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元明珠与新儒家模式

Nov28

道元明珠与新儒家模式

时间:2022/11/28 11:22 | 分类:世界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合一的概念在东西方的哲学著作中反复出现。无论是阅读埃利亚芝诺的悖论(公元前 465 年)还是 Wonyho 的论文(公元 617-686 年),“一”的概念都不容忽视。

佛陀和耶稣等过去伟大的宗教改革者也在他们的教义中指出了“一”的概念;佛陀通过正确的行为(避免标签的概念)通过他的八正道启蒙,耶稣通过他的登山宝训鼓励人们首先认识上帝,然后他们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都会落到实处.

一的概念

因此,非常有趣的是,无论有多少伟大的思想家就这一概念进行过教学和写作,正如许多哲学流派拒绝接受它一样。日本哲学家道元(公元 1200 年至 1253 年)和被称为 Neo 的思想流派的愿景体现了这种在承认“一”并强调简单性的人与拒绝概念并强调许多细节的重要性的人之间的区别-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约公元 618-907 年,唐朝)。

道元在中国生活和学习了五年,是一位佛教和禅宗大师,他的朴素生活和思想与拒绝佛教作为破坏性影响的中国儒家和文学巨匠韩愈(公元 768-824 年)形成鲜明对比. 新儒家思想强调“模式”的重要性,人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模式才能正确地生活。道元的观点鼓励人们首先认识到万物的本质一体性,以便清楚地看到宇宙中唯一的“模式”是没有模式。

道元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他的“一颗明珠”的概念。道元哲学中的一颗明珠指的是宇宙的整体性。无需探究宇宙的“奥秘”即可了解它。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见证宇宙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为人就是那颗璀璨的明珠。万物皆一,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参与者与被参与者之间没有区别。

身份与变化

Dogen 指出,“一颗明亮的珍珠能够在不命名的情况下表达现实”(Waddell,34)意思是,由于必须指定一个对象才能讨论它,所以使用短语“一颗明亮的珍珠”来指代宇宙和存在的整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宇宙和存在实际上是一颗真正的珍珠。道元是说,宇宙就像一颗珍珠,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正如他所说,“整个宇宙是一个不断的过程,追求事物并使它们成为自我,追求自我并创造事物”(Waddell,33岁),这体现了存在的统一性“不是广阔的,不是微小的小,或方形或圆形”(Waddell,33 岁),当然,这不是真正的珍珠。考虑到宇宙一颗珍珠将是命名,从而限制,宇宙到底是什么——这根本不可能做到。人受主观存在的局限,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命名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标签就是准确的。

明确地命名某物并用那个名字来称呼它是没有用的,并且会导致对那个物体、人或概念实际上是什么的错误理解。

Dogen 声称,明确地命名某物并用那个名字来称呼它是没有用的,并且会导致对那个物体、人或概念实际上是什么的错误理解。这种情况在道元讲述的故事中得到了例证,李敖问月山他的名字,月山回答说:“现在”(Waddell,35 岁)。李傲要求澄清另一个人的名字,但月山明白这样的信息不能以提问的方式恰当地给出。

李敖问:“你是谁?” 并期待一个回应,让他了解月山是谁。当月山回答说他的名字是“现在”时,他的意思是他的身份就是现在的身份;它没有永久的形式,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就像包围着他的宇宙一样,所以他只能说他只是当下的他,这是最好的答案。

我和另一个

道元的“一颗明珠”与新儒家的格局观的区别在于,新儒家模式认为人性本善,人对世界的反应基于这种内在的善。一个人必须只承认这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与一个人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能过上良好的道德生活。模式的概念——以及对该模式的回应(识别它并根据该识别采取行动)将二元性引入宇宙和人类存在,因为现在有参与者和需要参与的事物。

自然地,按照这种观点,有一个“我”和一个“他者”是有一定关系的。然而,在道元看来,没有“我”,也没有“他者”需要考虑;只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既包含了观察的人,也包含了被观察的事物。在道元看来,坚持一个人必须努力去认识和生活的模式,只会模糊一个人对真理的看法,并使一个人真正过上清晰和有目标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通过去除人为标签,一个人将自己从生活中的孤立和“他者”的幻觉中解放出来。Dogen 注意到将“一”视为包含“所有”的认识如何将每个个体吸引到一个集体整体中。这种认识然后鼓励更高的理解和更好的行为,而不是基于个人利益的存在,在这种存在中,一个人将自己的愿望和目标置于他人的愿望和目标之上。

Dogen 声称,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什么对自己最有利,就会认识到拥抱合一的愿景会解放个人,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并接触存在的实际现实,而不是通过维持一个人所创造的人造世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扭曲了现实。那么,“一”就是通往真理和理解的道路,并且与道元的个人生活方式保持一致,是简单的道路。一个人只需要承认存在的真相,就可以活出那个真相;不需要强加任何人为的模式。

参考文献

Baird, FE & Heimbeck, RS哲学经典:亚洲哲学。劳特利奇,2005 年。

Ebrey, PB剑桥图解中国史。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 年。

科勒,JM亚洲哲学。皮尔逊,2011 年。

新儒家哲学于 2016 年 12 月 1 日访问。

Tanner, HM中国:从新石器时代文化到大清帝国的历史。哈克特出版公司,2010 年。

Waddell, N. & Masao, A. Dogen 的 Shobogenzo 的核心。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