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对妈妈比较好,住院观察还是回家照护?

Sep08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回家,在宅老化,是王奶奶心的「定锚」。

有30多年糖尿病史的王奶奶已95岁,平日在协助下能自理日常生活,也能自行进食。没想到有一天晚饭后突然失去意识,经过急诊与转院、住院20天,终于从昏迷中逐渐清醒。归心似箭的王奶奶,从每天喜孜孜殷切盼望回家,到日复一日失望,最后抛出「干脆死一死好了」的无助 ... 。(翻转医疗崩坏?家,是最好的病房)

家属对于王奶奶回家后该如何照顾,意见相左。有人主张「顺应自然」,让高寿、清醒、四肢能活动的妈妈,如愿回家休养。然而,大女儿虽知道回家对妈妈比较好,但心中的不确定感及缺乏自信,让她颇为挣扎。

为了能顺利让王奶奶如愿回家、不留遗憾,其他家属私下委请大女儿的挚友当桥梁与其深谈,大女儿这才娓娓道出自己的顾虑与害怕。

原来,年过七旬的大女儿极为孝顺,还有护理背景,能掌控医疗决策权,但因年纪渐长,觉得自己思绪混乱、脑筋一片空白、判断力减弱、胆识也不足。虽有护理背景,毕竟退休多年,对于「在家照顾」能力生疏、缺乏自信。加上妈妈身上有一条鼻胃管,因此明知妈妈想回家,却一直犹豫不决,总觉得继续把妈妈留在医院、恢复到符合自己心目中稳定的标准后,再让妈妈出院较好。未达此标准前,希望妈妈继续住院,有医院当后盾,才是安全、最好的抉择。

心理层面,大女儿自认变得胆小害怕不果断,需要家人陪伴壮胆。虽然从小至今,她擅长照顾人,但因为其他手足在外地,仅有她和外籍看护照顾妈妈,一旦有突发状况,她会六神无主,需要其他家属在一旁壮胆、讨论,也让她有时间,可以对外求助和联络相关事宜。(从家家有本长照经,到「社区大家庭整体照顾服务」)

照顾技能层面,大女儿虽有医护背景,从事护理教职多年,但退休已久,对照顾技巧生疏,导致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面对妈妈妈在昏迷期间被留置的鼻胃管,她束手无策,在熟识的医疗人员和学生面前,她不敢显现自己的不足。因此,她总是客客气气被动等医疗人员说该如何做,不太敢主动请教。一来,怕应对失当,有失曾为医疗人员与老师的面子;二来,也怕被贴上标签,影响医疗人员对妈妈的照顾。

挚友发现大女儿的忧心,建议她与果断的妹妹做些调整。在妈妈的医疗决策与轮班方面,姊妹角色互换。首先,照会复健科,改由她和外籍看护照顾白天,学习居家照顾技巧。她有护理背景,学习吸收较容易,再由她指导看护和其他家属。

其次,医疗对话单一窗口改由妹妹站在第一线。因妹妹单纯以家属角色,着重「如何做,对妈妈比较好」,不像大女儿,关于妈妈的医疗决策,常在家属、医疗人员、老师等多重角色间的平衡踌躇不前。

接着,请医院启动出院计划、居家护理。此外,也请下一代年轻的关键家属号召家族成员,请各家支援陪伴人力,并建立家族群组,收集怀旧照片说故事、寄送家书、录制问候影片,凝聚家族关爱力量,让奶奶感受含饴弄孙的温馨,启动爱的快乐处方笺。

王奶奶的子孙接受挚友建议,大女儿释出医疗决策权,由妹妹出面与医师讨论,王奶奶终能如愿回家。在熟悉、人性的自在环境,接受居家护理照顾。这帖爱的快乐处方笺,对王奶奶而言是一剂良方。

(本文作者为美和科大护理系退休教师林月春)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