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豫文言文解释

Aug08

不豫文言文解释

时间:2020/08/08 23:23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不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不豫”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种意思; 1、犹豫; 2、不高兴; 3、不事先预备; 4、身体不舒服,引申为有病; 5、不怕烦; 6、不参与 【拼copy音】bú yù 【含不豫的古文】 1、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神宗 不豫,太2113监 刘朝 魏忠贤 矫太子令索 嘉靖 中戚畹庄。”

2、泛称尊长有疾。《逸周书·祭公》:“我闻祖不豫有加。”

3、唐 杨炯 《伯父东平杨德裔墓志铭》:“因不豫,弥留遗命,以弟之子神毅为后。” 4、《孟子·梁惠王下》:“吾王5261不豫,吾何以助?” 5、《孟子·公孙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6、《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7、《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4102豫兮,羌不1653可保也。”

8、《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9、《庄子·应帝王》:“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

10、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衣食租税,不豫政事。” 。

2. “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意思是:欢喜、快乐

一、豫的组词:

犹豫、豫剧、逸豫、豫园、豫州

豫游、豫约、悦豫、豫备、豫教

二、豫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於物。从象予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豫,是特大的象。贾侍中说:象对各种动物无害。字形采用“象”作边旁,“予”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豫闲[yù xián]

安适悠闲。

2、豫榜[yù bǎng]

谓预先张贴告示。

3、欣豫[xīn yù]

欢乐。

4、豫测[yù cè]

谓事先推测。

5、豫建[yù jiàn]

预先确定。

3. 文言文翻译,《南史.萧恢传》,后于都不豫,恢末之知,一夜忽梦还侍

这是两段话,分开解释。

1、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 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

翻译:

萧恢有孝顺的品性,起初镇守蜀地,生母费太妃还住在京都,后来在京都患病,萧恢不知道,一天夜间忽然梦见回家侍候生病的母亲,醒来后忧虑不安,便废寝忘食。

2、汉时王侯,籓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

翻译:

汉代的王侯,不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藩篱屏障而已,管理事务治理民众,自然有专门职位。

4.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我这个解释可能与搞文言文的专家教授不同,仅是个人对于《中庸》里这一段的解读。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如果按照通常解释,这个“豫”做预先,计划之意。如果这样说的话,有计划就一定成功,没有计划就一定失败吗?中国有句古话,人算不如天算。古人更有一种看法认为“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之机。”如果只是理解为做事有计划,那么中庸的境界就太简单了。关于这个“豫”字,古书的释义很多,但最好的释义还是出于下文原经的阐述,以经解经,这个是最稳妥的解读,聪明的人自然有所领悟。如果勉强做一个解释。《尔雅》豫,乐也。《珠丛》“心中和悦谓之豫”。这两个可以作为参考。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话,如果再稍有点“训诂”常识作为基础,经典的义理自己就可以思维了,那真是妙不可言。粗略的打个比方,传统的儒释道三家,侧重于世间伦理,心理,物理的建设,三者是圆融的。那么中庸所包含的则是儒家的精髓,在儒家中又侧重于心理,想实现形而上道,就不得不走心理的路线,绝对的唯心(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唯心”),对于人性与世间的学问才能通达。

插入上面这一段,是因为这些认识是帮助我们理解《中庸》这段话的前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照我的解释,凡是符合我们心理所需的事物,就能存在下去,反之则废。古往今来,凡是与我们身家性命无关的学问,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以此来理解人性与时代的变迁,不正是根植于我们这个能知能求的“心”吗?

心性与因果是一体的,心性为体,因果为用。十事古今,系皆不离于当念。如果能体会到这一点,下文就好理解了,一切事,一切人,一切物,你不要以为都是偶然生起的现象,总是有一个前定。这个“前定”,西方讲上帝也好,东方讲佛也好,阴阳也好,都不过是名词的不同,你要认识这个主宰的力量,有句话,我觉得用在这里最好“能阴能阳者非阴阳之所能”。你要明白了,处世待人接物,就不会怨天尤人了,这个“跲”是绊倒的意思,后面困、疚、穷都是的,也就是说你今天在马路上捡了100元,不是莫名其妙的,都是有原因的,因为你今天出门,所以才拣钱,都有一个前定的“因”。

接着往下读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有智慧的人不会揪着一个理不放,也不必管这个宇宙间的主宰,那是形而上的事物,形而下人要生活,要吃喝拉撒,那么干系到伦理与物理的建设,生活在社会,家里有父母,外面有朋友,这个古人所谓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友,不管社会怎么变迁,都离不开的。

不要认为君臣只存在于封建社会,单位的上司,就是君,别人交代你,委托你一件事,那个人就是君。臣,泛而言之就是辅佐,受命之人。

人都希求好的结果,从古至今,都是这八个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想要有好果,那就要积好因。下面就是一步步启发我们,引领我们找这个根本。要希望在社会上有一番事业,那么先要做到朋友之间有“信”,别人交代我办的事我是不是尽心尽力做到了,如果朋友不信任,要谈在社会上成就事业,也是不可能的啊。过去有一句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看看这个人对父母的心行,那么他做人做事的态度也可以知晓了。忠孝仁义都是出自个人的修养,用现在话讲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一定影响这个人的人生的。社会上流行“心态决定命运”的说法,看看古人这里早就有了,而且见解比之更为高明。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也在这里有了解释,内心安忍持重,中和静笃,则外面做事亦可以游刃有余,诸法自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5. 文言文《当今之时,舍我其谁》(孟子去秦到吾何为不豫哉)的翻译

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吧?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看样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人。’”

(孟子)说:“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临今天这样的形势,除开我以外,还会有谁?我为什么不痛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