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力:沟通不是「说」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Sep14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倾听法不同,「两人关系」也会大不同

突显对方的「角色」

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们的习性上去看、去听,就会比较容易了解对方,或许应该说,更具深度的「倾听」诀窍是要认同对方的习性,并随着其习性前进。就这层涵义来说,我觉得认同对方的习性,并扮演如导演般的角色来发挥其习性会很有趣。

以我的例子来说,每年都有各种习性的学生加入我的研究班,所以有时我会以导演身分帮他们安排属于自己的位置。

举个例子好了,假设现在来了一个十年才可能遇到一次的不可靠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不可靠表现到了非常稀奇的程度,我就会在课堂上设法让他不要受到欺负,并塑造成一个受欢迎的人。

「真是个不可靠的家伙」,我的做法是借由把聚光灯打在这点上面,进而创造出「不可靠人气」的效果。

像这样把聚光灯打在某人与他人有出入的地方,就能让他在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其实会来就读同一所大学的学生都很相似,个性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或者应该说,不需要有差异,因为在社会上能够与人共享更多事物,人际关系就会越顺利。

不过,如果刻意放大强调与他人的微小差异,可让此差异化为有 ... 效果的调味料,进而在环境中(我的例子是研究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人「习性」将变得闪烁耀眼。

倘若是一群行径怪异的人聚集在一起,可能就没那么顺利了。

如果你以为怪人都喜欢怪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世上有些人就像驯兽师一样,能够有技巧地应付习性强烈的人。如果你周遭有朋友认识很多怪人,那位朋友一定就是驯兽师,他一定是个拥有如导演般度量的人,能够接受习性强烈的怪人,并让其巧妙地发挥习性。

只要驯兽师创造出以聚光灯照亮习性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让角色突显出来」,就算是怪人,也会变得容易融入环境,这么一来,也能够安然无事地来参加研究班直到毕业。

学生当中有些人表现优异,也能够正常与人沟通,却不肯承认这类的习性,也就是那种无法有清楚定位的人。这样的学生就算加入研究班,也会不知不觉地在途中就不见踪影。

到最后,当研究课程结束时,会发现还留在班上的不是从能力最高一路排下来的学生,而是那些让人觉得「这么不会念书竟然还能留到最后」的学生,这样的事实真的很有趣。比起能力,存在感发挥了更大的效果,感觉上找得到自我位置、定位(角色)的人才是赢家。

「倾听」是为了识破对方的习性,而更上一层楼的「倾听法」是让其习性变成一场表演。

如果由擅长把聚光灯打在偏差部分上的专家,也就是通达事理且知道如何取得平衡的人来执行这个动作,就能让对方不被欺负,并清楚突显出角色。

「樱桃小丸子」的过人之处

个性是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人格。当一个人的个性受到认同时,现今会以「角色突显」的说法来形容。

角色突显和所谓的个性化,有些微妙的不同。

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个性化的力量。「角色突显」指的不是这种力量,「角色突显」是指在该环境下能够被赋予某种任务的人。这项任务不见得一定要是生产性的能力。

就这点来说,《樱桃小丸子》集结了多种「习性」的角色,可说是画得非常成功的漫画作品。举例来说,《樱桃小丸子》里有出现一个名叫「藤木」、个性卑鄙的同学,这个卑鄙角色很厉害。

另外有个「永泽」是藤木的死党,他负责演出藤木的「卑鄙」。每次藤木做出懦弱表现或有些狡猾时,永泽总会说「你真是卑鄙到了极点」,来突显藤木的角色。

不过,要说藤木和永泽两人感情不好吗?其实不然。有一次在永泽理应当上主角的场面里,有个傻呼呼、没有心机、总是挂著两行鼻涕的男生「山田」,抢走了永泽的主角宝座。

当不成主角的永泽陷入失落情绪,这时藤木会安慰永泽,并互相确认友情。

这两人乍看下看似感情不好,但两人的组合获得了一个定位,如果少了这对怪咖组合,《樱桃小丸子》一定会变得很无趣。

还有一个口头禅是「我有没有猜错?」的「丸尾」。丸尾一心只想当班长,所以总是处心积虑地想霸占班长宝座。不过,他不会让人觉得可恨,因为虽然丸尾是个人欲望极强的人,但也会保护受欺负的女孩子,做出有正义感的举动,这样的举动在班上是被需要的。

另外也有像「野口」这样个性阴沉、总是喃喃自语在想搞笑话题的角色。我想说的是,《樱桃小丸子》真的是一本画出各种习性的漫画。

回想过去一路以来就读过的班级,班上同学都明显表现出习性的班级总会让我们最怀念。

像是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这年纪还不懂得修饰习性,也缺乏想像力,所以认识的朋友当中,有人会显露出回到家就赖在妈妈身上撒娇的习性。我到现在还记得参加小学运动会时,有个男生一看见妈妈就立刻抱住妈妈用脸磨蹭。小学二至三年级正是会出现这种习性的年龄。

《樱桃小丸子》之所以能够长卖,是因为清楚把这些习性描绘成了角色。每个人内心或许都有属于丸尾或永泽的部分,也会联想到「以前我们班上也有过这样的同学」。包含了这些部分,《樱桃小丸子》呈现的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缩图。虽然能够把习性看得如此透彻是因为拥有「倾听力」,但更了不起的地方是能够突显每个角色演出一场戏的「倾听力」,这也是《樱桃小丸子》会成功的要因。

理解对方的「习性」

如果仔细观察每一个人,会发现大家都有严重的习性,严重到让人不禁怀疑这世上是不是根本没有正常人。认识对方越深,就会发现其习性越严重,年纪越大,也会越来越难改掉习性。

基本上,改不掉习性是正常现象。倘若一个人的风格是习性的结合体,能够了解其风格并参与其中的能力,就是更上一层楼的「倾听法」。

也就是不针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而是去了解对方在世上的存在形态,或对方会如何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此概念正是成为我研究重心的「态度」。「态度」并不是指身体姿势,而是交杂了身体层次和心灵层次的形态去面对世界或他人的方式。

看到对方的瞬间,就能够看出其「态度」。举例来说,如果是有所顿悟的人,只要看他的表情、言行举止或一句话,就会知道是不是真的顿悟了。一定有一个瞬间能够看出对方是不是真的有所理解。

观察走路姿势或微笑方式,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说起来,佛像就是把这些表现加以形象化的存在,所以,我们光是看着佛像,就会知道是相当成熟的人格。佛像呈现出来的身体放松感、丹田有力感,以及稳重但不过度使力的宁静微笑,都可看出是一个不为所动、不执著的人。

或是,光是看着鉴真和尚的雕像,就可看出他是个意志强韧坚定的人。「不怕风雨」、「这就是我想成为的人」,鉴真和尚就像宫泽贤治笔下的人物。

我们会像这样从对方全身散发出来的氛围,去感受其「态度」,包含其对世界抱持某程度的封闭态度或敞开态度。所谓的「态度」是集结习性而构成风格,并固定化。

这就是人们平常的存在方式。世上不存在完全没有风格也没有态度的人。

对于世界或他人传达出来的讯息,人们会配合自己的习性来接收。也就是说,不论是什么样的讯息,都会因为接收者的习性而变形,并进到接收者内心。即使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接收者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该状况下所接收到的意思,然后各自化为不同形式进到心里。

倾听时只要把焦点放在「态度」是「习性集结体」上面,接收话语的方式也会慢慢改变,这就是更上一层楼的「倾听力」。

 

(本文授权自「春光出版」,出处:春光出版/斋藤孝《倾听力:沟通不是「说」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倾听力:沟通不是「说」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作者:斋藤孝
出版社:春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