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是用哪三種 ... 看時間?

Jul23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的人是用哪三種 ... 看時間?

  1. 圭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2. 時辰。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宋 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所創置鈐轄司前一閘,雖每遇潮上,閉得一兩時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閘者,自須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閉閘。”

  3. 香鍾。是一種更為方便的火鍾,它以特製的模子製成盤香,盤香粗細均勻,燃燒時間與其長短成正比,即燃燒時間越長,剩餘的盤香越少,在盤香上記上刻度,就可以知道相變的時辰。也有具有鬧鐘作用的香鍾,當香火燒到一固定刻度時,上掛之重物落下撞擊金屬器皿,發出響聲,提醒此時辦事的人,起到鬧鐘作用。燃香計時(香鍾)因為價格便宜,方便實用,在古代民間是比較流行的。

古代的人是用什麼照明的

1.遠古的照明是從火開始的,北京猿人洞中,發現過大量的灰燼堆積,五十萬年前還沒有燈,只能採用火光來照明。當時,火不單是為了照明,還可用來烤熟食物、取暖等。
2.隨著人類自身的進步和社會生產的發展而出了“炬”、“燎”、“燭”。漢代時稱作“鐙”後簡為“燈”。燈的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古代最著名的燈是宮燈。
3.夜明珠。不過這是身份象徵了,照明有點奢侈,就算古代皇家也是少有收藏,古代也少有皇室使用。
4.螢火蟲。囊螢映雪中就有它一個故事,以前窮人家照明有時就捉螢火蟲用薄布蒙上去,可以用一個晚上,不過螢火蟲都死了就是了。
5.其他能照明還有古代特製的煙花(但好象主要是慶祝功用)、打鐵火(稱打禮花,也是節慶才用,很危險)、丹藥(通過服用一些偏方丹藥,一定時間後,晚上夜視能力加強,甚至發光,這在某些盜墓小說裡寫到,不知是否確實)。

古代的人有哪些避孕 ... ?


一、將麝香貼在肚臍上避孕
西漢時期,漢成帝劉驁的後宮中,趙飛燕和趙合德這一對姐妹花就曾有記載採取的是這樣的避孕措施。當然,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姐妹為了專寵後宮,獨霸龍床,採用避孕措施是用麝香做成的“了肚貼”。將之貼在肚臍上,就可以了結女人肚子的受孕功能,再不能懷孕了,不過這“了肚貼”如今早已失傳了。
二、宮廷避孕祕方“藏紅花”
民間還有記載,藏紅花是宮廷傳出來的避孕祕方,說如果皇帝不喜歡某個被寵幸的宮女,就會讓太監把這個宮女倒掛起來,給她用藏紅花液清洗下身,據說這樣可以將宮女體內的 ... 清洗乾淨,還有一些野史,說以前皇帝寵幸妃子後,如果說不留的,太監就會幫那女的推拿,確保皇帝的 ... 不能留在那女的體內,這樣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
三、服用“涼藥”避孕
古代並沒有百分之百有效的避孕措施,據說,韋小寶就是避孕失敗的產物。過去許多青樓女子在從良後,都是終身不育的,就是長期飲用破壞生育能力的一種湯藥,以致絕育,說是服用被稱做“涼藥”的一種可以避孕的藥,也含有麝香的成分,會影響生育,但不一定絕育。
四、用動物腸衣做成“安全套”
歷史上也有使用“安全套”的記載,是使用動物的腸衣,有說是羊的,還有說豬膀胱是早期的“避孕套”,但據史料真實記載,西方中世紀宮廷裡使用的“避孕套”就是動物的腸衣,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荷蘭小帽”。中國古人還用魚膘作“避孕套”。
在博物館的收藏物中,有古代人用綿羊腸子製成的避孕套,有點接近於現代避孕套的雛形。現在已知的最古老避孕套是用一截豬腸製成的,一端以絲線縫密,另一端的開口可以索緊,防止滑落。相關使用手冊暗示,這類安全套很難在需要時馬上派用場,因為事先要以和暖的奶將安全套隔夜浸軟,才能使用。
五、用動物糞便做成避孕藥
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能夠造出金字塔和木乃伊這樣的傑出作品,那麼他們找到控制生育的 ... 也不足為奇。據說,古埃及人認為鱷魚、大象等動物都具有神祕力量,因此它們的糞便也被用到了避孕藥方中。事實上,由於這些動物糞便具有高度酸性,它的確具有一定的殺精作用。不過,動物糞便所帶來的強烈臭味顯然會影響古代夫妻們的“性趣”。
六、採取喝水銀的 ... 避孕
水銀的確可以避孕的,但水銀有劇毒啊,也許可能喝少量的不會死人。四千多年前的中國婦女,在喝的茶水或日常食物中放入少量的水銀來避孕,據說效果很好。據現代科學研究,大劑量水銀會致人死亡,但是小劑量卻可以殺死腹中的胎兒。
水銀可引起女性月經失調、大腦損傷、腎功能衰竭以及不孕症等。過去,青樓 ... 們喝的茶水或日常食物中就被放入少量的水銀,據說效果很好,當然, ... 們被矇在鼓裡,還以為是可以避孕的香爐灰什麼的,不然 ... 們知道水銀有毒不敢喝啊! 水銀避孕據現代科學研究,確有其道理。
水銀可引起女性月經失調,有報道在長期接觸最高容許濃度水平的作業環境汞蒸氣的作業女工中,月經紊亂髮生率高於正常對照組二至三倍。常見為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及痛經等。也有月經量過少,行經天數減少者。水銀可通過胎盤屏障,引起流產或早產。
七、吃柿子蒂避孕
據說,有一種民間偏方,說將七個柿子蒂用瓦片烤乾,連續吃七天就是四十九個,用開水衝冷服用,可保一年不孕,但一年內不能吃柿子。如果想要懷孕了,就再吃七個柿子蒂。聽起來好像有些邪乎,不過,據現代醫學研究,柿子蒂中含有齊墩果酸、白樺果酸,中醫常用它配人蔘、丁香研末,製成柿線散,具有降氣、止呃逆作用。
柿子的花、根、皮也都是很好的藥材。柿樹可稱得上全身都是寶。在民國時期,一個 ... 寫的類似於回憶錄的書中就介紹了避孕的情節,說是在接客之前,老鴇會讓自己喝一種湯水,這種湯水味道有些酸甜,很好喝。喝了後就終身不會懷孕了……但這位 ... 所喝的湯水應該就是柿子蒂粉沖泡的水,但也有用黃酒沖泡柿子蒂的說法。
八、用砒霜等毒性藥物避孕
在中國古代,青樓 ... 是用中藥裡的某些毒性藥物來避孕的。比如前面說道的水銀,還有用砒霜或馬錢子鹼來避孕的,雖然這些藥大劑量的是使用會致人死亡,但是小劑量的使用卻可以殺死腹中的胎兒,因此,採取這樣方式避孕的 ... 是永久性地、不可逆轉地終身不孕,往往是在剛開始做 ... 時,老鴇給其偷偷下藥。
九、採用安全期避孕法來避孕
其實,在我國古代避孕 ... 還是比較多的,前面所說的類似於避孕套的東西,還有避孕藥 ... 也在《山海經》中出現後,古代文獻中還有安全期避孕法的介紹。當然古代普通女子和青樓 ... 的避孕 ... 不大一樣,青樓 ... 用的是不可逆 ... 。
十、將黃鼠狼睪丸綁腿上避孕
十二世紀至十五世紀,歐洲正處於“ ... 時代”時期,女人們通常將包含著騾子耳屎、黃鼠狼睪丸、黑貓骨頭的小袋子製成護身符,在房事時系在腿上,以期達到避孕的效果。儘管現在我們知道這些東西根本不起作用,但是可以肯定這些東西會從心理上產生效果。因為看過這樣一對東西在配偶身上作為裝飾物的任何男人,可能都會“性趣”大減。
十一、鴉片軟膏能避孕
古代蘇門答臘島上的居民,竟然使用鴉片作為避孕工具。我們不知道他們如何進行的,或許他們將鴉片製作成粘性軟膏,然後楔入女性體內。但是請不要照做,因為我們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副作用。
十二、用清香檸檬避孕
十六世紀時期,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幹糞便和硬金屬不適合女性的身體部位。很多人看到被切成半的檸檬後得到靈感,將其掏空做成一個“子宮帽”,或許最先使用這種避孕工具的是一名男性。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柑桔類植物所含的酸可以殺死 ... 。這種 ... 更加安全方便,也更加清新芳香。當時如果這個人將這種 ... 公佈出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
十三、用金銀、象牙打造成避孕套
使用金銀和象牙等昂貴材料避孕,這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可實際上非常殘忍。數千年前的人們,根據女性子宮形狀製作成“子宮套”,富貴人家可以使用金、銀或者象牙等材料製造,然後利用油紙或者蜂蠟包裹。顯然,這些東西聽起來都非常可怕,這種避孕工具被後人稱為“折磨女性的器具”。有時候,這些東西甚至會導致女性中毒性休克,身體發出各種難聞氣味,甚至引發感染,但對避孕卻沒有多大效果。
十四、含鉛打鐵水避孕
古希臘人認為,打鐵水也可以作為一種避孕工具。儘管我們不知道是什麼人發明這種 ... 的,但打鐵水中含鉛卻是事實。一戰期間,那些在含鉛工廠工作的女性,患有不孕症的比例異常高。科學研究發現,打鐵水可以引起神經疾病、腎衰竭、昏迷,甚至死亡。它的功用似乎與水銀類似。
十五、海狸睪丸泡酒喝
十六、世紀的加拿大人認為,小型皮毛動物的睪丸是避孕的關鍵。因此一些婦女把海狸的睪丸泡在酒裡,靠喝這種酒避孕。一些加拿大人將海狸睪丸研成細細粉末,混合酒服用,這種 ... 沒有任何副作用;此外,也有人將海狸睪丸晒乾,然後泡在酒中服用。這種 ... 與前面提到的黃鼠狼睪丸效果十分類似。

古代的人是用什麼來洗頭髮的?

古代人洗頭髮的有皁角或者豬苓。豬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平常人就用皁角洗頭髮。

姓拓的在古代的人是誰

拓姓來源於北魏的拓跋氏。
北魏皇室改姓元后,疏遠的皇室沒有改姓,
仍舊姓拓拔,之後簡寫成拓,北魏之後沒有姓拓的出名人物

古代的人是用什麼攻擊雕刻玉石的

在古代,琢玉的工具有鋸形器、水凳、鉈具、鑽、刻玉刀、鎪弓子等。
(1)鋸形器
主要用於玉材切割。鋸形器的材質大多為金屬,也有一些柔韌的動植物筋脈,這種鋸沒有鋸齒。工作是要兩個人相互推拉完成。鋸玉時,通常在鋸上還放裝有解玉砂的壺,壺底有小洞,兩個人鋸玉石解玉砂就會從壺底流出,流到鋸痕中,幫助鋸形器分割玉。
鋸形器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琢玉工具,最早見於良渚文化時期。以後歷代也一直在沿用。
(2)水凳
也叫做“旋車”,是一種磨玉工具。它的主體是由木架構成的,由凳面、凳槽、鍋架、支撐架、坐凳、踩扳組成。水磨上有軸,人可以踏軸兩腳來回旋動,輔助軸段的鉈磨玉。這種工具是在隋唐時期前後出現的,在古代的琢玉工具中已經非常的複雜、先進。
(3)鉈具
是一種切割琢磨玉器的工具。鉈具有兩類,一類為側鉈,用於小件玉器的切割和粗加工;另一類是磨鉈,用來對玉進行細加工。鉈的主要材料為鐵,它是琢玉的主要工具。
(4)鑽
玉飾品必須要穿孔才可以穿繩佩戴,因而鑽是不可少的。鑽可以分為實心鑽和管鑽兩類。實心鑽:它是靠旋轉摩擦進行鑽孔的。實心鑽打出來的孔眼一般上口大下口小,孔底為尖細的斜坡形。早期的玉飾多使用實心鑽鑽孔的。管鑽:又叫空心鑽。用管鑽打磨的孔一頭大一頭小,會出現螺旋狀的臺痕。
(5)刻玉刀
是雕刻玉器紋飾用的工具。刻玉刀的硬度要比玉大,一般是採用金剛石鑲嵌在刀刃上進行雕刻。
(6)鎪弓子
是一種用於鏤雕的工具,形狀像拉二胡的弓。用鎪弓子鏤刻玉器的做法為:先用鑽在玉上打孔,再用金屬絲穿進,佐以解玉砂,慢慢鎪磨。這種工具在殷商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歷代都有沿用。

你好,中國古代的玉器製作工藝中國從原始社會開始生產玉器,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獨立的專業,多集中於王畿、都邑。自宋至清,蘇州成為全國性的制玉中心。歷代王室朝廷皆設有玉器作坊,進行生產。因玉硬度較高,加工時需要特殊的工具和 ... ,故加工過程大體有選料、畫樣、鋸料、做坯、打鑽、做細、光玉、刻款等若干工序。仿古玉還要增加 “ 致殘 ” 和 “ 燒古 ” 等工序。加工工具有無齒鋸、鉈、鑽和石英砂等。原始社會治玉工具與治石工具一致。奴隸社會治玉以青銅工具為主。封建社會由青銅工具逐步變為鋼鐵工具。石英砂硬度高於玉,因此自古用於磨玉,又名 “ 解玉砂 ” 。當無齒鋸前後推拉或鉈、鑽旋轉接觸玉材時,放進用水調勻的石英砂,隨工具運動而琢磨成器。玉器的造型、花紋都是靠這種 ... 制成。所以,先秦稱琢玉,宋人稱碾玉,今稱碾琢,以示與雕刻工藝有別。 大致上就是這麼個情況,但要全部詳細的說明就要很大本書來描述了的。只能給你個概況了的。希望你用的上。

古代的人是用什麼洗澡和洗衣服的

古代人洗頭髮的有皁角或者豬苓。豬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平常人就用皁角洗頭髮。 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古代人比我們想象中要衛生的多,秦漢時,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以至於官府每五天給的一天假,也被稱為“休沐”。《海錄碎事 臣職 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凍瘡膏的作用。高檔一點的稱為“面藥”和“口脂”,用來塗臉和嘴。宮中在冬天會發給官員。杜甫《臘日》中有“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敢情冬令勞保用品古代也有發。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皁角。洗頭用淘米水,稱這潘。如《左傳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遺之潘汁。”
採納哦

古代的人是用鹽來清潔牙齒的嗎?

古代呈纖維狀的刷牙樹枝 敦煌壁畫《勞度叉頭聖圖》 南方的海鮮、蔬果對牙齒的磨耗小 6月1日起,一個牙齒文物和科普展覽將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開幕,眾多妙趣橫生的展品,給觀眾講述了一部延續兩千年的“牙齒的故事”——2000多年前的南越國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很科學的 ... ,讓南越國君保持了一口健康的牙齒;中國漢代時,就有了牙籤等保持口腔清潔的用具;中國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漱口水”的國家…… 憑几顆牙專家判定南越國君身份 展覽中最珍貴的展品之一是南越國第二代國君,也就是象崗山這座王墓的墓主趙眜的部分牙齒。這座大墓在1983年被髮掘時,因為年代久遠加上廣州地區溼熱的環境,墓主和殉人的遺骸幾乎都已不存,只剩下包括這幾顆牙齒在內的少量遺留物。專家學者們採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研究之後,認為它們就是趙眜的牙齒。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體質人類學學者李法軍博士告訴記者,通過這幾顆牙齒來推斷它們主人的身份是件非常有技術含量而又充滿趣味性的事情。專家們採取了兩種 ... 來研究:一是齒髓腔法,即一個人的年齡是與他的上頜第一恆臼齒齒冠髓室的面積成反比;二是磨耗法——當我們在進食的時候,由於咀嚼運動,使得牙齒與食物之間、上下牙齒之間出現了摩擦,因而造成上下牙齒接觸面的磨耗,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磨耗程度的增加,牙齒便會像年輪一樣,記錄下我們的年齡資訊。專家根據南越王恆臼齒的磨耗水平和臼齒齒冠髓室面積的大小,輔以考古和文獻資料,最終斷定,它們的主人就是南越王趙眜。而且他逝世時的年齡大約是40至45歲。 牙齒的主人搞清楚了,又一個問題令很多人感到好奇:雖然趙眜生活的時代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但從這些儲存下來的牙齒看,他在世時的口腔健康還是相當不錯的——他一顆齲齒都沒有,僅牙齒根部存在少量牙結石,有輕微的牙周炎。李法軍說,從磨耗程度來看,他的“牙齒年齡”比他的實際年齡還小。那麼,他是靠什麼辦法來保持口腔衛生的呢? 李法軍說,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斷,趙眜保護牙齒的方式可能有這幾種:漱口、剔牙和刷牙。我國古人常採用的漱口劑有酒、醋、茶、鹽水,甚至有的用童子尿。用尿漱口似乎很不衛生,但尿中的尿素及氨對口腔病的確有一定療效。而茶除含有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氟,能防蛀牙。古人雖然不知道茶中含氟,但知道茶可防止蛀牙,在口腔醫學上是一大貢獻。 我國古代最早的牙刷形如掃帚,是將楊柳枝的一端或兩端打扁成刷狀製成,沾鹽或藥揩齒。遼代應歷九年時,已經能夠製造出較合理的植毛牙刷了,現在故宮博物院儲存有兩把植毛牙刷刷柄,其刷柄長約19cm,植毛部的長度約2.5cm,植毛部有8個植毛孔,分兩排,每排4個孔,孔部上下相通,均與現代牙刷相似。而外國的植毛牙刷到17世紀才出現,比我國大約晚700多年。至於牙籤,李法軍說,在中國舊石器時期晚期的古人類遺骸中,已經發現牙縫中有縱向的溝槽存在,可以推斷是使用牙籤造成,因此南越王使用牙籤也是完全可能的。 趙眜健康的牙齒可能還得益於良好的飲食習慣。李法軍說,作為國君,“食不厭精”是很自然的事情。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來看,飲食器具佔了相當的比例,而且分工合理,種類齊全,可見當時南越國宮廷中的餐飲製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多半是軟硬適中,大小合口,便於咀嚼的。加上南方沿海地區飲食中海鮮、蔬果類比重較大,相對北方以肉食為主的遊牧民族對牙齒的磨耗更小些。 李法軍說,另一方面古人齲齒的“大爆發”出現在新時期時代。這是因為隨著農耕的發展,人們更多地使用小麥、稻米這些澱粉含量很高的的食物,而它們殘留在牙齒表面,很容易產生菌斑而導致蛀牙。趙眜雖然籍貫是河北,可能有吃麵食的習慣,但在不產小麥的廣東地區,估計也只能入鄉隨俗,就地取材,反而保持了牙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