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的历史

Jan01

山东聊城的历史

时间:2020/01/01 10:00 | 分类:文史百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聊城,居鲁西,临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位于35°47′~37°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东西直距114公里,南北直距138公里,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

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其南部和东南部隔金堤河、黄河,并与河南省及山东省的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为邻,而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

聊城全境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

气候适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

聊城,春秋时期曾称聊邑故名,一说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

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 ... 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

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

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

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

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

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

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 ... 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 ... 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其所辖各县、市屡经变迁。

唐虞三代属兖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系齐国、卫国、晋国、魏国、赵国属地。

秦行郡县制,时境域均属东郡。

西汉初,聊城、东阿、阳谷、莘县分属兖州部东郡、冀州部魏郡,青州部平原郡。

东汉,分属平原郡,兖州部济北国,司州部阳平郡。

三国,境域统属魏地。

晋朝,分属冀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阳平郡、济北国及东平国。

后魏,分属济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阳平郡、济州部济北郡、济州部南清河郡。

齐周,分属平原郡、清河郡、济州部济北郡、司州部阳平郡。

隋初分属魏州武阳郡、贝州清河郡、济州济北郡、兖州济北郡。

唐朝,分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贝州清河郡、魏州魏郡及河南道济州济阳郡、郓州东平郡。

宋初,分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大名府魏郡、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

辽、金,分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东平府、大名路大名府、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分属东昌路总管府、冠州、高唐州、濮州、东平路。

明代,分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兖州东平州。

清代,分属东昌府,兖州府、泰安府、直隶州。

1912年,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为东临道。

1928年废道,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

1936年,境内鲁西北13县为第六区,临清、高唐时属第四区。

1940年4月,隶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

1941年6月, ... 中央北方局决定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辖7个专署。

境域分属二、三、四、六、八专署。

至建国前,专署名称隶属几经变化。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

馆陶、临清及临清镇(县级)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

1967年3月,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 ... 会。

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 ... 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8月, ... 批复同意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分别设立地级聊城市和聊城市东昌府区。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

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

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

地热资源尚待开发。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

区域划分  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16个村委会。

经济状况  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

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

农业耕地面积55.62万公顷,耕作制度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工业的主要行业有机械电子、化学、一轻、二轻、电力、医药、建材、纺织、汽车制造等。

城市风貌  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

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

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

科学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城市环境整洁清新,是山东省卫生城市。

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