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史补文言文

Sep20

唐国史补文言文

时间:2020/09/20 21:18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急等——翻译文言文《唐国史补》一段话

《王积薪闻棋》译文

李肇《国史补》

原文: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碓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覆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译文:

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以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一下。”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他用棋盘把她们下的棋重走一遍,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

2. 《唐国补史》之《前倨后恭》文言文译文

原文: 唐裴佶(ji)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好声望)。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时任寿州刺史)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守门人)报寿州崔使君(即崔昭。

使君,称州郡的长官)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

姑曰:“前何倨(ju,傲慢)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书房)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shi,原指粗绸,当时可作货币流通)千匹。

译文: 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官声很好,被认为是清官。一次,裴佶到姑夫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何许人也,众口一致说他好。

一定是行贿了。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呢。”

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后很是生气,呵斥门人一顿,让门人用鞭子将崔刺史赶出府门。

过了很长工夫,这位崔刺史整束衣带强行拜见裴佶的姑夫。又过了一会儿,裴佶的姑夫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

一会儿,又命准备酒宴。一会儿,又命令做食饭。

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问他姑夫:“你为什么前边那么踞骄而后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夫面带有恩于人的神色走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这里,说:“去,到学堂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回头一看,见他姑夫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疋。

3. 唐国史补的文段精选

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转运使岁运米二百万石输关中,皆自通济渠入河而至也。江淮篙工不能入黄河。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溪、南康之赣石,皆险绝之所,自有本处人为篙工。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暮彻江陵”。四月、五月为尤险时,故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扬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棹,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自白沙沂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潮信。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暴风之候,有抛车云,舟人必祭婆官而事僧伽。江湖语云:“水不载万。”言大船不过八九千石。然则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此则不啻载万也。洪鄂之水居颇多,与屋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奏商声乐,众婢仆,以据舵楼之下,其间大隐,亦可知矣。

4. 唐国史补的文段精选

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转运使岁运米二百万石输关中,皆自通济渠入河而至也。江淮篙工不能入黄河。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溪、南康之赣石,皆险绝之所,自有本处人为篙工。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暮彻江陵”。四月、五月为尤险时,故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扬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棹,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自白沙沂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潮信。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暴风之候,有抛车云,舟人必祭婆官而事僧伽。江湖语云:“水不载万。”言大船不过八九千石。然则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此则不啻载万也。洪鄂之水居颇多,与屋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奏商声乐,众婢仆,以据舵楼之下,其间大隐,亦可知矣。

5. 唐国史补的图书目录

鲁山乳兄子 崔颢见李邕 张说西岳碑 衮公答参军 刘迅著六说玄宗幸长安 西国献狮子 裴旻遇真虎 伪撰庚桑子 李白脱靴事张均答弟垍 王维取嘉句 张旭得笔法 李阳冰小篆 绛州碧落碑胡雏犯崔令 王积薪闻棋 房氏子问疾 王摩诘辨画 张果老衣物白岑发背方 张公戏浑瑊 安禄山心动 杨妃好荔枝 百钱玩锦靿玄宗思张公 临淮代汾阳 蜀郡万里桥 李翰论张巡 左震斩巫事李唐讽肃宗 柳芳续韦书 李华含元赋 李翰借音乐 二李敍昭穆李稹称族望 张说婚山东 王家号鈒镂 杨氏居阌乡 元次山称呼出家大丈夫 李勉投犀象 李廙有清德 李华赋节妇 李端诗擅场袁傪破贼事 郗昂犯三怒 刘晏见钱流 母喜严武死 郑损为乡葬刘沮迁幸议 鱼朝恩讲易 淮水无支奇 佛法过海东 路嗣恭入觐都卢缘橦歌 韩滉召径山 黄三姑穷理 李丹与妹书 熊执易义风刘颇偿瓮直 德宗恕尼哭 杨炎有崖谷 卢杞论官猪 王武俊决水执朱泚使者 裴佶佯为奴 李令能戢兵 于公异露布 李令勋臣首埋怀村下营 韩滉自负米 张凤翔被害 韩滉过大梁 卢杞为奸邪马燧雪怀光 和解二勋臣 李马不举乐 卢迈撒盐醋 包佶恶陈氏颜鲁公死事 高郢陷河中 窦申号鹊喜 三处士高卑 汴州佛流汗德宗望云骓 命马继祖名 徐州朝天行 伊李署子壻 李泌任虚诞李氏子坠塔 疗风酝蛇酒 鸟鬼报王稹 韦丹驴易鼋 阳城裂白麻裴延龄画雕 韩皐劫吕渭 张造批省牒 张宏毅过驿 韦伦朝朔望韩陆同使幕 三评事除拜 诸道出界粮 浑令喜不疑 韦皐次汾阳 韦太尉设教 高郢焚制草 扬穆分优劣穆氏四子目 孟容拒宦者 德宗幸金銮 行状比桓文 阎吉州入道韦聿白方语 耻科第为资 误造郑云逵 何儒亮访叔 陆羽得姓名顾况多轻薄 崖膺性狂率 刘圆假官称 康昆仑琵琶 悬买米画图京兆府筵馔 刘澭理普润 李惠登循吏 阳城勉诸生 置广文馆事李实廌萧佑 任迪简呷醋 熊执易谏疏 应制排公在 崔叔清恶诗马畅宅大杏 曹洽 ... 小使 薛尚衍何祥 襄样节度使 史牟 ... 外甥郑珣瑜罢相 王叔文扬言 郑絪草诏书 谋始得邠公 刘辟为乱阶韦李皆心疾 唐衢唯善哭 得草圣三昧 李约买萧字 韩愈登华山王先生名言 灵澈莲花漏 百官待漏院 封山辄有雨 役者将化虎鸩鸟久愈毒 犀牛解鸩毒 张氏三代相 高郢致仕制 苗夫人贵盛李錡裂襟书 李銛自拘囚 裴垍报崔枢 宪宗问京尹 独孤郁嘉壻韦相叱广宣 韦相拒碑志 杜羔有至行 余长安复雠 孔戣论海味侯高试县令 球场草生对 郑阳武易比 王相注太玄 蒋乂宰臣录陈谏阅染簿 求碑志救贫 崔昭行贿事 夜不开女墙 王锷散财货韩弘贼张圆 陈仪刺高洪 论害武相事 晋公祭王义 张仲方驳谥李氏公惭卿 李愬用李佑 诛贬同晦朔 鉴虚煮胛法 卢昂瑟瑟枕京师尚牡丹 郝玼食吐蕃 王忱百日约 公主降回鹘 赵太常精健田孝公 ... 韦山甫服饵 僧荐重元阁 贮醋辟蛟龙 王彦伯治疾宋清有义声 王四舅一字 窦氏白麦面 灞滻中浸黄 射雉兔之法古屋东为户 故囚报李勉 妾报父冤事 近代宰相评 拜相礼优异 宰相判事目 台省相呼目 两省上事仪中书参酌院 论仆射仪注 论尚书丞郎 申明同省敕 长名定留放就私第注官 郎官判南曹 李建论选集 朱泚伪黄案 郎官分判制叙诸曹题目 度支判出入 当直夜发敕 省中四军紫 御史台故事御史扰同州 崔御史巡囚 御史给公券 御史争驿厅 用使下御史台省相爱憎 内外诸使名 叙著名诸公 叙专门之学 张参手写书熊氏类九经 高定易外传 董和通乾论 诗赐载叔伦 二文僧首出韦应物高洁 李益著诗名 韩沈良史才 张登善小赋 叙近代文妖叙进士科举 礼部置贡院 曲号义阳子 宋济答客嘲 宋五又坦率叙时文所尚 裴冀论试题 二崔俱捷事 熊执易擅场 第果实进士韩愈引后进 宋沆得徵调 李汧公琴名 雷氏琴品第 郑宥调二琴韩会歌妙绝 李舟著笛记 李牟夜吹笛 赵璧说五弦 李八郎善歌于公嫂知音 于公顺圣乐 曲名想夫怜 讹谬坊中语 叙诸茶品目叙酒名著者 叙诸州精纸 货贿通用物 诙谐等所自 叙风俗所侈饮酒四字令 叙博长行戏 董叔儒博经 叙古樗蒲法 叙舟檝之利狮子国海舶 舟中鼠有灵 天官所书气 虹霓飓风母 人食雷公事龙门人善游 杜邠公下峡 鱼登龙门化 蝎为主簿虫 江东吐蚊鸟猓然有人心 猩猩好酒屐 甘子不结实 扬州江心镜 苏州伤荷藕宣州兔毛褐 越人娶织妇 造物由水土 善和坊御井 叙祠庙之弊葅库蔡伯喈 大摩尼议政 元义使新罗 李汭不受赠 虏帐中烹茶维州复陷事 赞普妻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