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者偏见

Sep16

受试者偏见

时间:2020/09/16 04:39 | 分类:知识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受试者偏见(participant bias)影响了实验中受试者所提供资讯的信度。举压力为例,如何发现受试者正经历生理上的压力呢?你可以问受试者是否感觉有压力,但这会很主观且具有偏见。举例而言,受试者可能相信自己不应该对某件事感到压力,所以他说出的压力程度可能比实际上感受的要低。科学家希望测量结果都是没有偏见的。科学家可能会测量受试者唾液中皮质醇的数量,皮质醇是一种压力荷尔蒙。含量高代表出现压力。皮质醇不会说谎,也不会以带有偏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些大脑和荷尔蒙的过程也并非完全没有医疗效果。皮质醇抑制了免疫系统,这是压力可能让你感冒或得流感风险增加的其中一种方式。压力也可能让你疏于维持健康。因此,减少压力会让你更健康。

几百年来,人类吃药后会觉得比较舒服,无论吃的是萨满巫师的 ... 或现代的药丸、针剂都是这样。这种效果很强烈,人类吃了中性物质但相信这是「真的」药物时,半数时间都会感觉较舒服。中性物质可能是看起来像「真的」药丸的糖果药丸。中性的药丸称为安慰剂,它对我们心灵的影响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安慰剂效果的反面称为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在这个例子中,病患说即使他们获得安慰剂,仍受到烦人的副作用之苦,而未获得药物的疗效。

处理安慰剂效应已成为医学研究主要挑战。测试新药物时,药物研究者显然不能让受试者知道拿到的是真的药物还是安慰剂。药物只有在对人的功效超过安慰剂的心理效果时,才可视为有效。但人类并不笨,往往吃到糖果药丸时就能辨认出来。他们知道大多数药物味道很苦,假如药丸味道不苦,他们就知道这可能是安慰剂,甚至可能因为知道药丸不是真的药物而觉得更不舒服。味道苦的药物则会让他们感觉较好。在受试者不知道是否拿到安慰剂的情况下使用安慰剂称为「盲测」实验。

造成受试者偏见的不只是药丸的外表或味道。药物研究者都知道,昂贵的安慰剂会比便宜的安慰剂让人感觉舒服。实验中的受试者认为如果这样东西很贵,一定是真的药。

有时偏见是由看起来无可避免的实验限制造成。举例来说,在药物测试中,研究者只能相信受试者会服用给他们的药丸。研究者无法要求他们一定得这样做。有可能某些受试者没有服用药丸的唯一效应就是减少了样本大小。这不会带来偏见的问题。但假设其中一组比较粗心好了,举例来说,拿到真的药物的病患觉得比较舒服而一直要药丸,而拿到安慰剂的病患不再拿取似乎无效的药丸。

这样就会造成偏见。目前已提出的解决方式就是药厂在每颗药丸中插入微晶片。微晶片可以追踪:这留在罐子里,还是透过病患排泄,进入生态系统中。这项资讯至少会警告研究者哪些病患没有服用实验药物。

此外,有些人对安慰剂的反应比其他人大,就像有些人比其他人容易催眠。或许他们较容易受他人建议及自我欺骗影响。另一方面,有些人对安慰剂毫无反应。这些差异似乎都有遗传基础。有些药厂考虑找出易受影响的人,将他们排除在药物试验中。如此一来,他们相信可以减少试验中受试者的数量,大幅减少成本,并增加试验准确度。

安慰剂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乔治.华盛顿.卡弗(Gee Washington Carver)所发明具疗效的花生油。卡弗是我最喜欢的科学家,在第二十章会描述我的理由。一个因小儿麻痺跛脚的男孩使用了一些卡弗的特制花生油,然后站起来行走,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安慰剂效应。那男孩可能本来就有能力走路,但觉得太沮丧,连试着走路都没试过。他预期在获得花生油治疗后就能走路,所以试着走——然后成功了。但要注意,即使安慰剂主要效应是出现在那男孩心里,但实际上仍发挥了功效,尤其是伟大的卡弗还亲自将安慰剂用于男孩身上。

偏见也会影响参与者如何感受味道。食品科学家老是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卖相好,人会更享受食物。举例而言,大家认为较红的西瓜一定比果肉颜色浅的西瓜好吃。因此受试者拿到食物时会蒙眼或以特殊灯光混淆他们,使他们无法分辨食物真正的颜色。食品科学家希望知道消费者是否认为无论产品的外观如何,味道都比较好。如果食物摆设美观,人类也较能享受食物。整个产业就是奠基在偏见上。但好的厨师几乎可以赋予所有东西好味道。

此外,摄取维生素补充品的人和其他人相比,对自己的看法也不一样。他们认为自己很健康。假如他们感冒,往往会把这解释为「只是吸鼻子」。不吃维生素C的人可能认为自己不健康,因此把感冒当作流感在发威。也就是说,这两群人可能客观上经历严重程度完全一样的感冒,但主观上却有不同解释。除了相关相较于因果关系的问题之外,这是少有科学家相信维生素C能预防或治疗感冒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只有人类会经历受试者偏见。实地利用动物实验的科学家有时也必须设陷阱捕捉动物、测量动物然后再释放牠们。这个过程经过特别设计,才不会伤害动物。食物会吸引牠们进入只有单向的门。要是这是第一次发生在动物身上,会是很可怕的经验。第二次或许也是。但过一阵子动物了解看到像这样的陷阱就知道里面有食物,也不会受伤。

动物就成了田野生物学家所称的「喜欢陷阱」。这不一定会让研究者对动物的测量结果无效。事实上,放松的动物可能更能「自然」代表其族群。问题是,这造成研究者反复以同样的动物作为样本,而不会每次随机尝试新的样本。有一些方式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点,但这必须要研究者注意到发生这种情况。

你可能会问:「只是拿具安慰剂效果的药品给病患,让他们觉得比较舒服,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出在几个地方。首先,药物有糖果药丸没有的副作用。第二,药物比糖果药丸贵。

第三,过度使用药物可能导致对整体人口失去药效。这最常出现在抗生素上。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演化,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假如焦虑的父母带来因病毒感染(但使用抗生素无效)而焦虑的小孩,而成千上万的医师开给这些小孩抗生素,那最后就会出现很多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这实际上正在发生中,或许也是现代重大的医疗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