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水简介及详细资料

May12

马天水简介及详细资料

时间:2019/05/12 14:13 | 分类:知识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简介

马天水(1912年9月-1988年12月)曾用名马登年。原 ... 上海 ... (1962年 11月至1967年1月)河北唐县人。 ... 反革命集团在上海的重要案犯。

人物生平

1931年12 月加入中国 ... (后被 ... ),县立师范毕业。1927年至1937年9月在河北省唐县、定县任国小教员(其间:1928年初至 1930年参加 ... ,任 ... 唐县第七区分部 ... )。1937年10月至1938年 8月任唐县四区动员会主任、县 ... 财经科长、三区区长。1938年8月至1939 年12月在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12月至1941年12月任 ... 冀晋区委秘书。 1942年1月至1949年5月任 ... 山西繁峙县委书记, ... 晋察冀第五地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 ... , ... 晋察冀第三地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 ... ,平北察东分区地委书记, ... 冀热察区委副书记。1949年5 月至1951年12月任 ... 皖南区委第三书记、副书记、第三副书记、书记,皖南区委农村工委书记。1952年至1954年11月任 ... 中央华东局工业部副 ... 、第一副 ... 、 ... ,华东局财政经济 ... 会副主任。1954年10月至1956年7月任 ... 上海市委副书记。1954年11月至1960年11月任 ... 中央上海局 ... 。1956年7月至1959年7月任 ... 上海 ... 处书记。1959年7月至 1962年11月任 ... 上海 ... 处书记兼市委工业生产 ... 会主任。1962年 11月至1967年1月任 ... 上海 ... 处书记。1967年2月至1971年1月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1月至1976年10月任 ... 上海 ... (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6年10月至 1981年12月接受审查。因"文化大革命" 中犯有罪行,1981年12月被判刑,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2年4月至 1988年12月因病取保候审。1985年7月被 ... 。 ... 第九届中央候补 ... ,第十届中央 ... (任职至"文化大革命"结束)。1988年12月在上海去世。

人生歧途

马天水,1912年出生,河北唐县人。青年时代参加了抗日游击战争,1931年参加中国 ... ,以后在晋察冀解放区从事地方工作。全国解放后,马天水调到安徽省任省委副书记,分管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上世纪50年代后,他被调任 ... 上海 ... 处书记,专管工业。马天水身躯高,背微驼,很早就谢了顶,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得多,所以,不到50岁就被 ... 称为"马老"。他穿着很朴素,不嗜菸酒,是个工作狂。那时,上海的1万多家工厂,他去过的有五六千家。每到一家工厂,他或是向干部、工人了解情况,他因此在上海的民众中声望很高。由于马天水对计画经济下的上海工业生产情况十分熟悉,所以,每一届 ... 上海市委都离不开他。到张春桥接任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时,还是想到要用他。

张春桥的资格没有马天水老,原来在党内的地位也没有马天水高。"文革"开始后,张春桥凭借 ... 的推荐和 ... 的提携,当上了"中央文革"副组长。马天水一度对运动影响生产有所不满,甚至在全国工交会议上发过牢骚,当场受到主持会议的林彪的批评。事后,张春桥找马天水,希望这匹"识途老马"及早转弯子。

1967年初,林彪、 ... 、张春桥、陈伯达、姚文元等人勾结在一起,首先在上海进行篡权活动,刮起了所谓的"一月风暴"。

上海夺权后,在张春桥的策动下,马天水终于站了出来,他在全市电视斗争大会上"反戈一击"、"义愤填膺"地揭发、批判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和市长曹荻秋。于是,在上海市革命 ... 会建立以后,马天水被委以主管全市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重任。

为王洪文发迹立下大功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1968年4月12日,上海掀起"炮打"张春桥的热潮,要把张春桥赶下台。此时,马天水"挺身而出",为张春桥说话:"春桥同志的历史我是了解的。春桥同志没有被捕过,没有坐过牢,一天也没有。谁'炮打'春桥,就是'炮打'中央文革,就是'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 张春桥就把从林彪、 ... 那里摸到的"路线",向马天水交底说:"文化大革命是改朝换代的大事。""无产阶级司令部到姚文元为止,八个人……" 这些"路线"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泄露的"天机"。对于马天水这样的政客来说,这叫"路线交底"。对出卖灵魂的人来说,这个"路线交底",就是"升官之路"。

1969年中国 ...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马天水最初连九大代表都不是。会议中途,张春桥和姚文元突然想到要安排这匹"识途的老马",便临时提名马天水为候补中央 ... 候选人。当选以后,马天水被连夜召到北京参加九届一中全会。马天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会进入中央 ... 会。刚下飞机住进京西宾馆,就急忙写了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信件,第二天当面递交到张春桥、姚文元手里。

不仅如此,马天水还为王洪文的发迹立过大功。1968年10月,马天水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 ... 主席时,就为王洪文(注:其时王洪文尚在上海工作)提出要求见毛主席。于是, ... 在天安门城楼上见了王洪文,这为王洪文捞到了"资本",抬高了身价。

马天水为王洪文立功,最大一次要算在 ... 十大上。1973年8月, ... 十大预备会议期间,各代表团对 ... 机构成员进行酝酿,别的省有人对王洪文提出异议。这时,马天水跳出来仗"义"执言,说:"我和洪文同志相处工作多年,他看问题、处理问题很全面,不是一个冲冲 ... ... 的人。他在上海主持工作,我觉得他比我强得多。"

1972年,王洪文从上海调到中央,马天水受命主持上海的日常工作。

揭发 ... "策反"阴谋

1975年6月12日,复出主持中央工作的 ... 趁著陪外宾到上海的机会,想对马天水这个在"文革"前就熟悉的老干部做做工作,把他从"四人帮"的营垒里分化出来。 6月12日, ... 到达上海。傍晚, ... 约见马天水。马天水将准备好的材料一五一十地汇报起来。 ... 听了片刻,打断马天水的话:"我们都是老同志了,有些情况应该跟你通通气。最近,毛主席对有人批评经验主义很生气……你想过没有?要批的经验主义,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各省市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再发展下去他们就要揪人囉!"

... 转了一个话题,问马天水在北京有没有老熟人?马天水一时摸不著头脑,说熟人很多。 ... 又问他与 ... 、余秋里熟不熟,马天水说与他们很熟。 ... 最后说:"以后你到北京,可以找他们,也可以直接到我家去,找我谈嘛!"

此次见面后不久,马天水就将 ... 与他个别谈话的情况报告了姚文元,姚文元很快又将情况告诉了张春桥和王洪文。1975年底,根据 ... 的指示,中央 ... 开会把 ... "右倾翻案"的问题提出来了。马天水接受王洪文的布置,把 ... 和他个别谈话的内容,作了详细的整理。王洪文拿到这份记录,立即报送 ... 。这份记录被"印发 ... 各同志",作为批邓的重要材料。

1976年2月,中央把各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召集到北京,召开批邓打招呼会议。会上,马天水在张春桥的鼓励下,连揭带批,端出了 ... 对他进行"策反"的全过程,痛 ... ... 搞非组织活动,"挖墙脚",分裂党。

批邓打招呼会议结束前的一个下午,张春桥把马天水叫到 ... 谈话,说:"上次洪文到上海已经给你吹过风了,中央考虑把你调到北京,负责国家计委的工作。"眼看就要戴上 ... 副 ... 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桂冠"了。可是,1976年9月 ... 逝世后,10月,"四人帮"被隔离审查,马天水的"荣升"之梦破灭了。

最后结局

1977年初,马天水被停职审查。在中国 ... 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马天水被宣布为"四人帮"死党;1978年,马天水被 ... ,并以反革命罪被正式逮捕。

1982年,上海市法务部门宣布:" ... 反革命集团在上海的重要案犯马天水,在关押期间,于1978年患反应性精神病,丧失供述、申辩能力,经司法医学鉴定属实,上海市公安局依法中止预审,待病愈后再予追究。"之后,马天水在河北老家的弟弟提出把他领回赡养。上海市委经请示中央同意后,批准了他弟弟的请求,让其把马天水领回河北老家赡养。

1988年11月15日,马天水死于精神病院,时年77岁。据《党史文苑》 ,"文革"中,"四人帮"的三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当时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有不少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