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皇帝的争议?

Jan09

清朝雍正皇帝的争议?

时间:2021/01/09 13:25 | 分类:清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雍正皇帝一生最为人争议的,是他继承王位的合法性。坊间一直流传,康熙临终前立下的遗诏,曾被人由「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此事因而成了满清王朝的一宗夺嫡疑案。

康熙的这封遗诏最近在台湾省公开展出,是否能还雍正一个清白?雍正皇帝登基的事,一向是历史疑团,据野史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病情突然恶化,传诸王子入见,王三子、王七子、王八子、王九子、王十子、王十二子、王十三子以及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八人急至御榻前,康熙下达诏书,当时身为四子的胤禛(雍正)并不在场。

及后胤禛赶到康熙所在的畅春园,三次晋见康熙问安,至夜间戌时康熙去世,由隆科多向胤禛宣读遗诏,据说他当时并无继任王位的心理准备,众王子向他叩首,他还呆立当场。但有说康熙弥留之际的遗诏,已被当时控制局势的雍正和隆科多篡改,遗诏上本为「传位十四阿哥」,但「十」被改为「于」,结果雍正成功夺位。

这个版本流传已久,成为不少历史故事的题材,当年改编自二月河名著《雍正皇朝》的电视剧,在香港播映时更掀起「雍正热潮」。不过,六月二十六日才对外开放的台湾省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展示了大量清朝内阁文物,当中包括这份清圣祖康熙所立的遗诏,完全推翻了此「改字」之说。

遗诏原文已正式曝光,当中关键之句是:「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廿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依此为据,与传闻「传位十四子」的说法明显大有出入,雍正并未夺嫡,他继承大统是出于康熙皇帝旨意,并无添加两笔,将「十」变「于」 。

雍正的清白可谓得来不易,因为遗诏是混杂在清朝内阁大库档案中,曾经险被一把火烧清,幸被台湾省大学前校长傅斯年一手救回。内阁在清朝是庶政中心,大库收藏诏敕、题表奏章、史书、黄册等文件,但历代皇帝均没有设专员管理,因此损毁严重,至宣统元年,更因库墙倒塌,大批档案准备将之烧毁,幸得学部参事罗振玉阻止,辗转交给历史博馆筹处,及后又因欠缺经费,被分装成八千个麻袋,以银洋四千元卖给北京同懋增纸厂。

在险被误当废纸处理掉之前,罗振玉以一万二千元赎回,最后在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后来成为首任台湾省大学校长)奔走下,由中央研究院购入,成为研究明清历史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由于档案在初步整理时,并未料到会寻到「宝」,以致当年中研院曾流传一则笑说,当时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李济半开玩笑的说:「难道在这批档案中,找到满清不曾入关的证据吗?」 事后证实,这批档案确实解开不少历史疑团,在全部共计二十一万一千九百一十四件档案中,不但发现雍正夺嫡并非史实,还发现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年轻时高中科举进士第二甲第卅六名的小金榜,以及清朝围剿郑成功的诏书等。

虽然康熙传位雍正的遗诏公开,打破「十」被改「于」的说法,但仍有历史学家指出,此备受后世争议的继位事件中,仍有疑点。例如隆科多是这宗疑案的关键人物,康熙去世时他肯定在场,雍正继位后,为何绞尽脑汁要置他于死地?康熙晚年贴身侍赵昌,常传达康熙的命令,最终亦难逃雍正毒手。

另外,康熙死后葬在东陵,雍正则长住圆明园,另建西陵,似乎要远远躲开父亲。历史学家认为这类悖于常理的举止,反映迷信思想浓厚的雍正,可能自愧做了对不起父亲的事,故不排除雍正确曾改遗诏,只不过手段不如民间传说般单纯。

参考资料转贴自Cyber X-files 之前一直有传说是改诏书,后来发现诏书根本与传说中的字句不同,所以又认为合法,如下: 民间传闻冤枉雍正在众多档案展品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康熙的传位遗诏。民间野史盛传雍正暗中将康熙传位遗诏中“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并夺取帝位。

但此次展出的康熙传位遗诏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遗诏清清楚楚写的是:“皇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一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说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康熙传位遗诏实是民间传闻。 清史研究中的最大谜案之一是有关雍正(胤禛)继位的问题。那种观点认为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篡夺皇位阴谋。

最近,皇室后裔发现雍正确系篡夺皇位的新证据。据北京科技报报导,近日,上海学者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在专业期刊《史林》上撰文指出,根据对有关史料的重新解读,发现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所谓「八人同受面谕」是雍正后来的伪作;现存「遗诏」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著名清史专家王钟翰曾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满文《康熙遗诏》进行考证,王钟翰证实,原件是残缺的。在这份满文的《康熙遗诏》原件中,并没有「皇四子……继位」的内容。也没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这最重要的一句话。台湾省中科院史语所精通满文的清史专家李学智,对目前所见的所谓《康熙遗诏》进行了考证。

据他判断,全部是康熙去世三日后,由胤禛伪造的。李学智指出,在伪造遗诏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隆科多「票拟」 (即起草)遗诏的事实。可见,康熙去世时,胤禛、隆科多并没有能拿出遗诏来,是隆科多抢先「口述」康熙留下由皇四子「继承大统,即皇帝位」的「遗言」。而且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又是隆科多一人在雍正命令下独自起草了《遗诏》,十六日宫内宣读的虽然是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但底本却出自隆科多之手。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据史料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9点左右「宾天」的,而在临终这一天的凌晨1至3点间「急召」胤禛。

而胤禛到达畅春园之前的上午7点左右,康熙已将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宫,宣布了「皇四子人品贵重……着继皇帝位」的决定。但这些都是雍正在当了皇帝 7年之后,才突然举出的证据。金恒源认为,如果确实存在康熙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当众宣布「四阿哥继位」一事,以胤禛的一贯为人和即位合法性斗争的惨烈程度,胤禛断无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7年以后再作宣布。所以,答案只有一个,「八人同受面谕」一说完全是雍正、张廷玉等人编造的伪证。

金恒源指出,太平盛世的皇帝大行之礼非同小可,新主必要与皇子、重臣会同礼部仔细研究方案,选定吉日隆重举行,但是胤禛、隆科多急不可耐匆匆举行康熙大殓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把皇子、大臣马上召进宫来。

一旦进宫,在隆科多严密监控下,只能俯首就范。至于到底是怎样呢?只有当事人知道.后人只能从遗物,遗迹上推断,所以到底真相是什么,还有待商榷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