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的大悲寺和大悲古寺有何区别

Jan0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海城的大悲寺和大悲古寺区别是:大悲寺是一座正规的寺院,而大悲古寺是一座居士林。

海城的大悲寺和大悲古寺的具体区别:

辽宁海城大悲寺全体僧人持不捉金钱戒律,日中一食。

僧人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10遍楞严咒,下午2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

保持佛陀制度,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始行脚。

行脚途中托钵乞食。

寺院里戒律严谨,僧人威仪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体现!大悲寺里没有功德箱,每月2场佛事(14日超拔、15日普佛,不收取任何费用)。

每年四月初八,七月十五两次皈依。

皈依居士必须背会《心经》 《大悲咒》 ,才发给皈依证书。

辽宁海城地区的大悲寺,全体僧人持金钱戒律,日中一食。

寺院里没有功德箱,每月2场佛事(14超拔、15普佛,不收取任何费用)。

每年在4月8,7月15两次皈依。

皈依居士必须背会《心经》《大悲咒》,才发给皈依证书。

僧人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10遍楞严咒,下午2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休息时间4个小时。

保持佛陀制度,每年8月15开始行脚。

行脚途中托钵乞食。

寺院里戒律严谨,僧人威仪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体现!

大悲古寺的住持不是和尚,准确说没有住持方丈,因为当家人不是和尚,是个俗家人,姓谭,是居士林的林长,和尚尼姑都听林长的安排。

我没有亲眼见过谭林长,只听过他的声音,很亲切很温和的。

听说谭林长有个女儿,现在不小了,他和老婆也很恩爱,他多少年潜心向佛,造诣很深,有意要出家为僧。

赶上他要出家的时候,老婆又怀孕了(后来生了个儿子),他自然不好在此时出家,可是他向佛的心又很虔诚迫切,于是他发心建居士林,自然起初规模是很小的,后来四众渐渐被他的精诚之心感动,居士林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我第二次去时下瓢泼大雨,中间休息的时候跟着干点活,粗略观察参加佛事的人都不少于两三千人,好天气时的盛况可想而知。

我觉得谭林长很有佛教在日本的一个很大的宗派日莲宗的创派祖师日莲的风范。

一般寺庙做佛事都是事主交一定数量的钱,和尚尼姑唱颂超拔经文,事主大多造诣不深不知道师父们唱念的是什么或所知甚少。

大悲古寺是不和任何人要钱的,给不给给多少都由事主自己说算。

更重要的是每个做佛事的人都发一本“中峰三时课颂”(名字记得不是太准确),由出家的师父们带领大家一句句一段段地全部唱念下来,经常去的一些人的佛教造诣和宗教认同感当然会逐渐深厚,所以我觉得谭林长有教育家的气度。

三场佛事中,每次从南无阿弥陀佛开始唱时调子都很慢,我觉得象爬山一样,起初是很缓很平的坡,走起来很轻松;渐渐转为阿弥陀佛四个字,节奏就变得快一些了,好象坡渐陡路难走些的样子;等到一口气念好多声阿弥陀佛,具体的唱法是第一个阿字念第三声,其余的阿字是第四声,近看就如同在直上直下的陡坡上,上面的人使劲拽,下面的人拼命推,一起在帮助中间的人往上走一样。

远观这样念唱就似利箭直线穿云天般飞速上升,一下子穿越很多境界,一直到大家都精疲力尽,声嘶力竭,唱无可唱,上无可上之时,节奏忽然缓慢,一声很平缓的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好多声,如同爬山终于到了山顶。

扩展资料:

大悲古寺典故:相传,唐王 ... 率兵东征时,曾与部将薛仁贵在这座小山顶上下过棋。

山上有副神奇的石头棋盘,石头棋子可以在棋盘上前后移动,却怎么也拿不下来。

山顶上有一块平地,称之为“脱靴顶”,是当年唐王脱靴子抖落出来的土形成的。

山上还有唐王留下的石锅和马蹄印。

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小山叫做“唐王山”而流传至今。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在这里采石开矿,山上这些遗迹已不复存在了。

在唐王山东南方的三皇山上,原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庙,唐王山大悲寺庙。

相传,唐王 ... 东征时,来到唐王山。

有一日,唐王在睡梦中,梦见 ... 大士观音菩萨点化于他,说唐王有一劫难……由于菩萨的解救而使唐王逃过了危难。

唐王回朝后,便下旨重修庙宇。

唐王山大悲寺庙,便由此而建。

参考资料:大悲寺——百度百科 大悲古寺——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