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承蜩文言文

May06

佝偻承蜩文言文

时间:2020/05/06 06:09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古文翻译:佝偻承蜩

【原文】(选自《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蝉),犹掇(duó,拾取)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都是古代的极小重量单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译文】孔子前往楚国,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

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 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

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注意力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注释】1.佝偻:脊背向前弯曲。“佝偻者”即驼背的人。

2·承:(用长竿)取物。3· 蜩:蝉4.出:经过,取道5. 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6.厥:通“橛”,断掉的树木。

7.株枸:断残的树桩8.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9吾;我10:邪(yé):疑问语,“吗”“呢”11:执:举。

2. 古文翻译:佝偻承蜩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1),犹掇之也(2)。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3);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4);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5)。吾不反不侧(6),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

孔子前往楚,行走在一座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粘知了,就象拣知了一样。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行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夏季)五六月时用两个(有粘性的)弹丸粘

粘在棍子上,(用来)粘知了,粘不到的就不多了;用三个,粘不到的就只有十分之

一;用五个,那就象拣一样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象断木桩子;我

的手臂就象枯树支;虽然天地很大,容有万物,(此时)而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心

不旁骛,世上万物我都不换蝉翼,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呢!”

孔子环顾弟子并对他们说:“用心专一,就是聚精会神于一处,这说的就是驼背人啊!”

3. 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

佝偻者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1),犹掇之也(2).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3);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4);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5).吾不反不侧(6),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读 音 chū shén rù huà 释 义 神:神妙.化:化境.1、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文艺或技艺高超. 辨 析 “出神入化”和“炉火纯青”.两者都指达到很高的境界,但适用范围不同.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炉火纯青也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示 例 1、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秦牧《虾趣》) 2、这支曲子演奏得出神入化,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3、诸葛亮的兵法用的真是出神入化 近义词 炉火纯青 反义词 平淡无奇 灯 谜 纸船明烛照天烧 故 事 张君瑞与崔莺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强人孙飞虎来围攻普救寺抢莺莺为妻.崔夫人答应将莺莺许给退贼有功之人.张君瑞请故人杜确解了普救寺之围.崔夫人备酒致谢,叫红娘请张君瑞.(金圣叹评论王实甫描写张君瑞的心情是出神入化之笔)。

4. 佝偻承蜩的原文及注释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蝉),犹掇(duō,拾取)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都是古代的极小重量单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 1.痀偻:脊背向前弯曲。

“佝偻者”即驼背的人。2·承:(用长竿)取物。

3· 蜩:蝉4.出:经过,取道5.道: ... 5. 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

6.厥:通“橛”,断掉的树木。7.株枸:断残的树桩8.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9吾;我10:邪(yé):疑问语,“吗”“呢”11:执:举12.适:到。

去13 顾:回头14 掇:拾取15 易:改变 。

5. 佝偻者承蜩的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6. 佝偻承蜩的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 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注意力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