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成吉思汗的领导统驭方式?为什么会如此的成功?

Apr18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蒙古族的杰出英雄,他所统率的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曾一度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之所以能从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创造出惊人的业绩,原因固然很多,但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其部下能无比忠诚地随其征战,这种历史上较为罕见的现象与其杰出的领导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成吉思汗不仅是能征善战的 ... 家,从领导科学看,他更是一名具有高超御人之术的领导者。

以自身榜样带动人在自己形单影只、处于相对弱势的时候,要想快速、持续壮大自己的势力,完成先祖的复兴大业,是靠己还是靠人?成吉思汗没有把主攻方向放在别人身上,而是先从自己做起,苦练内功,靠自己的勇敢机智去吸引人、影响人和带动人。成吉思汗曾说:“治身必先治心,责人必先责已。”他16岁时,主儿勤人盗走他家赖以生存的八匹银合马,在夺马战中,他多次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博尔术,孤身退敌,他的智勇使博尔术十分敬佩,二人结成莫逆之交,也为将来的蒙古国吸引来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少年时代的成吉思汗就表现出过人的勇武和机智,备受各部贵族和属民拥戴,20多岁就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首领,在以后的作战中,他往往是带兵亲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总是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他的战旗指向哪里,哪里的敌人就要后退,就要溃散,因此部下都佩服他的“神武”,公认他“无坚不摧”。他的雄才大略也使许多有见识的人十分佩服,他们认为只有投靠成吉思汗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才能称霸草原,征服各国,成吉思汗这种“带人”领导艺术是他屡次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以敏锐眼光辨别人部落混战,人才频繁流动是那个时代的常事,而投靠者是否“不变质”,则是很难察别的事。成吉思汗在几十年的马背征战中,养成了自己独特的识人 ... 。他认为,对旧主不忠者则可能对新主不忠,对旧主忠者则可能对新主也忠,他就是以此来衡量投诚者在立场上是否可靠。识别横扫欧洲的名将者别就靠这一招。120l年,在征战泰赤乌部中,敌军猛将只儿豁阿歹差点射死成吉思汗,战后,成吉思汗询问何人所为,被俘虏的只儿豁阿歹站出来承认自己所为,并表示愿为成吉思汗效劳。成吉思汗惊奇而赞许地拍着只儿豁阿歹的肩膀说:“凡是害人的事,别人都隐讳不说。你却不隐已所 ... ,不讳已所敌,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你真是一个诚实的人,可以做伴当。”为了庆贺只儿豁阿歹的归附,成吉思汗亲自给他改名叫“者别”(蒙语即“箭”),并对他说:“你曾箭射我的战马,从今以后你就是我手中的利箭,为我去射 ... 强敌。”识别泰赤乌部大力士纳牙阿也是靠此招。此人在关键时刻放走了成吉思汗的宿敌塔儿忽台后投降,成吉思汗非常赞赏他,说:“如果你亲手把塔儿忽台捉来,我就要 ... 死你,族诛背叛本主的人。你不忘本主,说明你有忠于主人之心,我就喜欢这样的人。”从此,纳牙阿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成为大汗万人护卫亲军的重要首领。

以实际才能使用人成古思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用,并能因才授任、破格用人。他曾说:“智勇兼备者,使之典兵。活泼跷捷者,使之看守辎重。愚钝之人则付之以鞭,使之看守牲畜。我由此意,并由次序纪律之维持,所以威权日增,如同新月,得天之保佑,地之敬从。”他要求“十人之长不尽职者去之,即于此十人中选择为长。”他指出“能治家者即能治国,能辖十人者即能辖千人万人,能理已事即能理国事,为国御敌。”这样就取消了各级将领的等级界限,为破格提拔人才提供了理论根据。这是一种不问出身,不问等级、资历,只看实际才能的用人路线,因此成古思汗手下收集了各民族大量有用的人才,既有出身于奴隶的将军、国王,又有原为仇敌的先锋大将,既有出身本族的宗王大臣,又有来自各部族、各民族的文臣武将,这些人不仅积极执行成吉思汗的政治 ... 路线,而且主动为他出谋划策。

以严明纪律鞭策人成吉思汗特别强调纪律的严肃性和军队的集中统一,他规定了军队的各种纪律以及对违犯纪律者的处置办法。“对于将校之有过者,只需遣派一最微贱之臣民,已足惩之。此将虽在极远之地,统兵十万,亦应遵守使者所传之命。若为受杖,则应伏于地,若为 ... ,则应授其首。”他颁布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法令,针对各种不同罪行也制定相应的刑罚﹔他大力加强法制教育,下令所有将士要学习《大札撒》﹔他严明军纪,对 ... 者即使是亲戚贵族也不例外。他说:“凡诸临敌不用命者,虽贵必诛”。如其异母弟弟别勒古台因泄密不准参加高级军政会议,其亲叔父答里台因不守军令不准参加族人会议,近亲贵族撒察别乞和泰出二人因背叛盟约被处死。严肃的军令带来了上下的同心协力,使得军令、政令的得以贯彻执行,部队战斗力显著提高,这是成吉思汗御人的一个重要“法宝”。

以宽大胸怀容忍人自古有匡天下之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成吉思汗以他海纳百川的度量,吸纳了一大批能人志士效力麾下,真正形成了人才的群体优势,有力地推动了蒙古国的大统和可持续发展。他广纳人才,手下将臣可以是贵族,也可是平民甚至奴隶,可以是同部,也可是异部甚至不同民族,可以是同俗同趣,也可是异好异语甚至异信仰﹔他关心将士,有时还亲自去看望伤员,“亲付以善药”﹔他善纳忠言,自己虽为万民顶膜礼拜的大汗,但却总在关键时候听得进劝阻,知错善改,不刚愎自用,因此被公认为是个“有度量,能容众”的人。

以最大热忱帮助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1217年,大将速不台出征垂河讨伐宿敌脱里脱的儿子火都、赤刺温时,成古思汗特为速不台配备了一支铁车军,在战车的车轮上钉满了铁钉,以便翻越重山峻岭,去捕捉带套的野马、中箭的伤鹿。临行前,成吉思汗反复向速不台申明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性及几条注意事项:“这次远征,山高路遥,你一定要注意爱惜马匹,节省行粮。途经荒山野林,肯定会有不少野兽,你不要让军卒们无节制地打猎,只顾逐野兽,就会耽误行军时间。除非为了增加军粮,你才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几次狩猎。假如有人违背军令,你可以把他们捉起来鞭打。凡是我认识的人,你要把他们押来由我处治。

我不认识的人,你可以就地斩首。赖长生天的保佑,如果你捉住了火都等人,可以就地处死,不必把他们押到我这里来,免得他们又中途逃脱。”成吉思汗这种用才帮才的领导艺术为部下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