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曾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 遭鲁迅坚决反对

Jul2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上海做房奴成本太高,首付都拿不出来,看来郁达夫选择在杭州置业,实在是精得很。

1932年11月10日晚,郁达夫在杭州的一间旅舍里,给爱妻王映霞写了一封信,提到重要的投资决策——“弱女子落得卖去,有一千二百元也可以了,最低不得比一千元少。这钱卖了,可以到杭州来买地皮或房子。”

郁达夫的确卖掉了他那本著名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的版权,买了这块地皮。

按那时物价,“风雨茅庐”还需4000块造房子。地皮选在一庵堂旁,从风水学角度言,这对宅主大不利。借债买新房,再靠写文章还债,成为郁达夫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

1933年4月,郁达夫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新房,而在上海的鲁迅却坚决反对他借债置业、去杭州定居的。12月30日,《鲁迅日记》中载有“午后为映霞书四幅一律云:‘钱王登遐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沙浩荡足行吟。’”这是在诗中劝告郁达夫,古时杭州暴君钱镠虽死犹在,而如伍子胥般正直之士已无处可寻,报国的岳飞至今还被冷落在坟坛,隐居的林逋也落得一个凄凉结局。高飞之雄鹰不应留恋风和日丽、整齐草丛,山坡之上长满花草势必会遮盖住巍峨之山峰。因此,还不如离开杭州,搬迁到自由度更为辽阔之土地上,任风波浩荡,去抒发自由之情感。

这首诗后来在编入《鲁迅文集》时,被明确的冠以了《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这个题目。

据建筑专家实测,当时“风雨茅庐”占地面积为1亩8分多,为砖木结构建筑。若按地皮价1000块大洋核算,当时的地价应为每亩556块大洋左右。又据经济史专家考证,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公共租界的地价极其昂贵,每亩的平均地价高达150000块大洋以上。而与地价高昂的公共租界相比,即使是水平偏低达105倍以上的上海华界地价,平均估价也达到了1428块大洋。在整个华界可用地面积64.7万余亩之中,真正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只占一小部分,大致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其余的则几乎全是农地。所以,如果此时郁达夫选择在上海做房奴,再怎么精打细算,他都要付出几乎三倍于杭州的置业费用;而且还极有可能买不到一块“熟地”,只能在秧田泥地里进行土地整理。

换句话说,在上海做房奴成本太高,首付都拿不出来,看来郁达夫选择在杭州置业,实在是精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