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廔管:沈睡的耳前小孔也有火山爆发的时候

Sep0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星期二上午是儿童耳鼻喉特别门诊,与我的其他成人诊次最大的不同点,大概就是家属永远比天真无邪的病患紧张许多,因此常会有一些让人「难以招架」的情境出现:

15岁的孩子,母亲带来求诊时脸上带着害怕的表情,母亲转述的症状是右侧耳前方在短短几天内肿了一个很大的脓?,让原本清纯的脸庞左右极不对称。

我戴上无菌手套轻轻碰触肿胀位置,小女孩立刻害怕地退缩到母亲身旁,应该也是触诊引起局部的疼痛让她更为害怕。

随后我跟病童的妈妈解释,并让她跟我一同检视肿胀附近在耳廓的上方的小洞:「这个小洞就好比是火山口,看来这几天沈寂的火山口是蠢蠢欲动想要爆发了。」

经过半小时的病情解释后,我在诊间帮女童安排局部 ... 下的清创,虽然已经是在充分的准备及适度的 ... 下进行,病童的紧张仍然让母亲心疼地眼泪狂流,搞得现场医护人员不知如何是好,是该安慰小孩?还是一旁哭得更严重的家属?

耳前廔管里面有如八爪章鱼

耳前廔管(pre-auricular fistula)顾名思义,就是外观看起来是发生在耳轮前上方的廔管,它在皮肤的开口仅仅是一个小洞(pit),所以很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发现到。它最早是在1864年被学者Van Heusinger提出,发生的原因可能是遗传(inherited)也可能是偶发的(sporadic),临床上不算少见,不过因人种的不同,统计上发生率也不大一样,白种人约是0.1∼0.9%,非洲人则在5%左右,台湾省过去在1993年曾经统计过约2.5%,亚洲人过去的统计约也有10%;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偶发且多是单侧且在右侧;男女比例是差不多。

它发生的原因要追溯到胚胎发育期,目前普遍被接受的理论是因为参与形成耳廓的第2鳃弓中的6个小丘(hillocks)因融合不完全而造成廔管,虽然在皮肤上的表现仅是一个小孔洞,加上常常合并皮下囊肿的发生(subcutaneous cyst)所以像极了一个火山口,但其实内部很多时候是像八爪章鱼般的有很多小孔道(tract),也因此常常造成处理上的困难及高复发率。

虽然说是「耳前」廔管,但其实临床上看到的开口,最常见的是在耳前,其次是耳廓上、耳廓内甚至耳垂附近,开口下的廔管路径更可能是钻到耳后,真可谓变化多端,也增加了手术的困难。

虽然说耳前?管不少见,但其实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因而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廔管内因为会有皮肤的上皮细胞脱落后堆积其中,加上了皮脂的混合,所以偶尔会有一些乳白色异味的分泌物流出,很多人看到会以为是粉刺或粉瘤而刻意去挤压它,这是100%错误的示范,其实只要用干净的生理食盐水擦拭并保持干净即可,切勿过度 ... 它或去挖它、挤它。

可能潜藏的危机?

过去一些研究发现,有耳前廔管的小朋友可能有稍高比例的肾脏甚至听力的问题,确实,一些有症候群(syndrome)的小朋友会合并耳前廔管的发生,但要嘛这些症候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要嘛会合并有耳前廔管的仅为少数个案,所以目前仍无需过度焦虑甚至去做一大堆检查,除非病童在耳前廔管之外先天就已合并有其它外观或结构的异常、有失聪的家族史或是母亲在怀孕期有妊娠糖尿的现象,此时就会建议需要额外再去评估病童肾脏的功能。

继发性感染目前仍是耳前廔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会产生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原因就是廔管内部发生了阻塞(很多都是因为先前反复的挤压所致)及后续的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株,此时如果没有开始积极治疗,就会进一步演变成蜂窝性组织炎甚至脓疡形成,更严重者甚至会演变成耳廓的骨软骨炎而造成耳廓变形。

如何处理耳前廔管?

可能很多人到老都不曾知道自己有耳前廔管,遑论治疗。

其实若能好好照顾这个从出生就陪伴着你的老朋友,永远保持它的干净且不 ... 挤压它,这个老朋友会一辈子静静在自己的角落守护着你,也不需要治疗。但若是发生感染,就不能心存侥幸,需要积极治疗。

开始可以考虑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如果发现得早再配合局部用药,可因此缓解。但若是未积极面对就可能会继发形成脓疡,此时就必须先清创处理排脓引流,依照临床经验,每次的局部治疗病患都会疼痛万分,我曾见过一位20多岁的高壮男大学生在局部治疗时放声痛哭,所以不舒服感可见一般,所以尽早处理感染绝对是上上之策。

虽说耳前廔管没有症状时不需处理,但一旦感染过,待感染控制后医生都强烈建议手术摘除廔管,因为再次感染的机率非常高,且反复地感染将会提高后续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困难度及可能的并发症。

手术的方式其实有好几种,虽然术后复发的机率随着不同术式而异,从小于5%到42%都有统计过,但究竟是哪一种术式较适合,仍建议与临床医师多多沟通讨论。

作者:罗盛典(高雄长庚耳鼻喉科主任级主治医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