斯大林再也不相信那群让他失望的老元帅们了,其中也包括铁木辛哥。但是,最终铁木辛哥还是得到了承认。他获得了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