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简介

Aug11

俄罗斯族简介

时间:2018/08/11 15:42 | 分类:少数民族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俄罗斯族简介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 ... 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十八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先后有大批俄罗斯人迁居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华侨也携带其俄罗斯妻子和儿孙甚至俄罗斯亲友回到新疆等地。主要散居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 ... 等地,从事手工业、运输业、农业等。

  只有未婚少女才露发

  俄罗斯族妇女的头饰颇为讲究,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头饰有严格的区别。少女梳一条长长的辫子,并在辫子里编上色彩鲜艳的发带和小玻璃球,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则先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再用头巾或帽子把辫子裹在里面,头发不能外露,尤其是在长辈面前更要注意,否则就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喜欢戴耳环项链

  她们喜欢戴耳环、项链,不少老年妇女还戴十字架。

  送手套是忌讳

  俄罗斯族是个非常注重礼节的民族,过去忌讳给人送手套,因为这意味着挑衅。据说古代俄罗斯人决斗前双方先互递手套,这是决斗即将开始的信号。

  喜欢整洁

  他们还喜欢干净整洁,对于容貌和服装的整洁尤为重视。穿西服时必须打领带或领结,衬衣下摆要扎到裤腰里面,而不能露在外面。在各种正式场合一般都穿皮鞋 ... 布鞋。妇女最好穿裙子,以示庄重。

  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 ... 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 ... 市等地,其余的散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区。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东正教,使用俄语和俄文,也用汉、维、哈文。

  俄罗斯族人除从事农、牧业,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外,还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

  俄罗斯族历史

  中国的俄罗斯族已有将近2 0 0 年的历史。中国的俄罗斯族人最初是18 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9 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不断有俄罗斯人迁入新疆等地定居,那时被称为“ 归化族” ,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 归化村” 。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节庆等,基本上与俄罗斯国的俄罗斯族相同。俄罗斯人在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发展。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从事各种修理业、手工业、运输业,有的还兼营农副业。在农村的俄罗斯人大多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从事农牧业生产。他们善长经营园艺和养蜂。由于俄罗斯人迁来中国时间不长,一般在俄罗斯都有亲戚,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些人返回俄罗斯和他们的亲人团聚; 也有一些人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戚,所以我国的俄罗斯人人数不多。

  俄罗斯族音乐

  俄罗斯族约有六百多人,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俄罗斯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多信仰东正教。

  俄罗斯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人们跳起节奏强烈的俄罗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风琴,尽情欢乐。

  俄罗斯族礼仪

  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接人待客,讲究礼节。

  进门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节日,接着主人给客人递过一个彩蛋,表示庆贺。主人和客人还可以一起玩碰鸡蛋的游式。客人入座后,主人要拿出丰盛的食品和饮料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种高30多厘米、直径20多厘米的圆型塔式面包,称为“古力察”。这种面包是由糖、油、鸡蛋和牛奶等原料制成,表面涂有晶莹的糖粒和彩色的奶油,不仅颜色悦目,而且松软可口,招待客人时,一般要把它切成片后食用。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

  俄罗斯族庆节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

  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过节这天,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

  帕斯喀节“帕斯喀节”也是基督教的“复活节”。“复活节”是东正教的主要节日。居住在新疆的俄罗斯族群众主要信仰东正教。“帕斯喀节”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一般是在春分后月圆的第一个星期天,即在四月上中旬。“帕斯喀节”的前一周,他们不吃荤,只吃素,也不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据说是因为这个时期耶酥还钉在十字架上的缘故。到了过节这天即可“开斋”,而且要准备非常丰富的食品,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因为这天耶酥复活了。按照习俗,这天俄罗斯族群众要互相串门祝贺,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每家除了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以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色鸡蛋,鸡蛋的颜色除了白色之外,要有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看上去犹如五彩缤纷的花坛。进门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耶酥的复活,接着主人给众人递过一个彩色鸡蛋,表示祝贺。拜节中,主人和客人还可以玩碰鸡蛋的游戏。节日第二天人们聚集在宽敞的地方,能歌善舞的青年人拉起“巴扬”(纽扣式手风琴),弹起七弦吉它、“巴拉拉依喀”(三角琴”),妇女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姑娘们跳起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尽情欢乐,有时这种欢庆活动要进行到深夜。

  俄罗斯族婚俗

  俄罗斯族视婚姻为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十分重视,有许多规则人们必须遵守。首先,严禁近亲通婚,包括姑表、姨表兄妹在内﹔与其他民族可以通婚,但基于宗教信仰障碍,与 ... 民族通婚者较为罕见﹔婚姻大多以自由恋爱为基础,但通常都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依照传统,婚姻缔结前,媒人说亲、订亲是必要的程序。男女青年相恋一段时间之后,男方家庭便可以请媒人出面到女方家求婚。方式是托媒人送去一个撒了盐的面包。如果姑娘不接受面包,就表示拒绝﹔如果姑娘接下面包,并亲手将它切开请大家品尝,就是同意。一旦姑娘答应了婚事,双方家长就要共同举行简单的订婚仪式,商定婚期,筹备婚娶。俄罗斯族不讲究彩礼,男方家庭只准备结婚必需品即可。请客费用男女双方自筹。但女家的陪嫁却比较讲究,十分丰盛。

  婚礼日的仪式隆重而又热烈。婚礼先从女方家开始。届时,前来祝贺的宾客,先入席用餐,餐毕便跳起欢快的舞蹈,以等待男方迎亲队伍的到来。男方的迎亲队伍是用红色彩绸装饰一新的马车、雪橇、拖拉机和汽车组成。新郎和伴郎、亲友们坐在车上,拉着手风琴,一路欢歌到女家。按照传统习惯,女家并不立即开门,而且还派一群小朋友前来挡驾。只有当新郎向小朋友们散发红包(开门礼)之后,才得进门。然后,双方亲友边歌边舞,迎新郎新娘入坐,大家略进茶点,即准备送新娘上路。临行前新娘要跪在一件铺在地上的皮袄上,接受父母的祝福。

  告别女方家的一对新人,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身披白色婚纱、头戴桂冠的新娘,手棒一束鲜花,与手持蜡烛的新郎一起,站在圣像前接受神甫的询问:结婚是否自愿?能否永远忠诚相爱?新娘新郎作出肯定回答后,即交换表示爱情的信物──戒指。神甫进行祈祷后,新婚夫妇向圣像行跪拜礼,夫妇亲吻,证婚仪式即告结束。然后迎亲队伍拥簇着新郎新娘到男方家,举行简单的仪式,即开始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之后,还要按照汉族的习俗闹新房。婚后第三天新娘回门,娘家再次备宴款待亲友。新娘再返回夫家,婚仪即告完成。

  为使婚姻稳固、长久,使婚姻缔结者都能相敬相爱,白头偕老,俄罗斯人自结婚之日起,便开始了一系列为婚姻而祝福的结婚纪念日。纪念日的取名十分别致,如绿婚、花布婚、木婚、铜婚、白铁婚、玫瑰婚、银婚、金婚、钻石婚、福婚、王冠婚等。依据传统说法,绿婚是指举行婚礼之日。届时,新婚夫妇须在庭院中种一颗小树,象征期待爱情之树开花结果。花布婚,即婚姻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夫妻要互赠花布、手帕,象征今后生活如花似锦。木婚,即结婚5周年纪念日。届时,亲友们要向夫妇赠送各种木制纪念品,象征婚姻就像幼苗长成的林木,祝愿爱情如木材一般坚韧、牢固。诸如此类,每种结婚纪念日,都有其特定的深刻内涵与寓意。俄罗斯人对银婚、金婚、钻石婚、王冠婚尤其重视,纪念庆典十分隆重。

  俄罗斯族服饰

  俄罗斯族人的服饰丰富多彩,男的穿制服、马裤、皮靴或皮鞋,女的穿连衣裙(俗名布拉祺)。中年人多穿汉族服装或西服。年轻人则爱随社会的潮流,喜欢穿时装。

  俄罗斯族饮食

  俄罗斯族人的饮食,在许多方面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传统习俗,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煎菜。常吃包子、饺子、各式面条和抓饭。喜欢吃黄瓜、番茄等生菜,还常吃用青番茄、胡萝卜、黄瓜、圆白菜腌成的酸菜。新疆俄罗斯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黄油的面包;午饭是面包,菜;晚餐较丰盛,多是米饭、炒菜,或是抓饭、面条等。“比罗什给”和“苏波”是俄罗斯族人富有民族风味的佳肴,逢节庆或贵客临门都做。“比罗什给”在俄语中是“馅饼”之意。“苏波”在俄语中是“汤”或“汤菜”之意。俄罗斯人切土豆、胡萝卜多切成块,而不切条。

  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瓦”,自制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

  俄罗斯族建筑

  刻楞房是俄罗斯族典型的民居,这种房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非常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头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较结实。第二步就是盖。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低层。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一层干完以后,第二层就用特殊材料,第二层压第一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况下不要铁钉的,通常都用木钉,先把木头钻个窟窿,然后把木钉钻进去,来回拧动,很牢固的。

  盖木刻楞房还有一个诀窍就是要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这里冬天天气很冷,零下30℃ 到40℃ ,在这么寒冷的情况下,有了苔藓压在底下,就等于好像是水泥夹在隔缝里一样,不透风,冬天非常暖和,夏天非常凉快。第三步就是要吊柁,吊柁上面拖板,板上面和泥,泥上铺马粪。马粪铺在屋顶上,一到冬天,整个屋子非常的暖和,一点不透风。

  比较讲究的俄罗斯族人在修建木刻楞房时都总爱在房屋前面修这么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当地人称这个小房屋叫门斗,因为这个地方一到冬天非常的寒冷,这门斗起着防风的作用。

  木刻楞房盖好以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油,保护其本色,也可以根据各家各户不同的爱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俄罗斯族习俗

  俄罗斯族-- 禁忌

  俄罗斯族人忌讳“ 星期五” 和“1 3 ” 这两个数位和日子,原因出自宗教。据《圣经》记载:耶酥曾召13门徒,传教于犹太各地。后为犹太教当权者所仇视,被捕送交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于星期五被钉死于十字架。此后,信仰基督教的民族都以这两个数位和日子为忌讳。俄罗斯人请客时从不请1 3 个客人,结婚时也要避开每月的1 3 日,家庭一般不在星期五举行较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俄罗斯族人忌讳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象征着不忠诚;喜欢蓝色礼品,认为蓝色代表着友谊。从前,俄罗斯人还忌讳专门给人送手套,认为这意味着挑衅。与俄罗斯族人初次交谈,最好不要探问主人的生活细节,如年龄、工资等。尤其是对女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面问其年龄。在公众场合不能抠鼻孔、伸懒腰、抓痒、大声咳嗽。交谈时,不能用手指他人。

  俄罗斯族宗教

  我国的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在新疆的伊犁、塔城、 ... ,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都有俄罗斯族建造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